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冈县甜瓜几种潜在病害的防控措施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ky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青冈县甜瓜潜在的甜瓜斑点病、甜瓜叶枯病、甜瓜果腐病3种病害的发病症状,分析发病原因,并结合生产实际制定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甜瓜;斑点病;叶枯病;果腐病;发生;防治措施;黑龙江青冈
  中图分类号 S436.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3-0100-02
  甜瓜作为青冈县城乡居民夏、秋季的时令果蔬,每年都会有一定的播种面积。但往往由于管理不科学,在生产上各个环节的技术措施不得力,常常会引起各种病害的发生,导致种植户经济效益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户种植甜瓜的积极性。因此,县、乡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把青冈县甜瓜栽培中潜在发生的斑点病、叶枯病、果腐病等病害的表现特点进行调查和诊断,并总结出了具体的综合防控措施,供以后生产实践参考。
  1 甜瓜斑点病
  甜瓜斑点病是青冈县甜瓜栽培中常发生的一种侵染性病害,特别是在连作和高湿地块发病几率较大。
  1.1 发病症状
  该病的发病症状主要表现在叶片上,多以开花期受害,开始时叶片两面生成黄色的小斑点,形状不规则,叶片变成浅绿色,慢慢地各个小病斑连片形成大斑。该病斑具有轮纹,但较浅,此时的叶片颜色变成了灰变白,叶片四周为深褐色,并伴有黄色晕环,最后病斑连在一起形成叶片穿孔。
  1.2 发病原因
  该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土壤中残存的越冬病残体上带有病菌,有时种子上也可带菌,它们都会以菌丝体的形态存在,形成初步侵染。第2年春季,气候条件适宜时开始侵染发病,产生的分生孢子病菌会在雨水或气流的作用下侵害叶片致病,然后再侵染,形成传播蔓延。
  1.3 防治措施
  1.3.1 农业防治。一是合理轮作。在正常年份采取与非瓜类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二是种子处理。选用抗病品种,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30 min,种子消毒后再催芽、播种。三是加强田间管理。尽量保持田园清洁,在雨后要及时排水。
  1.3.2 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58%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68%金雷水分散粒剂800倍液,或57.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800倍液,每隔7 d喷1次,视发病程度,连喷2~3次[1-2]。同时,还可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以促进植株尽快恢复生长。
  2 甜瓜叶枯病
  甜瓜叶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常常在植株生长中期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和叶柄。土壤贫瘠、微酸地块和偏施氮肥的地块或高温、高湿条件利于发病。
  2.1 发病症状
  该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病叶片初期病斑为褐色小点,后逐步扩大成近圆形大病斑,颜色深绿,边缘隆起,并均有明显轮纹。病斑从下部叶片开始向上部叶片发病,后期叶背面有时会生出稀疏的霉层。
  2.2 发病原因
  该病的主要发病原因:一是病残体带菌,二是种子带菌,它们分别会残留在土壤表面上,成为第2年的初侵染源,翌年春季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开始发病,形成初侵染。然后病菌的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风、雨的作用下在田间传播蔓延。
  2.3 防治措施
  2.3.1 农业防治。轮作倒茬,增施有机肥,提高植株抗病力,避免大水漫灌,早期发现病叶及时摘除。
  2.3.2 药剂防治。在甜瓜叶枯病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兑水喷雾防治[3]。每隔7 d喷施1次,连喷4~5次,最好不同药剂交替使用。还可加入有机硅助剂,以提高药效、减少农药施用量。
  3 甜瓜果腐病
  甜瓜果腐病主要是危害甜瓜的花和幼瓜,在日照不足、雨后积水、甜瓜伤口多时容易感病。
  3.1 发病症状
  甜瓜果腐病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植株花器枯萎,一般呈湿腐状,并生出白色霉层,在花梗处有黑色孢子。后慢慢扩展到甜瓜幼果,开始为褐色水浸状病斑,可导致果实腐烂。
  3.2 发病原因
  该病病菌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果实与土壤接触,遇到适宜发病条件即可引起发病,一般高温多雨季节或湿度大时发病重。
  3.3 防治措施
  在果腐病病害防治上主要采用农业预防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技术措施。
  3.3.1 农业防治。一是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尽量采用地膜覆盖和高垄栽培。二是控制土壤湿度,当地表湿度较大时,一定要把果实垫起,减少果实与土壤的接触。三是在田间管理上避免瓜果产生人为伤口[4]。
  3.3.2 药剂防治。在发病后可用50%苯菌灵·环己锌乳油800倍液,或70%可杀得微粒粉剂1 0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或75%达克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不同药剂每隔10 d喷1次,连续喷施2~3次[5]。
  4 参考文献
  [1] 张欣阳,周海洋,张洪伟.北方甜瓜常见病害的发生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7(20):118.
  [2] 马莉莉,刘旭东,于丽红.青冈县黄瓜生理性病害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J]. 現代农业科技,2017(20):122.
  [3] 张新民. 莎车县中早熟甜瓜高产栽培技术[J].农村科技,2017(4):47.
  [4] 张涛,杨晋明,郝科星,等. 高寒区日光温室甜瓜丰产高效栽培技术[J].中国瓜菜,2016(12):65-67.
  [5] 巴哈古丽·加马力,阿衣加玛丽·库都热提.甜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J].西北园艺(蔬菜),2016(6):37-38.
其他文献
为了积极应对干旱天气对册亨县农业生产的影响,稳定粮食总产,保证粮食安全,特开展水稻覆膜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覆膜栽培密度为18万穴,hm^2时产量最高,达10064.85kg/hm^2,常规栽培(CK)密
观察和记录了黄条鰤(Seriola aureovittata)早期生活史阶段生长发育的形态与数量特征,描述了胚胎和仔稚幼鱼各发育阶段的表观特征与生长特性。黄条鰤成熟卵子为透明的圆球形
【摘要】  在初中数学解题方法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分类讨论思想,分类讨论的解题思路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数学理论知识,还可以在正确的解题思路下,有效地掌握解题的规律.近年来,许多教材和试卷都增加了分类讨论的内容,这样加大了试卷的难度.大多数学生对分类讨论的数学题目并不在行.因此,对于分类讨论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应该要更加重视.本文将首先对分类讨论的内容和作用进行阐述,从而分析分类讨论法在数学解题中的应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和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双线组元结构,以三年级上册课文《大自然的声音》为例,备课时关注单元整体,设计单元教学目标和不同课型,每种课型承担一个教学任务;课
根据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具有较好的数据连贯性及相关性、处理时序性问题时准确度较高的特点,建立轨交杂散电流对燃气管道影响预测的LSTM模型,该模型建模简单,易于操作。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