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控制电力工程建设成本,有利于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本文分析了电力工程建设成本的控制特点,并针对其特性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有效地控制策略,在电力工程进程中不断地提高和完善成本控制,实现利益最大化,降低工程造价。
关键词:电力工程;建设成本;控制策略
引言
电力企业的综合效益和投资方的收益直接受电力工程建设成本高低影响,而如何尽可能降低成本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个有效手段。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并扩大规模经营,关键是能够提供物美价廉的服务,或生产出优异的产品,满足顾客要求,获取销售群,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定地位。市场竞争中常常通过价格战来取胜,而采取低价策略则需要企业合理的降低成本,并保证产品质量。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提高工程综合效益,关键是严格控制建设成本,合理施工过程开支,有高品质的工程质量同时降低成本。
1.电力工程建设成本控制特点
1.1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控制特性
电力工程建设成本控制应对建设全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在该过程中,我们可以进行控制的环节有:电力工程选址、设计方案、施工设备、施工队伍的招投标、施工安全、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工程验收、经济决算等。
1.2电力工程建设成本控制的经济性和技术性
电力企业控制和管理电力工程成本,不仅仅是经济活动,而是系统化会计经济核算理念结合电力专业技术,从而实现经济上和技术上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1.3全员参与性
电力工程建设成本的控制也是管理企业全员的活动,因此,必须培养企业员工在建设过程中明确工程经济概念,具有成本意识。控制成本管理不能只局限于各级管理人员和专职人员,而是要落实到每一位员工、每一个岗位,控制每一样开支在预算范围内,尽量减少支出,降低项目投入成本。
2.控制电力工程建设成本的目的
2.1实现权力、责任、利益的合理分配
合理控制电力工程建设成本,实现权力、责任、利益的合理分配,才能使工程合理制定并分解目标,到组织实施、考核施工目标。有利于建设施工管理的各个部门都肩负起自己应尽的职责,符合经济建设要求,更符合现代化管理要求。
2.2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控制和管理工程建设成本,实现各个单位落实分配的任务目标。而任务目标直接关系着员工能获得的经济利益,让员工加强对自己的约束和管理,增强自我责任感,具有一定的事业心,调动工作积极性并提高工作效率。
2.3实现工程建设管理计划性的增强
控制电力工程建设成本,实现施工管理计划性的增强,让企业不断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在之后的企业管理中,内部各项活动开展的基础是实现成本管理目标,并规范工程项目施工的各个环节,有条不紊的开展项目实施计划。
3.电力工程建设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3.1电力工程建设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3.1.1建设材料控制不严格,浪费现象严重
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领料用料制度执行效果差。①采购的钢材等建筑用料缺乏严格看管,造成遗失等现象,或者购买的建筑材料不符合规格要求,而造成浪费。从仓库中领料有额度限制,但用剩的余料没有回归仓库。②施工班组只负责产出和完成任务,不考虑材料用量问题,导致材料过量消耗,或下料不准确,导致损耗率超标,机械设备超负荷工作、严重磨损。③没有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出了问题也没人负责,导致成本失控。
3.1.2管理人才缺乏
现行的管理人员没有完全适应市场需求,在建设成本管理上,总是存在这样的问题: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没有实际的成本管理经验;或者缺乏专业理论知识,而施工管理和组织上经验丰富,但总体的成本管理能力又稍显不足。
3.2加强电力工程建设成本控制的策略
加强电力工程建设成本控制,不仅要降低工程投入,也要实现较好的工程质量。采取的控制成本策略如下:
3.2.1优化资源配置和施工组织管理
实现电力工程建设最大成本节约,必须优化资源配置和施工组织管理,实现资源的科学化分配,施工强度的合理安排、先进的施工技术、合适的施工团队,从而加快施工进度,完成施工目标。因此,在工程项目开工后,项目部必须优化标书中的施工组织,使其更加切合实际,满足科学性和合理性,减少重复劳动或无用的工作量。
3.2.2通过经济措施进行成本控制
在整个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中,为加强项目的成本控制,要经常性的实施过程中进行项目经济分析,总结成本超支原因,从而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同时建立成本考核制度,阶段性的逐级向下进行人员考核并进行奖惩。通过定时的经济分析会,杜绝浪费,合理控制各过程,让工程项目始终受控。
3.2.3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减少返工率
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各项工程质量,坚持贯彻“安全第一、质量为本、防治结合”方针,安排各级质量检测人员定点定责定岗工作,自觉加强施工各阶段的质量检测和质量管理控制,避免工程的经常性返工,延误工期,增加返工、重复作业而产生的不必要资金投入。
3.2.4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最重要的是加强施工现场人员安全和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安全第一、质量为本、防治结合”的方针实施,对现场安全管理的加强能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防止人员伤亡造成的大额赔偿。
参考文献:
[1]华志武.电力工程造价的全生命周期造价方法研究及应用[D].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论文,2008年.
[2]吕飞.降低电力工程建设成本的几条途径[J].现代商业,2011年15期.
