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666x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强,学习目标模糊,学习习惯欠缺,学习方法缺失。高校化学教师要积极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学法指导,提升其自主学习的针对性;要积极开展自主学习训练,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品质,促进其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高校化学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衡量高校学生化学学习素养的重要指标之一。高校化学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思想,由输出化学教学模式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转变,帮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使其真正成为化学学习的主人,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高校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
  1.自主学习意识不强。高校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环境后,外在约束力相对较弱,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强。在高校化学教学中,学生普遍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没有将化学学习上升为自觉学习的需求,因此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2.自主学习目标模糊。高校化学教学中,教师由于缺乏教学主动性,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认识不足,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模糊,自主学习的效率低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不显著。
  3.自主学习习惯欠缺。高校学生的化学学习受中考和高考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功利性。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认识不足,导致学生没有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4.自主学习方法缺失。由于对学情缺乏足够的认识,高校化学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习效率低下,因而影响了自主学习的热情,其自主学习的信心也普遍不足。
  二、高校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1.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高校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营造自主学习的气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法,将课堂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倡自主学习行为。教师要运用学习评价手段,将自主学习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指标,在全班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气氛,使学生进一步提升自主学习的意识,将自主学习内化为学习需求。
  2.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针对性。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高校化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造能力。高校化学教师必须立足于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自主学习方法,循序渐进,使其逐步掌握系统、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化学学习中,学生要灵活运用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从而准确理解相关的知识点。
  3.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体验。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教师要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训练,强化其自主学习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其自主学习的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讲解教学内容,要把课堂学习时间留给学生。对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完成的教学内容,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对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不能完成的内容,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应积极为学生解答,进行引导。对经过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学生的体验会更加深刻,从而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4.促進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是一项复杂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良好的学习效果离不开学习者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表明,学习品质内涵越丰富的学生,学习效率就越高。高校学生经过了高考的选拔,其学习能力较强。高校教师向学生讲授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同时进行学习品质的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刻苦学习、主动学习、乐于学习的精神。学生学习品质的发展将有助于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习品质与自主学习习惯互相促进。
  总之,高校化学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不断调整教学理论,优化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平台和机遇,使其学会自主学习,从而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健,郭本禹.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9(3):67.
  [2]张淑玲,张之红.刍议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07(30).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中药肝复康对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介导的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kappa B,NF-κB)通路引起的炎症性肝损伤和肝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