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贯彻“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原则,让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充分发挥识字潜能,学得更多更快。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方法;乐学;会学;多学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4-0057-01
《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简称“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中要求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学习的愿望”。从中可以看出,新课标强调学生在识字过程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趣味性。因此,在识字教学中要重视改革,使学生在“乐学——会学——多学”的轨道上发展。
一、寓教于乐,激发识字兴趣,使学生乐学
怎样把识字教学变得活泼生动,使学生乐学,一直是教育者探索的热点话题。我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采用“听说起步,阅读识字”的方法,从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入手,辅以游戏识字等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阅读识字。陶行知指出要“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布,使想得通”。笔者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构建了“听故事——讲故事——读故事——认汉字”的低年级语文教学模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听故事”为起点,让学生通过讲故事、读故事,在反复的“讲、读”中熟悉、内化故事语言。同时在指读的过程中,生字与学生反复见面,利用无意记忆,于不知不觉中让学生熟悉生字。然后让学生拿出配套的生字卡片,通过自学、小组合作学等方式认读生字,让学生有意识地记住。这样,识字与阅读有机结合,能相得益彰。
(2)游戏识字。低年级学生比较爱动,对游戏活动情有独钟。根据这一特点,笔者把识字与游戏融为一体。如“送信游戏”,把一个个生字当作一封封信,请几个学生当“邮递员”送信,送到后,一起读“信”,即生字和词语。然后收到信的学生继续把信送出去……短短几分钟,快的学生可以收到几十封“信”。再如添减笔画游戏,“大”加一笔变成(天、太),“天”减一笔变成(大),“用”减一笔变成(月)。这样,既让学生在游戏中享受到乐趣,也达到了巩固所学的生字的目的。丰富多彩的识字方法,使学生感受到了识字的乐趣,激发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二、授之以渔,探究识字方法,使学生会学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对他们“授之以渔”。教师只有让学生学习并掌握识字的方法,其兴趣、能力才能有显著的提高,达到会学、善学之目的。
(1)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这是每一个教师和学生追求的最高境界。1)比较式。对一组形近字的形义关系,作比较说明。例如,日和目。日:太阳只有一个,所以口的中间只有一横;目:眼睛都是两只的,所以口的中间有两横。2)图画式。用简笔画表示某些象形字的形义联系。例如,“雨”“鱼”。“雨”像班级铝合金窗的框架,其中的四点就像风往同一个方向吹来雨点敲打在窗户上;“鱼”:“刀字头”代表鱼头,“田”字代表鱼身,一横代表鱼尾。
(2)表演欲望强烈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笔者采用以下手段来认字,达到乐学善学的目的。1)表演式。用肢体动作来演示字的形义联系。例如,“扒、拔、跑、吓”这种可通过动作表演来理解字义的,教师可指名学生上台动手做一做,这样不但能让学生记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义,学起来不费力气。2)儿歌式。朗朗上口、生动有趣的儿歌,对一年级的孩子有着无穷的魅力。把一些字编成通俗易懂的儿歌进行教学,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例如,爪子巴在墙上便是“爬”,颜色丰富就是“艳”。
三、立大语文教育观,拓宽识字渠道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拓宽识字渠道,让学生更加直接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1)寓识字教学于学生相互交往中。刚入学的儿童在与同伴的初次交往中,最关注的问题是同伴姓什么、叫什么。这时,笔者不失时机地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在语文活动课上让学生先互相介绍姓名,再利用胸前佩戴的校牌(上面写着班级与姓名)认读同桌、同组、全班同学的姓名。笔者欣喜地发现:孩子们兴致盎然,每当课余,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一起,有的大声地读着同伴的姓名,有的兴奋地讲述自己认识了多少同学的名字。学生们在充满自主快乐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认识了近一百个字。随着学习生活的延伸,学生们相互间的交往也日趋加深,这时教师还可引导他们彼此介绍自己的父母、家庭的地址等。这种看似无意实为有意的做法,能使学生的识字效果事半功倍。
(2)寓识字教学于社会大环境中。识字教学要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笔者布置学生观察从学校到自己家要经过哪些单位,看见哪些广告、标牌,运用学到的“看拼音识字”“看图识字”和“问——听——读”等方法认识生字,回家后自己说一说,并让家长写下来。有的学生几天认识一百多个字,像“第一百货”“华润超市”“海港城”“华芳金陵”“骏马集团”“保税区”等,有些甚至是平时难记的字词,他们却认识并记住了。
四、结束语
两年来的实践证明,以“听说起步,阅读识字”方法为主的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是有效的、成功的。据上学期期末统计,笔者任教的班级学生人均识字量达到一千九百多字。综上所述,以学生的兴趣为“燃点”,以行之有效的识字方法为“助推器”,识字教学就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王用衡.对汉字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现代语文,2008(08).
