钆塞酸二钠肝脏增强多动脉期DISCO成像技术评价动脉晚期采集和图像质量与单动脉期对比研究

来源 :中华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chh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基于笛卡尔采集的K空间共享三维容积快速动态成像(DISCO)多动脉期成像技术在钆塞酸二钠肝脏增强MRI上的应用价值。

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经超声或CT检查怀疑恶性局灶性肝脏病变的56例患者,术前均行钆塞酸二钠肝脏增强MRI检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组,A组29例,采用DISCO技术行肝脏多动脉期成像;B组27例,采用肝脏容积快速采集联合两点法水脂分离(LAVA-Flex)序列行单动脉期成像,评价动脉晚期图像的显示率和动态增强图像的呼吸运动伪影。分类变量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单动脉期与多动脉期间呼吸运动伪影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动脉期各时相间伪影评分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

结果

A组患者的DISCO序列中,96.6%(28/29)的患者观察到动脉晚期,高于采用LAVA-Flex采集的单动脉期成像[74.1%(2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70,P=0.016)。在呼吸运动伪影的评价中,LAVA-Flex[3(3,4)]获得的动脉晚期图像的运动伪影较DISCO序列[2(2,3)]更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50,P<0.01)。DISCO序列6个期相运动伪影的评分中,第1、2、3、4、5和6期的伪影评分分别为[3(3,4)]、[2(2,3)]、[2(2,3)]、[3(2,3)]、[3(3,4)]和[3(3,4)]分,第2、3、4期的伪影评分明显优于第1、5、6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第2、3、4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相较于单动脉期成像,钆塞酸二钠肝脏增强DISCO多动脉期采集可提高动脉晚期采集效率并减少运动伪影。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外泌体对缺氧条件下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增殖、凋亡及迁移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实验研究。组织块贴壁培养法原代培养HUMSC,扩增传代至第4代,流式细胞仪鉴定其细胞表面标志物;收集培养第4代HUMSC无血清培养基,分离提取外泌体,在电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并用免疫印迹法鉴定其CD63、CD9蛋白表达;体外培养RPE细胞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缺氧0、1、
期刊
颅内动脉MR血管壁成像技术在颅内管壁病变的精准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预测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临床实践中,若要开展颅内动脉MR血管壁成像,需要考虑磁场强度、接收线圈、成像维度、采集序列、空间分辨率、血流和脑脊液抑制、对比剂应用等因素。现阶段,各临床中心开展颅内动脉MR血管壁成像过程中,采用的软硬件配置和参数设置存在较大的变异性。因此,为了更好地在临床推广应用颅内动脉MR血管壁成像,其技术参数和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检查已成为临床筛查冠状动脉疾病安全、可靠的首选技术之一。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的逐年上升,碘对比剂在CCTA检查中的应用不断增多,如何安全、有效、规范地应用碘对比剂,已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的重点。本文对领域内的最新指南进行回顾,并梳理出十余个在CCTA检查中应用碘对比剂遇到的常见问题,借助循证医学证据进行深入讨论,以期为放射科医务人员在CCTA检查
目的探讨基于U-Net神经网络的多模态MR影像颈动脉血管分割方法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至2015年中国动脉粥样硬化风险评估研究项目中,经标准多模态MR扫描,且两周内出现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的患者。经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后,有658例患者共17 568层颈动脉血管壁影像纳入研究。应用定制设计的心血管疾病评估计算机辅助系统(CASCADE,华盛顿大学血管成像实验室,西雅图)对所有影
目的评价慢性症状性颈内动脉长节段闭塞再通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经复合手术(斑块位于颈动脉窦部)或血管内介入(斑块位于颈内动脉闭塞段远端)治疗的51例慢性症状性颈内动脉长节段闭塞(动脉闭塞超过2个解剖节段)患者的资料。记录患者血管开通、围手术期并发症、随访期间卒中事件及再闭塞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51例患者中45例闭塞动脉(88.2%,45/51)成
钆塞酸二钠是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检出和鉴别诊断中具有优势。笔者主要就肝脏弥漫性病变、肝细胞肝癌的早期诊断及其生物学行为、提高图像质量及潜在临床应用等方面,综合近5年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
MR血管壁成像是颅内动脉疾病的最佳无创性评估手段,现已被广泛应用于颅内动脉狭窄的病因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预测。然而,由于受到MR厂商、磁场强度、接收线圈、采集序列和空间分辨率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医院或成像中心采用的成像方案存在较大的差异,严重影响这一成像技术的临床推广。本文汇聚了国内脑血管MR领域专家的实践经验和重要观点,形成了共识性意见,对颅内动脉MR血管壁成像进行标准化。
目的探讨基于多动脉期三维容积快速动态成像(DISCO)技术在钆塞酸二钠增强MRI评价肝血管解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7年8月至2019年5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经超声或CT检查怀疑肝脏局灶性恶性病变,行肝脏增强MRI(DISCO技术结合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和CTA扫描且检查间隔时间不超过2周的48例患者。对腹腔动脉(CA)、肝总动脉(CHA)、肝固有动脉(PHA)、左肝动脉(LHA)、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