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片摄影已复活

来源 :旅游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n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胶片摄影的魅力,不仅在其可玩性和优秀的画质,更在于使用胶片相机的过程,不同于数码相机。胶片相机使用的实体感光材质是要花钱买来的胶卷,每一张都是成本消耗,所以在拍摄的时候不会轻易按下快门,随意只会造成浪费。
  胶片,英文名叫Film,香港人称它菲林,其实是广东话发音的英文谐音。胶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78年伊士曼先生发明的涂有一层干明胶的胶片,在此之前都是湿片,材质诸如铁板、玻璃等等。胶片的发明大大促进了摄影技术的发展,让更多人方便接触到这门艺术。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摄影技术演变至现在最常见的电子感光芯片即数码相机,让这项技术更加的平民化、便捷化,甚至手机都有摄影功能,而且还越来越不错。
  以数码为主导的摄影技术是一种倒退
  其实纵观摄影技术的发展史,从画幅和可玩性上来讲是一个倒退。从最早期的湿板摄影,以在巨大的玻璃上涂抹火棉胶来进行显影,演变到后来的大画幅胶片相机,如4×5已经可以方便携带到室外,切换底片。再到后来成为主流的中画幅胶片相机,不仅更加小巧,还可使用120胶卷,拍摄更多画幅。再到135相机的出现,机身已经可以装入口袋,让纪实抓拍成为可能,胶卷更加mini,可拍摄36张,也更方便保存。而当35mm胶片在上个世纪末渐渐退出历史主流舞台的时候,135胶片相机被更加直观、便捷、廉价的135数码相机所替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全画幅数码单反,以及更多低端产品,诸如现在几乎人手一个的数码DC,甚至现在风靡的智能手机。摄影技术发展到现在,其画幅越变越小(从大画幅到现在比35mm感光芯片还要小),可记录的细节越来越少(理论上画幅决定记录的信息量),可玩性越变越低,越来越傻瓜,总之一切都伴随快餐时代而快餐化。
  可是为什么胶片会被数码赶下主流舞台?而迫使大批传统相机名厂转型的转型,破产的破产,收购的收购,重组的重组?归根结底是数码相机成本的更廉价化,成像更加直观,携带更加方便,让摄影走入了千家万户,成为人人都能使用的技术,说白了就是更适合摄影,这也一直是相机发展的趋势和目的。
  从1975年柯达发明第一台数码相机开始,数码相机便以飞快的速度发展,每年都会给人以惊喜。就像现在我们每年都会看到各个品牌的新型号更新发布,更大的分辨率,更强的辅助功能等等,不断地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而随着电脑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家可以通过电脑和网络分享作品,摄影不再是有钱人的特权,而轻易成为了一项大众艺术。在数码相机成长的这段时间,胶片相机相对进入了一个低谷。相比数码相机,胶片因其技术繁杂、成本偏高,交流性差等特性,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转而选择更新更廉价的数码技术。
  胶片的真正复活与数码技术的瓶颈
  但是,最近几年网络上忽然兴起了大批胶片摄影作品,以Flickr为代表的图片社交网站,出现了非常多的用胶片相机拍摄的作品,为什么人们又忽然热衷胶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其实数码技术的飞快进步为胶片展示提供了更好的途径和平台。电子技术的进步,不仅仅是数码相机的进步,是一切电子产品都在进步,包括显示器,包括底片扫描仪,包括印刷技术,而这一切正是胶片复活的温床。胶片的画质(特别是120及大画幅的底片经过高端底扫输出)其实远远高于现在主流的数码成像的画质,而且底片扫描仪其实早就成熟了只不过是一直居于高端专业市场(例如易迈康底扫要价十几万),无法推广普及应用到民用的大市场上来。
  说到底还是一个经济利益的必然驱使导致胶片被数码代替的,并非本身的品质问题。而数码相机发展到今天已经遇到瓶颈,分辨率的无穷追求已经没有意义,带来的只会是更高昂的成本。数码本身的特质决定其宽容度更低,成像无更多色彩变化,全靠机身固件和电脑后期处理,可玩性低,拍摄枯燥无味,筛选照片让人烦躁麻木,每天的导入导出让人反胃,一个专业摄影师回到电脑前往往面对的是数以百张要处理的图片,这时你看到的只会是一张囧脸。
  于是,人们记起了胶片相机。当年生产的胶片相机不仅外观精美,做工扎实,而且可玩性都非常高,保存至今大部分都可以正常使用,甚至有的完美如新,拿在手里品质感十足。机械快门的清脆声,过卷上弦的发条声,光圈调节的齿轮声,此时都是如此的悦耳动听,相比千篇一律功能和造型的数码相机,胶片相机简直就是一个精美的工艺品!还好柯达富士等厂商还没有放弃胶片的生产,于是爱好者可以通过网络商店、传统胶卷店购买回各种胶卷,像装子弹一样装卷入膛,开动发条,按动快门,一种久违又新鲜的愉悦感遍布全身,此一发不可收拾,通通中毒!原来这才是摄影师的菜啊!这才是相机啊!
