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画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将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行提炼,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直观形象、简单易懂,并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笔者充分利用画图策略的优势,从感知画图作用、培养画图意识、形成画图策略这三方面进行探究,以此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关键词】画图策略;构建;成效
画图策略一直以来都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现在新教材采用了非常灵活的呈现形式,教师不能有效地进行画图策略的指导,所以常常听到教师感慨,学生的画图能力越来越差,解题能力越来越弱。那么,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构建画图策略?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感悟画图作用
(一)形成知识建构
采用画图策略能化抽象为具体,建构起清晰、正确、丰富的数学概念表象。通过画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找到问题解决的突破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促进问题解决
运用画图,可以将问题中蕴含的抽象数量关系转化为适当的几何图形,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实际上就是把“数”的问题转化为“形”的问题,这样我们就可以灵活处理,使问题获得解决。
二、培养画图意识
(一)缺乏思路时画图分析
数学是解决问题的科学,真正让人无从下手的也就是没有解题思路。画图法对理清题意和数量关系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前不久学校举行了一次低段数学教师解题能力的比赛。笔者遇到了一道题目,在答题过程中百思不得其解,但一经其他教师画图分析,便恍然大悟。
【案例1】“行程问题”
出示题目:A、B两辆小汽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两车首次在距甲地130千米处相遇,相遇后两车继续行驶,各自到达对方车站后,马上沿原路返回。第二次在距甲地60千米处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题目分析】此题找不到明显的数量关系,但是我们可以知道,A、B两车的速度是不变的。通过画图我们又可知,两次相遇,甲和乙共行了3个全程,第一个全程甲行的路程是130千米,所以3个全程甲总共行了3个130千米,再加上60千米就是两个全程的路程。综合列式是:(3×130 60)÷2=225(千米)。
根据题意可画图如下:
(三)思维碰撞时自主画图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可创造一些机会,有意让学生在解答过程中遭遇思维上的错觉或困难,在他们思维停滞不前时,引导他们分析题意,采用画图的策略来试一试,使学生感受到画图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
【案例3】“图形的面积”
出示题目:一个长方形操场,长是50米,宽是40米。扩建后的操场还是一个长方形,它的长是原来操场的长增加了10米,宽增加了8米。操场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让学生进行尝试研究,很多学生是这样做的:先算长增加10米后增加的面积,10×40=400(平方米),然后再算宽增加8米后增加的面积8×50=400(平方米),最后把两者相加:400 400=800(平方米)。
画图后学生找到错误的原因。
错误的方法图示: 正确的方法图示:
总之,学生通过应用画图策略,可以直观感受图形对于解决问题的作用,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是非常有用的。因此,画图,可以让数学教学更添色彩。
参考文献:
[1] 钱希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容易忽视的100个细节[M].宁波出版社,2008.
(浙江省杭州萧山区新围小学 311200)
【关键词】画图策略;构建;成效
画图策略一直以来都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现在新教材采用了非常灵活的呈现形式,教师不能有效地进行画图策略的指导,所以常常听到教师感慨,学生的画图能力越来越差,解题能力越来越弱。那么,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构建画图策略?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感悟画图作用
(一)形成知识建构
采用画图策略能化抽象为具体,建构起清晰、正确、丰富的数学概念表象。通过画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找到问题解决的突破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促进问题解决
运用画图,可以将问题中蕴含的抽象数量关系转化为适当的几何图形,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实际上就是把“数”的问题转化为“形”的问题,这样我们就可以灵活处理,使问题获得解决。
二、培养画图意识
(一)缺乏思路时画图分析
数学是解决问题的科学,真正让人无从下手的也就是没有解题思路。画图法对理清题意和数量关系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前不久学校举行了一次低段数学教师解题能力的比赛。笔者遇到了一道题目,在答题过程中百思不得其解,但一经其他教师画图分析,便恍然大悟。
【案例1】“行程问题”
出示题目:A、B两辆小汽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两车首次在距甲地130千米处相遇,相遇后两车继续行驶,各自到达对方车站后,马上沿原路返回。第二次在距甲地60千米处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题目分析】此题找不到明显的数量关系,但是我们可以知道,A、B两车的速度是不变的。通过画图我们又可知,两次相遇,甲和乙共行了3个全程,第一个全程甲行的路程是130千米,所以3个全程甲总共行了3个130千米,再加上60千米就是两个全程的路程。综合列式是:(3×130 60)÷2=225(千米)。
根据题意可画图如下:
(三)思维碰撞时自主画图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可创造一些机会,有意让学生在解答过程中遭遇思维上的错觉或困难,在他们思维停滞不前时,引导他们分析题意,采用画图的策略来试一试,使学生感受到画图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
【案例3】“图形的面积”
出示题目:一个长方形操场,长是50米,宽是40米。扩建后的操场还是一个长方形,它的长是原来操场的长增加了10米,宽增加了8米。操场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让学生进行尝试研究,很多学生是这样做的:先算长增加10米后增加的面积,10×40=400(平方米),然后再算宽增加8米后增加的面积8×50=400(平方米),最后把两者相加:400 400=800(平方米)。
画图后学生找到错误的原因。
错误的方法图示: 正确的方法图示:
总之,学生通过应用画图策略,可以直观感受图形对于解决问题的作用,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是非常有用的。因此,画图,可以让数学教学更添色彩。
参考文献:
[1] 钱希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容易忽视的100个细节[M].宁波出版社,2008.
(浙江省杭州萧山区新围小学 31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