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了”的时体意义及其在单句、复句和语段中的分布历来是教和学的重点和难点。汉语是分析型语言,语法意义的表达缺乏狭义的形态标志,因此“了”的语法意义及分布灵活多变,在单句中主要受动词语义和句法因素的制约,在复句中则主要由逻辑关系和核心信息位置决定,在语段中“了”的使用还要受中心意思的限制,很难有确定的分布,什么时候用“了”,什么时候不用“了”,什么时候可以省略“了”,对于母语形态丰富的外国人来说就感到无章可寻。因此对该题目的研究有利于解决这个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