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core评分和血清高半胱氨酸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来源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uquanwen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风险预测评分(ischemic stroke predictive risk score, iScore)和血清高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END)的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END定义为患者入院7 d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较基线增加≥2分。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iScore评分和血清Hcy水平与END的独立相关性,然后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ROC)曲线评估iScore评分和血清Hcy独立及联合预测END的价值。

结果

共纳入39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男性241例(60.6%),年龄(65.02±12.17)岁;基线NIHSS评分(12.15±5.67)分,iScore评分(124.58±37.51)分,103例(25.9%)发生END。单变量分析显示,END组与非END组在心房颤动、空腹血糖、血清Hcy、卒中病因学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和小动脉闭塞)、基线NIHSS评分和iScore评分方面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心房颤动、空腹血糖和卒中病因学分型后,iScore评分[优势比(odds ratio, OR)1.016,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009~1.040;P=0.004]、血清Hcy(OR 1.191,95% CI 1.075~1.588;P<0.001)以及基线NIHSS评分(OR 1.289,95% CI 1.101~1.613;P=0.023)与END存在显著独立相关性。ROC曲线分析显示,iScore评分与血清Hcy联合预测END的曲线下面积为0.859(95% CI 0.820~0.898;P <0.001),显著高于iScore评分或血清Hcy单独预测(P<0.001)。联合预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55%和85.76%。

结论

iScore评分联合血清Hcy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END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远端缺血后处理(RIP)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IR)后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肢体IR损伤模型,将雄性Wistar大鼠108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远端缺血后处理组(RIP组),每组36只。C组、IR组及RIP组再分为再灌注0 h(T 0)、l h(T 1)、3 h(T 2)、6 h(T 3)、12 h(T 4)及24 h(T 5)6个亚组,每组6只。测定6个时间点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活性、TNF-α及IL-10浓度;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