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来源 :当代教研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min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实验教学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化学教学目标,在实验教学设计、实施、评价过程中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的总和。开发、利用化学实验教学资源是指寻找一切可能进入化学实验教学活动的资源,并且深入挖掘已被开发出来的化学实验教学资源的教育教学价值,化其开发利用成为实施化学实验教学的根本保证,成为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有效材料,同时,通过化学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有效地拓展和完善实验教学内容,弥补化学教科书的不足。
  【关键词】高中化学  化学实验  资源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517(2014)08-0070-01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在实施建议中特别指出:充分利用化学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化学课程内容,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化学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全面实现化学新课程的目标有着重要影响。在教学实践中,应主要从四方面着手实验教学的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以实验室为阵地,开发和利用条件性资源
  化学实验室是进行化学实验教学的主要阵地,也是重要的条件性资源。它是化学教师开展化学实验教学与研究的重要阵地,也是学生进行实践探究活动的重要场所。在教学中,一方面,鼓励师生进行实验改进,自制微型化、环保型教具,发挥废弃生活用品在化学实验中的替代作用,如用安瓶、饮料瓶、注射器、易拉罐作反应容器、集气瓶等,既丰富了物质储备,又可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另一方面,努力使实验室发挥最大效益,除开展常规实验教学外,还积极倡导开放实验室,让学有余力、对化学实验感兴趣的学生走进实验室,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如笔者先后组织部分学生在实验室做过水果电池、自制酸碱指示剂、酿制米酒等小实验,既增强了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以校本实验为突破,开发和利用拓展性资源
  生活中有丰富的实验题材,有效开发这些实验素材,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是化学校本课程的重要内容。教学中,笔者发动学生去参观、调查,或选择某个点进行实验。比如,在参观化工厂后,在实验室模拟氨的合成、北有兴趣小组取该厂排污口的水质进行测定;参观麻油厂后,对其废弃物油膏(粗肥皂)进行成分鉴定,并模拟肥皂制取;也有学生受启发想到废油利用,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收集学校食堂的废弃食用油并提炼燃料油。在这种实验中,学生们把思维的视角从课本拓展到了社会,丰富了学习内容,锻炼了社会实践能力,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三、以师生智慧为隐性课程,开发和利用生成性资源
  课堂中的学生是一个动态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交往互动所产生的思维碰撞、意见分歧、情感交融等共同构成了生成性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这些生成性教育资源,往往能使教学过程富于创造性和乐趣。
  完美的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实验教学中,教师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要善于捕捉学生中所闪现的智慧火花,也要准确把握教学中“意外”带来的教育契机,使教学出现精彩的生成。如在讲授蛋白质变性时,笔者按照教材要求向3mL鸡蛋白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铅溶液,立即出现了凝聚现象,我告诉学生是重金属离子Pb2+使蛋白质发生了变性。可是在列举蛋白质变性的条件时,有学生提出质疑:“既然一些有机化合物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那刚才的实验中造成鸡蛋白变性的可不可能是CH3COO-?笔者及时肯定了该生积极思考、勇于质疑,并顺势提出:能否设计实验探究使蛋白质变性的微粒是Pb2+还是CH3COO-呢?学生经过思考、讨论,设计出了实验方案:在三支试管里各加入3mL鸡蛋白溶液,再向其中分别滴加少量Pb(NO3)2,CH3COONa,NaNO3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把生成的沉淀分别放入三支盛有清水的试管里,观察是否溶解。学生经过对比实验,得到了正确的认识。
  四、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媒体,开发和利用辅助性资源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对于很多特殊的、特定的实验,如有毒有害物质参与的且不易排污的实验、化学现象瞬间即逝的实验、普通方法不易操作或难以实现的实验、需要让学生反复观察的实验、反应时间长课堂中无法完成的实验等,都可以借助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把实验过程的全部或部分制成录像,或flash课件进行实验教学,既可克服实验弊端,又可改变实验的呈现方式,对实现教学目标大有裨益。实践证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实验中的应用,是对实验教学的必要补充。如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较慢,不适合课堂教学演示,将实验过程制成录像带让学生观看,现象清晰明了,效果甚于当堂实验。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师应树立全新的课程观,在有实验教学资源利用和开发的意识下,发挥一切有效的实验教学资源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丰富化学课堂教学信息,真正地落实化学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M].北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的基建施工领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竞争力是所有建筑施工企业的永恒话题。文章以ZXJ集团公司为例,并结合笔者自身工作实践对供应链环境下的建
根据船舶行业的特点,建立安全指标体系,并应用改进式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权重处理.运用模糊评判模型,用三角形隶属函数确定隶属度,对企业现状进行安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