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血糖监测仪床边交接表的设计与应用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cb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床边交接表;应用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580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262-01糖尿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在对患者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做好血糖监测的意义同样重要。近年来,血糖监测是糖尿病诊断和指导胰岛素治疗的主要依据,多次末梢血糖能很好的反映患者血糖的变化曲线,但是这样的方法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患者的痛苦,所以检测血糖方法的准确性和频次一直都是临床上治疗糖尿病十分关注的问题[1]。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能够连续监测血糖波动的系统工具,此系统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2]。为了确保使用动态血糖监测仪的糖尿病病人的效果,科学、规范地观察病人的使用情况,我科于2012年8月起,开始使用自行设计的动态血糖监测仪床边交接表,对使用动态血糖监测仪的糖尿病病人进行观察,经过临床使用,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表格设计
  动态血糖监测仪床边交接表评估内容由两部分组成,第1部分为病人的基本信息、使用的动态血糖监测仪类型及型号,第2部分为病人使用动态血糖监测仪的观察内容,见表1。
  表1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床边交班表
  床号 姓名住院号动态血糖类型动态血糖型号交班内容交班时间1血糖
  情况1电池
  电量1运行
  状态1穿刺点皮
  肤情况1传感器或针
  头是否脱落1备注1护士签名2应用方法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治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糖尿病领域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此种新型皮下埋入式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国内已广泛临床应用,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以连续监测患者血糖工具(每24小时能获得288个血糖值),能详细记录患者72h的血糖波动及曲线,较确切的了解糖尿病病人治疗中血糖波动状态,可以发现传统血糖监测方法不能监测到的高血糖事件及无感知的低血糖波动,更好的指导药物的调整。我们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一组临床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72h的血糖监测,旨在了解其血糖波动情况及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优势。
  2.1使用动态血糖监测仪前的应用护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病人及家属讲解动态血糖监测仪的基本知识,消除其紧张心理,使病人以一種轻松、平和的心态配合治疗。操作前要检查动态血糖监测仪性能是否完好,电池电量是否充足,校对时间,并填写动态血糖监测仪床边交接表中的病人基本信息、使用的动态血糖监测仪类型及型号。
  2.2使用动态血糖监测仪后的应用血糖监测仪安装好后,将动态血糖监测仪床边交接表挂在病人床尾,每班护士对使用动态血糖监测仪的患者认真执行床边交接班制度,班班交接,床边交班。交接内容包括:用动态血糖监测仪病人数,病人病情,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型号,观察患者使用动态血糖监测仪后的血糖情况,电池电量、运行是否正常,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情况,是否有出血,红肿、感染、过敏反应等情况,妥善固定动态血糖监测仪探头及管道,避免打折、牵拉、脱落,护士站备用探头、电池、敷贴,发生报警及时处理。若使用正常,护士只需在相应内容栏内划“√”;若有局部皮肤改变则根据实际情况记录,并在备注中记录动态血糖监测仪发生报警的原因及血糖情况,直至病人停用动态血糖监测仪。3优点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缺乏或胰岛素的生物效应降低引起的体内代谢失调和高血糖状态。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是继肿瘤之后的第三类非传染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高血糖是糖尿病的标志,也是导致慢性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其不良作用主要通过慢性持续高血糖和血糖水平波动2种方式体现,目前认为,波动性高血糖相对于持续性高血糖更能增加糖尿病患者发生慢性并发症的危险性。我们观察的23例糖尿病患者,虽然按传统的清晨空腹血糖、早餐后2h血糖和HbA1C判断均属控制良好,但CGMS结果却显示有高血糖事件发生,表明这些患者的血糖控制并未完全达标,这也提示这些患者仍有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以期更好地控制血糖的余地。应用CGMS动态监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是近年新使用的一种血糖监测手段,其监测、显示的血糖结果和静脉血糖及指端毛细血管血糖结果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是一种可靠、实用的方法。在此方法中对床边交接表的使用,加强了护士的责任心,护士能主动观察病人使用动态血糖监测仪的情况,及时给予护理干预,防止动态血糖监测仪机械故障。通过专科护士对动态血糖监测仪操作的掌握及临床密切观察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及护理干预,能保证糖尿病病人使用动态血糖监测仪安全。参考文献
  [1]张梅,谢富萍,马建新,等.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和意义[J].护理研究,2005,29(2):244-245.
  [2]王战建,苏洁英.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糖尿病诊治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实用杂志,2007,4(4):113-115.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研究降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后出血率的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在2003年7月到2013年7月间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患者228例术后出血情况,并分析病症干预方法。结果 临床诊疗研究显示术后出血人数为18人,导致术后出血的因素有术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以及手术时机选择等。结论 科学开展术前检查工作,严控导致术后出血的各种风险因素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出血率,可以提高术后患者的身体恢复
期刊
【摘要】使用高效液相色谱,采用KromasilC18分析柱,以水-乙腈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1nm,测定盐酸倍他司汀片中的有关物质。盐酸倍他司汀样品溶液中有关物质色谱峰的面积之和和2%盐酸倍他司汀现行对照溶液中主成分的色谱峰面积都和盐酸倍他司汀的浓度呈线性关系,且相关的系数分别为0.9991和0.9997。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盐酸倍他司汀;测定;有关物质  doi:10.3969/j.i
期刊
期刊
【摘要】以添加柠檬酸和枸橼酸钠为缓冲剂,制备了组分简单的盐酸氨溴索组合物,并进一步制备了盐酸氨溴索组合物注射液。实验结果显示,该注射液在比较高的pH(5.5-7.0)条件下,活性药物盐酸氨溴索的稳定性较高,更适合人体注射,可以明显减少注射时给患者带来的不适感。  【关键词】缓冲剂;盐酸氨溴索组合物;稳定性;注射液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5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