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学:数学学科育人的创新实践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om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思共生”是“做数学”的最鲜明的特质.“思”是“做”的保障、目的,“做”是“思”的验证和表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深度研究学生的“做”,研究学生的“思”,研究“做”与“思”的“共生”.要将学生从传统的“纸笔学习”方式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充分地“做”、充分地“思”,让学生形成一种具身认知状态,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其他文献
从现阶段中小学生英语学习的情况来看,英语阅读动机弱以及英语阅读能力差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分级读物对强化中小学生英语阅读动机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个不错的选择,尤其在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了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不约而同”地对德育出现了忽视的情况,给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埋下了隐患.笔者从创设品质型家庭,提升家庭文化内涵,开发家庭德育资源,发展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等方面思考,积极探索和家长合作的有效路径,深入挖掘学生家庭中的德育资源,构建更加完善的德育环境,用教育合力来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在学校的教学与教育工作中,如何让老教师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他们对年轻教师的传帮带作用,真正成为学校的“宝”呢,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并用心对待:为老教师搭建传帮带的平台;帮老教师物色能干对口的主帅;让老教师感受充当绿叶的喜悦,既利于助推老教师发挥传帮带作用,更利于学校整体发展.
“双减”新政策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呼吁为学生减负的同时,“为学校减负”“为教师减负”的声音也更加强烈.在此背景下,“为教师减负”需要广大教师要立足自身实际,从我做起,努力提升职业的幸福感.笔者从个人层面、学校层面、社会层面等三个层面提出了广大教师在主观上从自身做起,在客观上借力环境,不断提升职业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