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需要出发,围绕“教”与“学”的问题展开讨论,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目标等方面入手,进行深入的探讨,力图使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突破传统,实现新的转变,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6-102-02
随着时代的变革,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扩大,社会对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人才的需求也从原来的单一型、理论型向复合型、应用型转化,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也要进行深层次的改革。而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英语教学,也同样面临着诸多改革问题,尤其体现在改革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效果方面。
一、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分析
高职英语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一直以来,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学生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语言应用能力较弱,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大多以填鸭式的被动接受或偶尔以蜻蜓点水般被提问的方式参与教学活动。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教师往往把语言当成知识来传授,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大多停留在理解与记忆阶段,导致了英语学习事倍功半的局面。造成以上状况的主要原因如下:
1、随着招生数量的逐年增加,生源质量也参差不齐,很多学生英语基础差,学习兴趣不浓,学习能力也差。这类学生一旦经历了英语学习失败的消极体验,就会极大地挫伤其学习的自信心,学习成绩也就很难提高。
2、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手段传统单一,教学过程抽象化、程式化,缺乏语言学习的氛围,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从而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学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成效。
3、部分教师和学生就如何“教书”和如何“学习”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教学过程中仅仅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结果是教师讲的多,学生练的少,教师讲的再精彩,学生最终也只是装知识的容器,被动地听,被动地记,主观能动性和思维创造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课堂教学也就根本无法营造出师生互动的氛围。
4、应试教学还普遍存在。虽然教育部明确规定,英语等级考试与学位不再挂钩,但在执行过程中仍有些学校把英语等级考试的结果当成衡量英语教学效果和学生英语水平的唯一标尺。在这根应试标尺的限制下,教学逐渐偏离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轨道。
5、高等职业院校英语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上存在一些问题,容易一刀切,不太注重个性化的发展,不容易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二、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思考和对策
当前,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形势,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质量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了扭转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高投入、低产出的不良局面,我们的思考与对策必须围绕“教”与“学”的问题展开研讨,必须贯彻以应用为目的,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为指导方针,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目标等方面入手,进行深入的改革。
1、提倡分级教学
从目前的教育情形来看,传统的“大锅饭”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与高职院校学生“层次多,生源广,基础差”的特点是相违背的,更不符合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针对学生的个性与基础的不同,有必要对英语课程实施分层次教学。
2、提倡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教师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和培养目标应该有选择地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式,针对高职学生活泼好动,学习过程难以维持以及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等特点,英语课堂教学宜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开发学生英语学习潜能。在本人教学实践中感觉较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分述如下:
(1) 互动教学法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教材的内在兴趣。因此,在设置教学情景时应突出教师与学生的参与性、合作性和体验性,即所谓的互动。
要加强学习过程中的互动。首先,要注重情感教学。施教的对象是一个个有情感意识的人,教学不是单调机械地“出售知识”。其次,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改变固定呆板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不觉得乏味疲劳。如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如挂图、幻灯、录像、实物等;安排不同的教学场景,室内或者室外;教学活动也可以多样化,这样才能诱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提高教学实效。
(2)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因此,教师有必要在课堂上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型教学法,在课堂上多提供给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机会。这不仅符合现代教学理念,也符合高职培养目标。
在任务型英语教学课堂上,教师可通过为学生设定具体可操作的任务,使学生身临其境,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为自己设计英文名片、做英文贺卡等具体任务。这样,学生不仅认为学习英语可以做事,而且任务的完成会带给他们极大的成就感与满足感,增强了英语学习的信心。
(3)交际教学法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用英语进行交流。因此,在英语课堂里,要进行交际性教学,加强口语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进行听力训练。听先于说,只有能听得懂,才能作出相应的回应。其次,要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置情境让学生相互对话,进行口语操练。另外,进行口语表演活动,以检验学生英语口语水平。
3、建立现代考评理念和运用多元化考核标准
以“高等教育要重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为基准,摒弃以识记书本知识的数量和质量为考核标准的旧观念,重视学生英语语言表达能力,运用英语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内容要全面,尤其应重视对学生语言技能的考核,避免单纯知识性的考核。考试形式应包括口试与笔试,考试与考查,独立完成与分组完成,试卷形式与研究报告(或论文形式)等多种方式,而非将单一的笔试成绩作为测量学生综合能力的唯一标尺,从而使学生真正具备良好的英语素养。
4、提倡英语教学与市场需求相结合
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非常重视强调“口头语”的学习,没有从教育的整体角度全方位地研究英语的实用化问题,没有将英语教学与市场的需求紧密地结合起来,学生学习的内容难以满足经济时代对英语交流的要求。而目前的人才需求结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变化,对知识面广、组织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日益增加。因此,仅具有单纯英语能力或缺乏英语能力的纯专业学生,都是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这就势必要求在强调英语交际功能的同时,重视与其他专业的融合。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英语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研究探索。因此,每个教师都应该积极地接受新知识,勇于实践,不断地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争取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有更大的突破与创新。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专科英语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袁昌寰.任务型学习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课程,教材,教法,2002.7
