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PD-1和PD-L1治疗现状与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机制探索

来源 :中国全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1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和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是一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自2006年5月起,已经有10种靶向PD-1和PD-L1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用于肿瘤治疗.尽管PD-1和PD-L1抑制剂对某些肿瘤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严重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研发同等疗效但不良反应较PD-1/PD-L1抑制剂少的新型药物迫在眉睫.此外,探索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可以为制定个性化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在PD-1和PD-L1抑制剂研究中的地位同样重要.本综述讨论了几种抗PD-1/PD-L1单克隆抗体的作用机制及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旨在提醒临床医生在进行抗肿瘤治疗的同时需要监控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此外,本综述还指出了未来PD-1/PD-L1抑制剂可能的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性、高度异质性、多基因遗传性疾病,病因复杂,合并症多,防治效果常取决于是否进行了个体化的健康管理.为了与国际接轨,更新的《支气管哮喘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年版)》提出了哮喘早期干预思路,优化了哮喘用药方案,强化了哮喘规范化管理理念.为了推进基层哮喘个体化用药管理,本研究参照新版指南中的药物治疗路径“初始治疗、长期治疗方案、降级治疗原则”,以“一厂、一品、一规”个性化说明书为基础,通过信息技术数字化采集用药知识,构建了“预判、预警、预知”功能的搜索引擎,为医师提供诊前、诊中
背景 中老年抑郁状态和儿童期不良经历(ACEs)的研究在国际上愈受重视,但以中国人群为样本的研究仍然较少报道,需要进一步探索.目的 探索我国当前成年人群的ACEs发生率,研究ACEs对中老年抑郁状态的影响,提供基于我国人群样本的抑郁与ACEs的精准画像.方法 2021年7—8月,利用北京大学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主办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库(CHARLS)2015年和2018年的截面数据,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7035例≥45岁的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根据抑郁评估量表、ACEs(虐待、忽视、不良家庭)和个体特征
由于相关研究证据较少,长期以来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一直存在争议.很多学者认为,老年高血压患者对于降压治疗的耐受性较差,因而其血压控制目标应该更宽松.但近年来发表的最新研究证据表明,将老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控制在<130 mm Hg(1 mm Hg=0.133 kPa)可以更多获益.预期这些新研究结论将会对未来国内外指南的修订产生重要影响.
背景 远程心电云平台对心血管疾病防治具有积极的底层支撑作用.在探索应用人工智能(AI)技术协同医生更好地判读心电图的同时,如何优化诊断流程、提高危急值心电图诊断时效性是研究者在远程心电云平台建设中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目的 探讨AI在远程心电云平台辅助决策基层危急值心电图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采集并上传至纳龙远程心电云平台的20808份12导联静态心电图,同时经AI(AI组)诊断和专业心电图医生(医生组)诊断后,将符合危急值心电图诊断标准的心电图纳入危急值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