对我国高校通识教育改革的再思考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yzhang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进素质教育将成为高校新一轮教育改革的重点,通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分离。而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最为成功的经验是在课程的设置和实施中都实现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借鉴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成功经验,改革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需要我们进一步确立通识教育在本科教育中的作用,明晰通识教育的目标;改革现行专业课程体系,整体设计课程体系;改革管理制度和体制,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其他文献
大学语文学科化应是教研人员最迫切的期待。依据国家学科制度,大学语文学科化困境重重:没有明确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范式,没有稳定的研究队伍和理论阵地,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要
通过对家庭因素在大学生教育和管理中重要作用的分析,探讨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必要性,探索家校信息平台构建的实施方向和措施。
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中,大学联盟已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本文基于社会联盟理论,通过对中外大学联盟的比较研究,对大学联盟的内涵和运作模式进行探讨。笔者认为国
吉林农业大学应用现代生命科学理念对传统植物生产类专业进行了改造。引入生命科学理念与前沿教材,全面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
为了培育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和责任感,我们对90后大学生的民族意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民族意识水平较高,民族认同感强,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及其老龄产业的形成,为我们走出"就就业论就业"、"就创业论创业"的传统思维方法,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创业难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老龄产业对劳动力具有极大的吸
实现高校学科发展战略的关键是提高学科核心竞争力,而学科核心竞争力不是自发产生和形成的,而是学科在长期建设过程中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自觉地、有意识地培育而逐步形成的,是社
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来大学生价值取向变化的纵向比较研究,旨在探索大学生政治思想、道德意识、价值取向变化发展的规律,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客观依据,为揭示中国价
公立高校转制的目的是提高办学水平,不应包含“国有资产增值保值”。转制的内容包括投资体制、管理体制等运行机制,以及深层的所有制的转变,转制的形式应该多样化。转制的过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