[3]李惠倩.电力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标准化控制[J].低碳世界,2014年11期.
关键词:电力工程;建设成本;控制策略
引言
电力企业的综合效益和投资方的收益直接受电力工程建设成本高低影响,而如何尽可能降低成本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个有效手段。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并扩大规模经营,关键是能够提供物美价廉的服务,或生产出优异的产品,满足顾客要求,获取销售群,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定地位。市场竞争中常常通过价格战来取胜,而采取低价策略则需要企业合理的降低成本,并保证产品质量。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提高工程综合效益,关键是严格控制建设成本,合理施工过程开支,有高品质的工程质量同时降低成本。
1.电力工程建设成本控制特点
1.1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控制特性
电力工程建设成本控制应对建设全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在该过程中,我们可以进行控制的环节有:电力工程选址、设计方案、施工设备、施工队伍的招投标、施工安全、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工程验收、经济决算等。
1.2电力工程建设成本控制的经济性和技术性
电力企业控制和管理电力工程成本,不仅仅是经济活动,而是系统化会计经济核算理念结合电力专业技术,从而实现经济上和技术上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1.3全员参与性
电力工程建设成本的控制也是管理企业全员的活动,因此,必须培养企业员工在建设过程中明确工程经济概念,具有成本意识。控制成本管理不能只局限于各级管理人员和专职人员,而是要落实到每一位员工、每一个岗位,控制每一样开支在预算范围内,尽量减少支出,降低项目投入成本。
2.控制电力工程建设成本的目的
2.1实现权力、责任、利益的合理分配
合理控制电力工程建设成本,实现权力、责任、利益的合理分配,才能使工程合理制定并分解目标,到组织实施、考核施工目标。有利于建设施工管理的各个部门都肩负起自己应尽的职责,符合经济建设要求,更符合现代化管理要求。
2.2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控制和管理工程建设成本,实现各个单位落实分配的任务目标。而任务目标直接关系着员工能获得的经济利益,让员工加强对自己的约束和管理,增强自我责任感,具有一定的事业心,调动工作积极性并提高工作效率。
2.3实现工程建设管理计划性的增强
控制电力工程建设成本,实现施工管理计划性的增强,让企业不断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在之后的企业管理中,内部各项活动开展的基础是实现成本管理目标,并规范工程项目施工的各个环节,有条不紊的开展项目实施计划。
3.电力工程建设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3.1电力工程建设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3.1.1建设材料控制不严格,浪费现象严重
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领料用料制度执行效果差。①采购的钢材等建筑用料缺乏严格看管,造成遗失等现象,或者购买的建筑材料不符合规格要求,而造成浪费。从仓库中领料有额度限制,但用剩的余料没有回归仓库。②施工班组只负责产出和完成任务,不考虑材料用量问题,导致材料过量消耗,或下料不准确,导致损耗率超标,机械设备超负荷工作、严重磨损。③没有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出了问题也没人负责,导致成本失控。
3.1.2管理人才缺乏
现行的管理人员没有完全适应市场需求,在建设成本管理上,总是存在这样的问题: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没有实际的成本管理经验;或者缺乏专业理论知识,而施工管理和组织上经验丰富,但总体的成本管理能力又稍显不足。
3.2加强电力工程建设成本控制的策略
加强电力工程建设成本控制,不仅要降低工程投入,也要实现较好的工程质量。采取的控制成本策略如下:
3.2.1优化资源配置和施工组织管理
实现电力工程建设最大成本节约,必须优化资源配置和施工组织管理,实现资源的科学化分配,施工强度的合理安排、先进的施工技术、合适的施工团队,从而加快施工进度,完成施工目标。因此,在工程项目开工后,项目部必须优化标书中的施工组织,使其更加切合实际,满足科学性和合理性,减少重复劳动或无用的工作量。
3.2.2通过经济措施进行成本控制
在整个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中,为加强项目的成本控制,要经常性的实施过程中进行项目经济分析,总结成本超支原因,从而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同时建立成本考核制度,阶段性的逐级向下进行人员考核并进行奖惩。通过定时的经济分析会,杜绝浪费,合理控制各过程,让工程项目始终受控。
3.2.3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减少返工率
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各项工程质量,坚持贯彻“安全第一、质量为本、防治结合”方针,安排各级质量检测人员定点定责定岗工作,自觉加强施工各阶段的质量检测和质量管理控制,避免工程的经常性返工,延误工期,增加返工、重复作业而产生的不必要资金投入。
3.2.4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最重要的是加强施工现场人员安全和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安全第一、质量为本、防治结合”的方针实施,对现场安全管理的加强能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防止人员伤亡造成的大额赔偿。
参考文献:
[1]华志武.电力工程造价的全生命周期造价方法研究及应用[D].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论文,2008年.
[2]吕飞.降低电力工程建设成本的几条途径[J].现代商业,2011年15期.
[3]李惠倩.电力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标准化控制[J].低碳世界,2014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