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在信息时代的教师培训项目中,信息技术可以作为教师培训内容的新要素,也可以作为支撑教师培训的新途径,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这一期“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大家推出促进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培训课程研究。
主持人:胡小勇
培训课程建设与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化发展
信息技术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培训课程的内容,是指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以及教师运用技术变革教学的能力等方面的培训,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意识,以及运用教育技术的意识、运用教育技术的能力与道德。我国一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在实施中取得不错的成效,如“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如图1)、教育部一微软“携手助学”项目等。
(2)信息技术作为开展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训课程的途径
信息技术作为开展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训课程的途径,即其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培训的环境、手段、方式、方法,促使教师在专业知识、教学专业技能、职业态度等方面不断完善与发展。如“中小学教师新课程国家级远程培训项目”是教育部为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与水平而开展的网络培训课程。
信息技术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培训内容的新要素
1,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是教师能力发展的需求
2、教师专业化发展网络远程培训的现状与特点
从20世纪未开始,建设现代教育网络推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呼声日益高涨。2001年,中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培训课程开发项目开始启动。2003年,教育部提出重点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构建中小学教师终身学习体系。2006年,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新课程国家级远程培训,2007年教育部开展万名中小学班主任远程培训。近年来,全国性及地区性教师教育机构所开设的网络远程培训发展迅速。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网络远程教师培训对教师教育信息化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根据在广州市所进行的一项调查(注:调查教师共28520人),大部分教师能够接受网络培训或混合式培训,如表2所示。这些数据说明目前广大中小学教师已逐渐从面授向网络培训转变,超过半数参与调查的教师同意使用网络课程进行继续教育培训。
本文以中小学教师新课程国家级远程培训项目、天津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广州市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网络课程为案例(如图2),将其特点及成功经验总结如表3所示。
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培训课程的问题与思考
信息技术为教师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且提供了新途径,但相关培训课程在建设与实施过程也都呈现出了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1、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课程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在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课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课程目标在培训过程中与课程评价方式不一致,②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不能有效地结合;③课程内容偏离教师的需求,缺乏实效性,④重技术轻应用;⑤缺乏有效的评价考核办法。对此,有以下改进策略值得参照:①培训课程定位准确、层次细化、循序渐进;②注重培训内容中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③重视课程的教学设计,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④采用任务驱动的培训策略,强调案例的情境性设计;⑤建立合理的培训评价制度,可使过程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2、教师网络培训课程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在教师培训的网络课程中也呈现出一些问题:①网络课程内容的设置不合理,教师的独立学习具有一些困难;②网络课程的内容设计呈现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③缺乏有效的网络学习资源,教学案例设计不足,无法满足教师需求;④网络课程开展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师生交流;⑤网络课程缺乏多样化设计。对此,有以下建议值得参照:①课程开发者在进行网络课程开发前需加强选题调研,找准课程定位,符合教师需求;②优化网络课程类型定位,“以导学为主”;③加强建设课程的自主学习资源,尤其是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开发;④加强对网络课程内容的组织与设计,如重难点突出,运用多种媒体形式呈现内容、增加教学典型案例等;⑤加强网络课程的学习活动设计,如采用问题学习、合作学习、案例研习等形式。
在信息时代的教师培训项目中,信息技术可以作为教师培训内容的新要素,也可以作为支撑教师培训的新途径,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这一期“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大家推出促进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培训课程研究。
主持人:胡小勇
培训课程建设与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化发展
信息技术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培训课程的内容,是指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以及教师运用技术变革教学的能力等方面的培训,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意识,以及运用教育技术的意识、运用教育技术的能力与道德。我国一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在实施中取得不错的成效,如“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如图1)、教育部一微软“携手助学”项目等。
(2)信息技术作为开展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训课程的途径
信息技术作为开展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训课程的途径,即其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培训的环境、手段、方式、方法,促使教师在专业知识、教学专业技能、职业态度等方面不断完善与发展。如“中小学教师新课程国家级远程培训项目”是教育部为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与水平而开展的网络培训课程。
信息技术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培训内容的新要素
1,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是教师能力发展的需求
2、教师专业化发展网络远程培训的现状与特点
从20世纪未开始,建设现代教育网络推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呼声日益高涨。2001年,中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培训课程开发项目开始启动。2003年,教育部提出重点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构建中小学教师终身学习体系。2006年,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新课程国家级远程培训,2007年教育部开展万名中小学班主任远程培训。近年来,全国性及地区性教师教育机构所开设的网络远程培训发展迅速。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网络远程教师培训对教师教育信息化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根据在广州市所进行的一项调查(注:调查教师共28520人),大部分教师能够接受网络培训或混合式培训,如表2所示。这些数据说明目前广大中小学教师已逐渐从面授向网络培训转变,超过半数参与调查的教师同意使用网络课程进行继续教育培训。
本文以中小学教师新课程国家级远程培训项目、天津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广州市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网络课程为案例(如图2),将其特点及成功经验总结如表3所示。
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培训课程的问题与思考
信息技术为教师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且提供了新途径,但相关培训课程在建设与实施过程也都呈现出了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1、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课程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在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课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课程目标在培训过程中与课程评价方式不一致,②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不能有效地结合;③课程内容偏离教师的需求,缺乏实效性,④重技术轻应用;⑤缺乏有效的评价考核办法。对此,有以下改进策略值得参照:①培训课程定位准确、层次细化、循序渐进;②注重培训内容中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③重视课程的教学设计,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④采用任务驱动的培训策略,强调案例的情境性设计;⑤建立合理的培训评价制度,可使过程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2、教师网络培训课程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在教师培训的网络课程中也呈现出一些问题:①网络课程内容的设置不合理,教师的独立学习具有一些困难;②网络课程的内容设计呈现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③缺乏有效的网络学习资源,教学案例设计不足,无法满足教师需求;④网络课程开展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师生交流;⑤网络课程缺乏多样化设计。对此,有以下建议值得参照:①课程开发者在进行网络课程开发前需加强选题调研,找准课程定位,符合教师需求;②优化网络课程类型定位,“以导学为主”;③加强建设课程的自主学习资源,尤其是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开发;④加强对网络课程内容的组织与设计,如重难点突出,运用多种媒体形式呈现内容、增加教学典型案例等;⑤加强网络课程的学习活动设计,如采用问题学习、合作学习、案例研习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