[3]刘志勇.英语教学方法探析[J].新课程研究,2008(102):70-71
[4]龚淼.谈英语教学方法的多元性和互动性[J].甘肃教育,2008,3(B):21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6-102-02
随着时代的变革,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扩大,社会对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人才的需求也从原来的单一型、理论型向复合型、应用型转化,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也要进行深层次的改革。而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英语教学,也同样面临着诸多改革问题,尤其体现在改革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效果方面。
一、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分析
高职英语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一直以来,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学生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语言应用能力较弱,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大多以填鸭式的被动接受或偶尔以蜻蜓点水般被提问的方式参与教学活动。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教师往往把语言当成知识来传授,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大多停留在理解与记忆阶段,导致了英语学习事倍功半的局面。造成以上状况的主要原因如下:
1、随着招生数量的逐年增加,生源质量也参差不齐,很多学生英语基础差,学习兴趣不浓,学习能力也差。这类学生一旦经历了英语学习失败的消极体验,就会极大地挫伤其学习的自信心,学习成绩也就很难提高。
2、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手段传统单一,教学过程抽象化、程式化,缺乏语言学习的氛围,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从而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学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成效。
3、部分教师和学生就如何“教书”和如何“学习”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教学过程中仅仅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结果是教师讲的多,学生练的少,教师讲的再精彩,学生最终也只是装知识的容器,被动地听,被动地记,主观能动性和思维创造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课堂教学也就根本无法营造出师生互动的氛围。
4、应试教学还普遍存在。虽然教育部明确规定,英语等级考试与学位不再挂钩,但在执行过程中仍有些学校把英语等级考试的结果当成衡量英语教学效果和学生英语水平的唯一标尺。在这根应试标尺的限制下,教学逐渐偏离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轨道。
5、高等职业院校英语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上存在一些问题,容易一刀切,不太注重个性化的发展,不容易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二、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思考和对策
当前,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形势,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质量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了扭转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高投入、低产出的不良局面,我们的思考与对策必须围绕“教”与“学”的问题展开研讨,必须贯彻以应用为目的,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为指导方针,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目标等方面入手,进行深入的改革。
1、提倡分级教学
从目前的教育情形来看,传统的“大锅饭”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与高职院校学生“层次多,生源广,基础差”的特点是相违背的,更不符合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针对学生的个性与基础的不同,有必要对英语课程实施分层次教学。
2、提倡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教师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和培养目标应该有选择地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式,针对高职学生活泼好动,学习过程难以维持以及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等特点,英语课堂教学宜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开发学生英语学习潜能。在本人教学实践中感觉较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分述如下:
(1) 互动教学法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教材的内在兴趣。因此,在设置教学情景时应突出教师与学生的参与性、合作性和体验性,即所谓的互动。
要加强学习过程中的互动。首先,要注重情感教学。施教的对象是一个个有情感意识的人,教学不是单调机械地“出售知识”。其次,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改变固定呆板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不觉得乏味疲劳。如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如挂图、幻灯、录像、实物等;安排不同的教学场景,室内或者室外;教学活动也可以多样化,这样才能诱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提高教学实效。
(2)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因此,教师有必要在课堂上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型教学法,在课堂上多提供给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机会。这不仅符合现代教学理念,也符合高职培养目标。
在任务型英语教学课堂上,教师可通过为学生设定具体可操作的任务,使学生身临其境,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为自己设计英文名片、做英文贺卡等具体任务。这样,学生不仅认为学习英语可以做事,而且任务的完成会带给他们极大的成就感与满足感,增强了英语学习的信心。
(3)交际教学法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用英语进行交流。因此,在英语课堂里,要进行交际性教学,加强口语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进行听力训练。听先于说,只有能听得懂,才能作出相应的回应。其次,要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置情境让学生相互对话,进行口语操练。另外,进行口语表演活动,以检验学生英语口语水平。
3、建立现代考评理念和运用多元化考核标准
以“高等教育要重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为基准,摒弃以识记书本知识的数量和质量为考核标准的旧观念,重视学生英语语言表达能力,运用英语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内容要全面,尤其应重视对学生语言技能的考核,避免单纯知识性的考核。考试形式应包括口试与笔试,考试与考查,独立完成与分组完成,试卷形式与研究报告(或论文形式)等多种方式,而非将单一的笔试成绩作为测量学生综合能力的唯一标尺,从而使学生真正具备良好的英语素养。
4、提倡英语教学与市场需求相结合
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非常重视强调“口头语”的学习,没有从教育的整体角度全方位地研究英语的实用化问题,没有将英语教学与市场的需求紧密地结合起来,学生学习的内容难以满足经济时代对英语交流的要求。而目前的人才需求结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变化,对知识面广、组织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日益增加。因此,仅具有单纯英语能力或缺乏英语能力的纯专业学生,都是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这就势必要求在强调英语交际功能的同时,重视与其他专业的融合。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英语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研究探索。因此,每个教师都应该积极地接受新知识,勇于实践,不断地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争取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有更大的突破与创新。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专科英语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袁昌寰.任务型学习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课程,教材,教法,2002.7
[3]刘志勇.英语教学方法探析[J].新课程研究,2008(102):70-71
[4]龚淼.谈英语教学方法的多元性和互动性[J].甘肃教育,2008,3(B):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