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企业班集体建设中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1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仿真企业班集体建设中,学生职业素养提升是“职业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笔者学校的班集体建设经验,从思想品德教育、技术技能创新教育、科学文化艺术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工匠精神弘扬五个方面创新渠道,为学生职业素养提升搭建平台,对“职业人”职业素养提升进行探讨。
  关键词:学生;职业素养;培养
  近年来,随着校企文化融合的不断深入,作为职业教育的技工院校担负着为生产、服务、管理等一线工作培养合格劳动者的任务,如何将学生向“职业人”转换,成为实现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仿真企业班集体建设作为一种新颖的班级管理模式,是指在“职业活动导向”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在保持班级特征的基础上借鉴和模仿企业,以理财教育为切入点,以企业的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为载体,将企业的文化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仿真企业班集体建设有机地将企业文化和学校班集体建设融合起来,对于培养“职业人”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本文根据笔者学校实施仿真企业班集体建设的经验,对于如何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作一些探讨。
  一、 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1. 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工作,把职业教育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多次就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批示:“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国家经济的进一步转型升级,离不开高素质的职业人才队伍。
  2. 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是仿真企业班集体建设的必然要求。仿真企业班集体建设作为一种新颖的班级管理模式,以现代企业管理为蓝本,将企业的管理模式、运作方式、管理手段、企业文化和竞争机制引入职业教育管理之中,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同时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缩短学生转变角色的时间,培养“职业人”。从这个角度说,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是仿真企业班集体建设中的必然要求。
  二、 创新渠道,搭建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平台
  1. 以思想品德教育为抓手,增强“职业人”的职业品质
  在仿真企业班集体建设中,坚持以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来提高学生职业品质,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重。通过编写国学校本教材,在学生中开展诵读国学经典活动,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影响和教育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涵养。特别是在以虚拟工资制度管理的背景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抵制一切向“钱”看。在职业素养培养中,既注重常规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和卫生意识的培养,又坚持开展各种形式的学生志愿者服务,提升“职业人”的道德素养和职业品质。
  2. 以技术技能创新教育为载体,提高“职业人”的职业技能
  在仿真企业班集体建设中,始终坚持以技术技能创新教育作为提升“职业人”职业素养的重要举措。以名师工作室为引领,组建技术技能俱乐部,以技能文化节和创新创业大赛作为展示学生技术技能和创新精神的舞台,通过训练和提高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规范,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通過开展创新创业培训,激发“职业人”的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在创新创业过程中不断锻炼和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
  3. 以科学文化艺术提升为重点,进行“职业人”的职业拓展
  在仿真企业班集体建设中,我们在坚持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艺术素养,促进“职业人”的全面发展。组织开展数学素养知识竞赛和科技创新发明比赛,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的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声乐社、文学社、舞蹈社、“想唱就唱”等学生社团,以学生社团和元旦文艺汇演作为学生发挥和展示自身才艺的舞台,使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提升自身的艺术涵养,从而进行“职业人”的职业拓展。
  4. 以学生身心健康教育为着力点,培养“职业人”良好的职业行为
  在仿真企业班集体建设中,始终把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培养“职业人”的重心工作。只有健康的身心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是“职业人”进行职业发展和创新的基础。在企业班集体建设中,把“职业人”的身体锻炼列入企业管理考核内容,积极鼓励参加晨练和其他体育活动,强健体魄。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学生入学时,组织班级学生进行心理普测工作,对心理异常学生进行摸底排查,并让专业的心理老师进行心理咨询,营造学生健康积极的心态,培养“职业人”良好的职业行为。
  5. 以弘扬工匠精神为主旋律,提高“职业人”的职业意识。
  在仿真企业班集体建设中,坚持校企合作,把工匠精神作为班集体建设的主旋律,提高“职业人”的职业意识。积极探索“引企入班”创新模式,以企业式的管理为契机,加强校企合作,带领学生深入企业车间,体验“职业人”的工作方式、工作态度、责任心、敬业精神等,零距离感受创业脉搏,提升“职业人”的职业素养。开展班级的主题班会,深入学习和理解工匠精神的实质。聘请校外企业班级辅导员,让一线专家能到班级讲解和辅导企业的精神文化,将工匠精神深入学生的生活学习课堂之中,为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随着物联网技术在各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实践教学已经成为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简要概述射频识别技术,然后研究了工作在主流工作频率分别为125kHz、13.56 MHz、900 MHz与2.4GHz应用下的射频识别实践平台的软硬件系统建设方法,建设该平台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射频识别系统的功能用途,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广阔前景和深远意义。
摘 要:在农村初中读书节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广大教师要注意从单纯节点性、阶段性的读书节活动拓展延伸开去,更好地强化学生的读书阅读技巧,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积累,达到厚积薄发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读书节;阅读指导  在农村初中校园文化生活中,读书节是一项师生共同关注的重要活动。在读书节活动中,学生一展学习成果,学校也从各方面对学生进行了阅读方面的引导,如推荐优秀读物,推出读书阅览展板,开展读书汇报成果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课业的同时,不可忽视学生的德育教学,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在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前提下,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综合性素质人才,我们德育教学的实效性体现在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上。  关键词:职业学校;德育教学;实效性  教育体制的不断变化催生了我们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在职业教学的教学思想观念,人才不同层次的培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摘 要:我國高校专业教学中,学生不仅需要学习课本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在社会实践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高校学生在实际过程中作为特殊的社会劳动者,需要具有一定的权益保障意识。针对我国高校实习生权益保障问题,相关部门也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本文在此基础上,着重对高校实习生权益保障的困境与出路进行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高校实习生;权益保障;困境;出路;政策  社会实践是高校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关键部分,也是学生
摘 要:提高高职人文社会课程教学质量是本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为此,通过行动研究等方法的应用,完成了研究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探索出了高职思政课、中国传统文化、人文地理学等人文社会课程案例教学创新应用的成果。  关键词:高职人文社会课程;案例教学创新;研究成果  笔者主持并参加了2013年陕西省教改课题《高职高效课堂案例教学策略创新应用研究》工作,课题研究秉承“以教促研,以研促教,教研一体”理念,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