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性的缺失——论课程的文化锁定现象

来源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aoc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起源于文化传承的需要 ,传递、复制、再生产社会文化是学校课程唯一不变的使命。在课程发展中形成了特定的文化锁定现象。它造成了课程应具有的自在的文化品性及其所必然引发的内在的、独立的价值标准与宗旨的消解。课程成了现实社会主流文化的“代言人”。它具有诠释、粉饰及原样传递的职责 ,却无反思、批判、创新的品质。学校教育的工具品性、灌输与训练机制、教育教学理论的学术品质等 ,都是课程文化锁定现象所造成的文化性缺失的必然结果。揭示课程文化性缺失的病理表征 ,是使课程由文化的工具存在转变为文化的主体存在的重要前题
其他文献
在家园合作现状中,家园双方在幼小衔接中常常产生隐性对抗,造成教育不一致的负面效果。因此,家园双方要齐心协力,共同为幼儿的和谐发展往同,一个方向使力,争取幼小衔接的最优化。
外贸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应加大对外销业务环节所涉及的经济活动的审计力度,避免及防止在该环节出现问题。在外贸企业里,大多数人的观点是:业务是第一位的,职能是第二位的;业务是主
"建设海洋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涉及到和平走向海洋、全面经略海洋的各个方面,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新时期新形势下,海洋强国建设面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