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chunb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埋头苦读的学生,但阅读能力表现平平,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方法是进入阅读领域的金钥匙,如何用这把钥匙打开阅读的大门?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具体的阅读方法指导。
  【关键词】语文 教学 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信息、认知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阅读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形成强大的内驱力。所以语文教学必须以读为本,充分发挥读的作用,培养阅读的兴趣,以兴趣开启学生心扉。教学中我们需要做到:
  1、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名人爱读书的典型事例,使他们从中受到启发,明白阅读的意义。2、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注意导课艺术,力争使新课的导入能够吸引学生,使他们产生阅读的欲望。3、对于象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样的名家名篇,开设赏析课,使学生从中领略语言的无穷魅力。4、通过排演课本剧,诱发学生表演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5、为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如举行“三分钟故事”、“每日一诗”、“名人名言”等活动,激励学生读书。
  二、指导阅读方法
  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埋头苦读的学生,但阅读能力表现平平,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方法是进入阅读领域的金钥匙,如何用这把钥匙打开阅读的大门?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具体的阅读方法指导。介绍阅读的三大技法:精读法、略读法、快读法,以及这三种方法的具体使用情况。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白文体不同,阅读方法不同:记叙文要掌握“六要素”;议论文要弄清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说明文要把握说明的对象、顺序、方法等要点;小说要弄清人物、环境、情节等要素;散文要理解文章中“形”和“神”的关系等等。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三、保证课堂阅读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而阅读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可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个别老师往往忽视了课堂阅读。鉴于此,我认为保证课堂阅读势在必行。因为课堂阅读不仅能使学生统领全文,把握文章的结构和主旨,积累优美的词、句、段落,更重要的是:
  1、有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思维有两种形式:一是形象思维,二是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是人类思维发展史最早出现的一种与直观、形象性紧密结合的思维方式,而想象是形象思维的主体。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例如:在讲授《再别康桥》时,我问学生:“你最喜欢这首诗中的哪一节?为什么?”一问激起了千层浪。有同学说喜欢“河畔的金柳”一节,因为他仿佛看到了夕阳中的新娘的婀娜多姿;有的同学说喜欢“软泥上的青荇”一节,因为他看到了那河底松软的泥土上的青荇,像挥动着它们那绿油油的长臂,在向诗人挥手作别;有的同学说喜欢“寻梦”一节,因为读到那一节,自己好象和诗人一起到了“青草更深处”……同学们通过阅读,发挥想象,畅所欲言,激活了课堂,培养了学生想象力的发挥。
  2、有助于思维品质的形成“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阅读,能够使学生发现问题,开拓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释疑中感受快乐,思维之花在此绽放。
  四、扩大阅读数量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充分说明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往往取决于阅读量的大小。所以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必须保证阅读的量。但是教材里的文章毕竟有限,学生只有从课内走向课外,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才能不断丰富语文知识,拓展视野,滋养心田,启迪思维,促进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
  基于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的影响,教学中要做到:1、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确保阅读量和阅读时间。2、指导选择并推荐书籍。高尔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跟一个高尚的人谈话。”读书时首先教学生学会选择思想健康、陶冶情操的书。二是为生存和发展而选读的书,让学生从中接纳和感受人类生存的处境。如《读者》、《青年文摘》等。3、定期开读书座谈会,交流读书心得。4、评选“小博士”、“阅读大王”,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进一步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五、利用以写促读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的事情,写作是‘发表’的事情,从写,咱们可以显示自己的经验,吐露自己的心情。”可以看出,没有“阅读”,就没有“吸收”,就没有“领受”,没能“接触”,就没有“发表”、“显示”。“写”和“读”水乳交融,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这是人们的共识。那么,教学中如何以写促读?我认为:1、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笔记不但可以加强记忆,而且使人精明”(培根语)。所以应该让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通过检查读书笔记促进学生阅读。2、“言为心声。”布置作文时,常给学生一些有话可说的题目,促使学生写作,感受写作乐趣,使他们自觉愉快地去阅读;也可命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展开想象的翅膀,让一些学生在写作中认识到自己阅读面狭窄,找到差距,从而激发阅读。3、举办佳作展示台或向刊物推荐发表,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阅读这条路上更上一个台阶。
  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所以,我认为阅读能力的培养非一日之功,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我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加以引导和培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促使其它能力的全面发展,达到提高语文素质的目的。
其他文献
4月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新当选并获任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梁振英。温家宝在会见中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唯有立身正、为政正。
卢森堡是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全国人口只有40多万,首都有8万多人.这样一个小国,银行却有200多家,银行职员更是号称达2万人之众.1992~1997年,我在中国银行卢森堡分行主持工作,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非技术、非经济因素的软实力,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非技术、非经济因素的软实力,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大至企业决策的产生,小至企业员工的行为举止。它给企业带来的有形和无形、经济和社会的复合效益,成为促进经营业绩增长的有效手段和精神之源。可以说,文化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企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但是在许多企业的文化建设中,往往存在认
2007年1月的南宁,寒风遁去.暖阳送春.收获的喜悦和奋进的豪情在金风中涌动.1月2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在首府南宁隆重开幕,满怀着对广西人民的热爱和对广西加快
摘 要:英语课外学习活动,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可以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一个有效的学习平台,也可为学生创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小组互动合作,则是课外学习活动有效的组织形式和基本活动形式。通过小组互动合作学习和课外学习的整合,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课外学习 互动 合作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英语作为一门世界语言
美国经济2011年四个季度环比的增长年率分别为0.4%、1.2%、1.8%和3.0%,增长步伐虽然差强人意,但其不断改善的趋势与受主权债务危机困扰的欧洲经济每况愈下的情况刚好相反。劳
“人才是第一资源.”“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工程建设市场格局和政策环境发生着深刻变化;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边界深度融合
期刊
想了想,人的一生都在琐事里滚爬,滚爬中最容易走失的还是时间.好像春天还没有过足瘾头,夏天就来到了脚后跟.掐指算算,要惊出冷汗的:过去是一天像一年,现在是一年像一天.许多
期刊
[摘 要]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尤其如此。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情感性决定了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坚持情感教学。  [关键词]教学仪态;课堂设计;讲授语言    一、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上倾情投入,让学生处处感受到一种午处不在的情绪感染。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
很多人对艾滋病十分恐惧,有高危行为后不知道怎么检测,使身心健康受到极大伤害,严重影响了工作,学习和生活。本刊将艾滋病检测的人群、时间等告知广大读者,希望能给您带来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