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通过对导游职业能力的研究,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整合旅游服务礼仪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
关键词 旅游服务礼仪 导游员 职业能力
一、旅游服务礼仪教学中应培养的几种导游员职业能力
旅游业对导游人员职业能力的要求很多,导游人员的职业能力应是知识、技能、态度等多种要素融合的整体。旅游服务礼仪教学应该培养的导游员职业能力包括:
1 旅游服务礼仪应为学生夯实导游礼仪基础知识,增强礼仪意识。导游工作就是为游客提供面对面的服务,其服务对象是人,工作的过程就是与人交往的过程,将服务礼仪贯穿于整个服务中,熟练掌握和较好地运用礼仪知识、规范是对导游员职业能力的基本要求,是良好职业形象的体现。
2 旅游服务礼仪应提升学生个人修养和审美能力。导游员不只是旅游景区的介绍者,还是旅游文化的传播者,应具备较高的个人修养;在旅游审美活动中,由于在文化修养、审美能力及经验阅历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旅游审美信息往往需要通过导游传递给旅游者,所以,学生不仅要懂得什么是美,美在何处,还要学会传递审美信息的技巧,帮助游客感受其中的精髓。
3 旅游服务礼仪应提高学生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旅游服务礼仪的教学内容涉及在不同场合、不同地区,跟不同人群交往过程中应注意的规范、方法和技巧。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在不同场合下接待不同游客时运用不同的方法。
4 旅游服务礼仪应教会学生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导游技能。导游人员应具有讲解技能、带团技能、应急技能等多种技能。旅游服务礼仪的教学中包含了在形体、表述、讲解中的各项礼仪规范及典型案例,学生如果能在工作中将这些知识活学活用,必会给带团、应急等各项工作任务带来更多的帮助,并能融洽与游客的关系,增强其在工作中的自信心。因此,服务礼仪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导游职业能力内化和进一步提升的过程。
二、通过能力分解构建内容体系
结合旅游服务礼仪的学科特点,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可以把教学内容分为以下模块:
1 形象、仪表。介绍加强礼仪修养的重要性,以及仪表、仪容、仪态及举止礼仪的基本规范和要领,帮助学生树立较强的礼仪意识,使其认识到仪表美是职业素养的重要要求,培养其良好的审美情趣。教师可以通过现场示范、碟片演示、学生分组演示,使各种标准和要领得以展示。
2 不同场合的接人待物。介绍称呼、问候、介绍、握手、名片、通讯、馈赠等方面的礼仪,旅游商务会议、专题新闻发布会、茶话会、旅游商务谈判、电视电话会及不同服务岗位的基本礼仪,在这个模块中应重点教授导游员在工作情形下会涉及的接人待物的礼仪规范。通过案例分析或情景再现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实际环境中应用各种礼仪规范,让学生意识到恰当地应用各种礼仪规范是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方式。
3 人际沟通、谈吐交流。介绍行业服务用语礼仪及与朋友、同事、上下级、异性等不同人群交往的基本礼仪。让学生在学习了与人交际沟通的基本礼仪规范后,能熟练地运用礼仪,形成习惯,意识到良好的人际交流与沟通能力是提高服务质量,创造和谐友善的服务氛围的重要因素,为其日后踏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4 涉外礼俗。介绍了我国其他民族、主要客源国、几个重要宗教活动的基本礼仪。游客的来源是极为广泛的,通过对涉外礼俗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面对不同民族、国度及宗教信仰的游客时能够根据游客的特殊性游刃有余地进行导游服务。
三、选择教学方式,促进能力综合提升
导游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在进行能力分解构建内容体系之后,必须根据不同教学模块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完成能力的综合。
1 讲授和示范。各种礼仪规范都有需要掌握的动作要领和应当避免的问题,这些内容首先由教师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相关礼仪规范的基础知识,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示范练习,让学生完成一个“听得懂-记得清-说得出-用得对-做得好”的知识和能力的转化过程。
2 情景演练。旅游服务礼仪课程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将各种礼仪在具体的情境下通过具体的行为表现出来才能体现其可操作性。此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各项礼仪规范和技巧,让学生把自己设定成“导游”身份,同时营造特定的“导游”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这样,学生既训练了礼仪规范,又能锻炼沟通交往,谈吐能力得以锻炼,还能增加其应对具体问题的经验。
