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牡丹”盛开在长白林海

来源 :吉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f446233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朵朵“黑牡丹”盛开在长白山东麓的一座边陲重镇,这就是著名的黑木耳之乡——汪清县天桥岭镇。
  史有“三岔口”之称的天桥岭镇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北部36公里处,全镇幅员面积1354.9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1个社区,总人口4.1万人,农业人口4292户,1.2万人,2013年全镇人均纯收入17600元。天桥岭镇是出入吉林、黑龙江两省的交通要道,周边与三镇一乡毗邻,北部与黑龙江省接壤,四通八达的交通为天桥岭黑木耳产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天桥岭镇黑木耳产业始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多年来,为了把黑木耳产业真正做成支撑全镇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天桥岭镇党委、政府整合各类专项资金2000余万元,用于扶持黑木耳产业发展。先后为全镇23个村提供了生产设备,建立起1000万袋木耳摆放基地2处,500万袋摆放基地12处。拥有黑木耳合作社和协会组织14个,从业户数达2900户,占农业总户数的67%。
  2013年,全镇黑木耳栽培量突破2亿袋,产量1万吨,实现产值6亿元,占全镇生产总值的2/3。仅靠黑木耳一项,天桥岭镇人均增收9800元,黑木耳产业已成为天桥岭镇支柱型产业。
  依托黑木耳产业,天桥岭镇被授予多项殊荣。2005年被国家食用菌协会命名为“国家级食用菌优秀基地镇”,2008年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小蘑菇新农村建设优秀示范镇”,2010年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国家级黑木耳栽培标准化示范区”,2011年被吉林省食用菌协会授予“吉林省食药用菌行业优秀乡镇”,2011年被州政府授予“全州食用菌产业基地建设先进单位”。
  2009年,天桥岭镇建立了全州最大的天成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市场配有物流中心、宾馆、旅店、饭店和产品检验检测系统等配套设施;物流已开通至上海、山东、北京、天津、武汉、广州、西安和乌鲁木齐等地区; 2012年,引进延边源创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研制食用菌生产加工新工艺、新品种的和黑木耳废弃料加工再利用等技术,成功领军全国菌丝培养和栽培技术,形成了“基地+产品+销售+物流”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和市场促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格局。目前天桥岭镇已经成为全国知名黑木耳集散中心。
  波澜壮阔、风帆正劲、阔步前行,这座发展中的边陲重镇依托“黑牡丹”的盛开,正日益彰显出富裕、和谐的魅力,正以崭新的姿态纵横于长白林海之间。
  (省新农村办 供稿)
其他文献
摘要:农民是农业农村发展工作的主体,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要了解当前农民科技培训的情况,发现当前农民科技培训的问题。根据调查情况明确当地的农民科技培训的需求,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对策、途径。  关键词:农民;科技培训;培训需求;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0
本文根据多年来延边地区人参产业发展的特点,对该地区的人参产业发展的现实情况、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作出简要的情况说明和发展构想。现阶段延边地区人参产业发展取得长足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吉林省委的决策部署,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发(2014)40号)的要求,吉林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本文对涉及省农委有关工作的内容进行了摘录。  《意见》指出,这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