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形毕Ⅱ式吻合——完全腹腔镜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新技术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chao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介绍一种完全腹腔镜下远端胃大部切除后消化道重建的新方法——β形毕Ⅱ式吻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间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行完全腹腔镜下远端胃大部切除β形毕Ⅱ式吻合(由于胃肠吻合口形似β,初步将其命名为β形毕Ⅱ式吻合)的17例远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远端胃大部分切除后,将近端空肠上提与残胃后壁或大弯侧胃壁行胃空肠吻合,采用腔内直线切割闭合器将残胃与近端空肠通过共同开口行双向侧-侧吻合。

结果

本组1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切除β形毕Ⅱ式胃肠吻合重建术,无中转开腹或手术死亡病例。手术时间(207.3±11.3)min,其中吻合时间(41.2±2.5)min。术中出血量(160.0±10.0)ml,淋巴结清扫数目(25.5±2.0)枚。术后病理检查无残端残留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6±0.2)d,住院时间(10.0±0.4)d。术后随访6~14月,全组患者无吻合口瘘、出血、狭窄及腹腔脓肿、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完全腹腔镜下采直线切割闭合器行"β"形毕Ⅱ式吻合安全、可行,能有效避免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改良空肠间置术在SiewertⅡ型和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经开腹行根治术的763例SiewertⅡ型和Ⅲ型AEG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根治性近侧胃大部切除改良空肠间置术266例(空肠间置组);根治性近侧胃大部切除食管残胃吻合术252例(食管残胃吻合组);根治性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
期刊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全方位脾门淋巴结清扫术在胃中上部癌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实施的11例完全腹腔镜全方位脾门淋巴结清扫术(以脾动脉为界,将淋巴结清扫分No.10、No.11d前方和后方淋巴结清扫两部分)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1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310~400(354±28)min,其中脾门区淋巴结清扫时间为
经肛门微创手术(TAMIS)是将单孔腹腔镜通道置入肛管,利用常规腹腔镜器械经肛门途径完成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或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一种经肛门进行的微创手术,是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EM)后发展起来的另一种经肛门途径的内镜下手术。初步资料显示,其与TEM术式相比,TAMIS术式可能具有花费小和学习曲线短等优点,更易于推广。目前,TAMIS术式不仅应用于直肠肿瘤的局部切除,而且在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
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是近年来全世界结直肠外科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已有10余个国家进行了该手术。taTME融合了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经肛门微创手术(TAMIS)及全直肠系膜切除(TME)的概念,在保证直肠癌肿瘤根治的基础上达到尽可能微创的无瘢痕手术,代表了目前直肠癌手术的最新进展。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在经过动物实验、尸体实验和伦理认证后顺利开展了该手术,初步结果显示
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EM)是一种能够安全有效处理局部肿瘤的手术方法,对于直肠绒毛状腺瘤和直肠原位癌(pTis)是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法,现在TEM的临床应用可以扩大到肠镜发现的偶发癌和巨大绒毛状腺瘤。内镜下图像监视系统可以充分显示早期息肉病变,进而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从而防止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本文将详细讨论TEM技术的发展以及严格和扩大的适应证选择标准。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非计划再手术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近期(首次手术后3周内)接受非计划再手术的60例患者(非计划再手术组)的临床病理资料,按1∶2随机配对同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未再次手术的120例患者(未再手术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对非计划再手术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