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全面分析当前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引导学生根据所学专业和个人志向及特长,确立大学不同阶段的努力目标,指导学生根据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修正从业方向和努力目标,从而合理规划、统筹安排大学生活,在出色完成学业基础上,不断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成长,为职业生涯做好充分的准备,从而探索出一条引导性、服务型、可操作的学生管理路径。
  高职院校 全程化 职业生涯规划
  一、现状分析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毕业生成为当前高职院校的重点课题。对于民办高职院校来说,学生的培养质量直接决定着学院办学的生死存亡,值得深度关注。
  以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11年3月对该院经济贸易系的2010级学生进行了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职业规划意识、职业生涯目标、专业选择、职业价值观等方面。选取每专业50名学生共计1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率99%。经过分析整理,发现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不容乐观。
  主要反映出的问题有:(1)大学生职业认知严重缺乏。调查中有35%的学生并不喜爱或不了解目前所学的专业,他们既认为目前所学专业并非今后希望从事的职业,又不明确自身今后的职业目标。(2)自我认知不足,职业价值观过于务实。问卷调查显示,仅有20%的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和能力;15%的学生很清楚自己职业发展面临的优势和劣势。同时,学生的职业目标过于功利,更看重地位和收入,在“你理想中的职业的相关因素”选项中,收入占60%,权利占20%,就业地区占75%,发展潜力占40%,说明学生过度重视经济价值,忽视了职业的理性价值。(3)对职业生涯规划有较高的认可度,但对接受的职业规划指导不满意。高达95%的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的成长有帮助,尽管仅有22%的学生制定了相关的职业规划。在回答“你对学校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满意吗”时,有62%的回答不满意。在回答“你认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何时开展比较好”时,83%的同学认为应该贯穿整个大学阶段。当问到“你希望什么人来帮助你做职业生涯规划”时,学生普遍倾向于“职业辅导师和专业教师”。
  从上述问卷反馈中我们可以得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非常必要,意义重大,所以我们应该建立全程性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不仅贯穿于学生在校的三年期间,而且参与指导的主体应该多元化,包括职业辅导师、辅导员、专业教师。
  二、实施途径
  (一)科学保障
  (1)引进科学的职业素质测评系统。通过职业素质测评系统,学生可以了解其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还可以评定其个性特征,并提供其潜力、不足及发展建议的指导。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建立信息化的测试平台,设置网上问卷调查、咨询和生涯指导,解决学生的个体问题。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职业发展方向,避免其在职业生涯发展的道路中走弯路,真正达到性格、兴趣、特长与职业匹配。
  (2)建立一支专业的测评队伍,给学生以公正科学的测评。
  (二)课程保障
  高职高专院校的学制为3年,每一学年的学习重点与心理特征都有所不同,因此可以按照学年为阶段设置目标,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按照每个阶段的不同目标和自身成长特点,制订一些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
  第一学年:职业理想与生涯发展规划辅导。主要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重新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要求;熟悉环境,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提高交际沟通能力;认识自己的需要和兴趣,确定自己的价值观、动机和抱负;考虑未来的毕业方向;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提高交流技巧;了解未来所希望从事的职业,进行初步的职业生涯设计;强化专业基础知识,加强英语、计算机能力的学习;学年末,写自我总结,剖析对个人、对未来职业等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第二学年: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方向准备。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参加与目标职业有关的职业资格考试,获取相关职业技能证书;参加与专业有关的假期工作,参与各种职业技能活动;交流求职工作心得体会,学习写简历、求职信等求职技巧,了解搜集就业信息的渠道;选择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如果决定“升本”或者出国深造,要做好复习准备;引导学生关注职业需求变化对职业生涯的影响,构建合理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第三学年:高质量就业与职业适应期。对前两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检验自己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准备是否充分,开始毕业工作申请,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校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交接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人公司资料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训练;参与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锻炼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实习机会,通过实习从宏观上了解单位的工作方式及流程,指导学生完成从学生到劳动者的角色转换。
  (三)队伍保障
  (1)专业队伍。建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使学生获得专家式的服务。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很大的针对性和专业性,目前的班主任队伍与辅导员队伍缺乏相关的专业背景,缺乏专业训练与职业化管理,因此非常有必要对现有队伍进行提升,进行长期系统的业务培训,培养专门化、专业化、专家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使指导人员形成一个专家型、学习型的管理团队。
  (2)兼职队伍。建立专业团队教师与学生管理队伍的合作机制。没有专业教师的参与,职业生涯规划就很难落实到位。理清专业教师与学生管理队伍的相关职责与任务,由专业团队老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就业指导,学生管理队伍在日常思想教育工作过程中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做到全程督促。
  (3)专家队伍。聘请职业规划指导专家、人事部门领导、企业专家等,来充实职业规划指导人员的队伍,通过职业规划指导专家,学生可以得到专业测评和职业咨询服务,通过人事部门领导,学生可以了解目前的就业政策、就业形势,通过企业专家,学生可以知晓用人单位的用人机制、用人要求等,真正实现校企合作。
  (四)其他保障
  探讨专业选修途径,帮助学生找准职业方向。由于学生报考专业时很难自主选择专业,在学生发现本专业的就业目标与自身兴趣不相吻合时,建立灵活的选修课途径或者其他能力培养项目。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必须学本专业,而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专业,最终确定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加强校企互动交流,及时听取企业意见,使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更具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林思雯.高职院校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浅析.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2,(6).
  [2]闫亮亮.高校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浅析.出国与就业,2011,(19).
  [3]杨武成,栾述文,李宝玺.全程化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与实践.教育与职业,2011,(11).
  [4]孟聚才.大学生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研究.河南教育:高校版,2012,(6).
  [5]张正武.大学生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山东大学:思想政治教育,2009.
其他文献
为了应对纯电动汽车的迅猛发展而带给仪表盘显示的多样性,本文介绍了组合仪表盘的基本显示信息,并通过实例演示了纯电动汽车仪表盘的整体设计和检测过程。硬件电路采用瑞萨32
课堂提问是落实教学目标,促进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互动交流的重要手段。课堂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数学王国里遨游。  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提高思维能力美国著名教育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而课堂提问是落实教学目标,促进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互动交流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