[2]戴益华.汉字教学的“文化味儿”[J].小学教学,2008(04).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方法;乐学;会学;多学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4-0057-01
《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简称“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中要求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学习的愿望”。从中可以看出,新课标强调学生在识字过程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趣味性。因此,在识字教学中要重视改革,使学生在“乐学——会学——多学”的轨道上发展。
一、寓教于乐,激发识字兴趣,使学生乐学
怎样把识字教学变得活泼生动,使学生乐学,一直是教育者探索的热点话题。我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采用“听说起步,阅读识字”的方法,从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入手,辅以游戏识字等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阅读识字。陶行知指出要“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布,使想得通”。笔者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构建了“听故事——讲故事——读故事——认汉字”的低年级语文教学模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听故事”为起点,让学生通过讲故事、读故事,在反复的“讲、读”中熟悉、内化故事语言。同时在指读的过程中,生字与学生反复见面,利用无意记忆,于不知不觉中让学生熟悉生字。然后让学生拿出配套的生字卡片,通过自学、小组合作学等方式认读生字,让学生有意识地记住。这样,识字与阅读有机结合,能相得益彰。
(2)游戏识字。低年级学生比较爱动,对游戏活动情有独钟。根据这一特点,笔者把识字与游戏融为一体。如“送信游戏”,把一个个生字当作一封封信,请几个学生当“邮递员”送信,送到后,一起读“信”,即生字和词语。然后收到信的学生继续把信送出去……短短几分钟,快的学生可以收到几十封“信”。再如添减笔画游戏,“大”加一笔变成(天、太),“天”减一笔变成(大),“用”减一笔变成(月)。这样,既让学生在游戏中享受到乐趣,也达到了巩固所学的生字的目的。丰富多彩的识字方法,使学生感受到了识字的乐趣,激发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二、授之以渔,探究识字方法,使学生会学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对他们“授之以渔”。教师只有让学生学习并掌握识字的方法,其兴趣、能力才能有显著的提高,达到会学、善学之目的。
(1)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这是每一个教师和学生追求的最高境界。1)比较式。对一组形近字的形义关系,作比较说明。例如,日和目。日:太阳只有一个,所以口的中间只有一横;目:眼睛都是两只的,所以口的中间有两横。2)图画式。用简笔画表示某些象形字的形义联系。例如,“雨”“鱼”。“雨”像班级铝合金窗的框架,其中的四点就像风往同一个方向吹来雨点敲打在窗户上;“鱼”:“刀字头”代表鱼头,“田”字代表鱼身,一横代表鱼尾。
(2)表演欲望强烈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笔者采用以下手段来认字,达到乐学善学的目的。1)表演式。用肢体动作来演示字的形义联系。例如,“扒、拔、跑、吓”这种可通过动作表演来理解字义的,教师可指名学生上台动手做一做,这样不但能让学生记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义,学起来不费力气。2)儿歌式。朗朗上口、生动有趣的儿歌,对一年级的孩子有着无穷的魅力。把一些字编成通俗易懂的儿歌进行教学,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例如,爪子巴在墙上便是“爬”,颜色丰富就是“艳”。
三、立大语文教育观,拓宽识字渠道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拓宽识字渠道,让学生更加直接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1)寓识字教学于学生相互交往中。刚入学的儿童在与同伴的初次交往中,最关注的问题是同伴姓什么、叫什么。这时,笔者不失时机地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在语文活动课上让学生先互相介绍姓名,再利用胸前佩戴的校牌(上面写着班级与姓名)认读同桌、同组、全班同学的姓名。笔者欣喜地发现:孩子们兴致盎然,每当课余,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一起,有的大声地读着同伴的姓名,有的兴奋地讲述自己认识了多少同学的名字。学生们在充满自主快乐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认识了近一百个字。随着学习生活的延伸,学生们相互间的交往也日趋加深,这时教师还可引导他们彼此介绍自己的父母、家庭的地址等。这种看似无意实为有意的做法,能使学生的识字效果事半功倍。
(2)寓识字教学于社会大环境中。识字教学要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笔者布置学生观察从学校到自己家要经过哪些单位,看见哪些广告、标牌,运用学到的“看拼音识字”“看图识字”和“问——听——读”等方法认识生字,回家后自己说一说,并让家长写下来。有的学生几天认识一百多个字,像“第一百货”“华润超市”“海港城”“华芳金陵”“骏马集团”“保税区”等,有些甚至是平时难记的字词,他们却认识并记住了。
四、结束语
两年来的实践证明,以“听说起步,阅读识字”方法为主的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是有效的、成功的。据上学期期末统计,笔者任教的班级学生人均识字量达到一千九百多字。综上所述,以学生的兴趣为“燃点”,以行之有效的识字方法为“助推器”,识字教学就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王用衡.对汉字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现代语文,2008(08).
[2]戴益华.汉字教学的“文化味儿”[J].小学教学,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