3 综合实践。建立导游礼仪实训室,创造导游礼仪和服务的相关场景。到旅行社实习,在实习中进一步牢固掌握导游服务礼仪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将导游服务礼仪与其他导游素质融会贯通,形成职业习惯和素养,为今后从事旅游服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 旅游服务礼仪 导游员 职业能力
一、旅游服务礼仪教学中应培养的几种导游员职业能力
旅游业对导游人员职业能力的要求很多,导游人员的职业能力应是知识、技能、态度等多种要素融合的整体。旅游服务礼仪教学应该培养的导游员职业能力包括:
1 旅游服务礼仪应为学生夯实导游礼仪基础知识,增强礼仪意识。导游工作就是为游客提供面对面的服务,其服务对象是人,工作的过程就是与人交往的过程,将服务礼仪贯穿于整个服务中,熟练掌握和较好地运用礼仪知识、规范是对导游员职业能力的基本要求,是良好职业形象的体现。
2 旅游服务礼仪应提升学生个人修养和审美能力。导游员不只是旅游景区的介绍者,还是旅游文化的传播者,应具备较高的个人修养;在旅游审美活动中,由于在文化修养、审美能力及经验阅历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旅游审美信息往往需要通过导游传递给旅游者,所以,学生不仅要懂得什么是美,美在何处,还要学会传递审美信息的技巧,帮助游客感受其中的精髓。
3 旅游服务礼仪应提高学生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旅游服务礼仪的教学内容涉及在不同场合、不同地区,跟不同人群交往过程中应注意的规范、方法和技巧。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在不同场合下接待不同游客时运用不同的方法。
4 旅游服务礼仪应教会学生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导游技能。导游人员应具有讲解技能、带团技能、应急技能等多种技能。旅游服务礼仪的教学中包含了在形体、表述、讲解中的各项礼仪规范及典型案例,学生如果能在工作中将这些知识活学活用,必会给带团、应急等各项工作任务带来更多的帮助,并能融洽与游客的关系,增强其在工作中的自信心。因此,服务礼仪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导游职业能力内化和进一步提升的过程。
二、通过能力分解构建内容体系
结合旅游服务礼仪的学科特点,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可以把教学内容分为以下模块:
1 形象、仪表。介绍加强礼仪修养的重要性,以及仪表、仪容、仪态及举止礼仪的基本规范和要领,帮助学生树立较强的礼仪意识,使其认识到仪表美是职业素养的重要要求,培养其良好的审美情趣。教师可以通过现场示范、碟片演示、学生分组演示,使各种标准和要领得以展示。
2 不同场合的接人待物。介绍称呼、问候、介绍、握手、名片、通讯、馈赠等方面的礼仪,旅游商务会议、专题新闻发布会、茶话会、旅游商务谈判、电视电话会及不同服务岗位的基本礼仪,在这个模块中应重点教授导游员在工作情形下会涉及的接人待物的礼仪规范。通过案例分析或情景再现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实际环境中应用各种礼仪规范,让学生意识到恰当地应用各种礼仪规范是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方式。
3 人际沟通、谈吐交流。介绍行业服务用语礼仪及与朋友、同事、上下级、异性等不同人群交往的基本礼仪。让学生在学习了与人交际沟通的基本礼仪规范后,能熟练地运用礼仪,形成习惯,意识到良好的人际交流与沟通能力是提高服务质量,创造和谐友善的服务氛围的重要因素,为其日后踏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4 涉外礼俗。介绍了我国其他民族、主要客源国、几个重要宗教活动的基本礼仪。游客的来源是极为广泛的,通过对涉外礼俗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面对不同民族、国度及宗教信仰的游客时能够根据游客的特殊性游刃有余地进行导游服务。
三、选择教学方式,促进能力综合提升
导游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在进行能力分解构建内容体系之后,必须根据不同教学模块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完成能力的综合。
1 讲授和示范。各种礼仪规范都有需要掌握的动作要领和应当避免的问题,这些内容首先由教师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相关礼仪规范的基础知识,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示范练习,让学生完成一个“听得懂-记得清-说得出-用得对-做得好”的知识和能力的转化过程。
2 情景演练。旅游服务礼仪课程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将各种礼仪在具体的情境下通过具体的行为表现出来才能体现其可操作性。此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各项礼仪规范和技巧,让学生把自己设定成“导游”身份,同时营造特定的“导游”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这样,学生既训练了礼仪规范,又能锻炼沟通交往,谈吐能力得以锻炼,还能增加其应对具体问题的经验。
3 综合实践。建立导游礼仪实训室,创造导游礼仪和服务的相关场景。到旅行社实习,在实习中进一步牢固掌握导游服务礼仪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将导游服务礼仪与其他导游素质融会贯通,形成职业习惯和素养,为今后从事旅游服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