  胶片摄影的魅力,在其可玩性和优秀的画质
  胶片摄影的魅力,不仅在其可玩性和优秀的画质,更在于使用胶片相机的过程,不同于数码相机。胶片相机使用的实体感光材质是要花钱买来的胶卷,每一张都是成本消耗,所以在拍摄的时候不会轻易按下快门,随意只会造成浪费。所以,这让拍摄者有了更多的思考时间,用更严谨的态度去对待摄影,去对待自己要拍摄的内容。
  再就是胶片的领域有众多中大画幅相机可以选择,我们都知道画幅不仅决定了画质,也决定了像场效果,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买数码相机的时候会追求全画幅的缘故,而胶片不仅可以选择135全画幅,还可以选择120中画幅,4×5大画幅,甚至617、5×7、810等等更大的画幅。就拿135和4×5比较一下,点对点记录现实世界中的信息,4×5因为底片大,自然记录的就更多一些,细节也就更细腻,尤其在拍摄远处的森林这种风景题材,色彩和细节的优势就毋庸置疑了;再就是同样150mm的镜头,在135画幅上是人像头,小长焦,在4×5上却是标头,同样的位置视角和景深都是不同的,尤其在人像的表现上,4×5的标头景深效果已经让你如痴如醉,根本不会去考虑什么蔡司、施耐德之类的牛头,一个皮腔抵万金。所以胶片依然未消亡有它的不可替代性,至少在现代数码工艺上还无法做到与光学化学变化相媲美。
  先说这么多,我想大家对胶片相机及胶片已经有一个初浅的理解,如果你对胶片摄影感兴趣,请期待下期吧。
  胶片摄影补给站
  1.传统摄影中,通常使用的胶片可以分为三类:黑白胶片、彩色负片、彩色反转片,另外一次成像我们可以把它归为胶片与相纸的结合体,其原理也是一样的(更细分还有很多种显影材料,例如湿版玻璃、锡版、干板等等)。按不同尺寸分为大画幅、中画幅(120/220底片)、全画幅(135底片)三种。大画幅一般有4x5英寸、5x7英寸、8x10英寸甚至更大,胶片一般为散页;中画幅(120/220底片)一般有4.5×6cm;6×6cm、6×7cm、6×9cm等尺寸,取决于相机的型号,感光范围有所不同,但使用的都是120胶卷。全画幅(135底片)一般为24×36mm。其实,还有ASP-C尺寸的胶片是全画幅的一半,但不是主流,因为35mm的口袋胶片机已经做得够小了。
  2.胶片相机:就是使用胶片作为成像感光材料的相机。胶片相机也分为大画幅、中画幅、全画幅等类型。大画幅相机品牌有仙娜(SINAR)、林哈夫(LINHOF)、骑士(Horseman)、星座(TOYO VI EW)、威斯塔、雅佳、金宝、申豪、EBONY、沙慕尼、迪尔多夫、立原等。中幅胶片相机的品牌就太多了,介绍几个著名的,如:哈苏、宾得、富士、玛米亚、康泰时、爱克山太、禄莱、布朗尼卡、福伦达、海鸥等。135胶片相机品牌如徕卡、康泰时、佳能、尼康、宾得、福伦达等,国内已停产的有海鸥、凤凰、梅花、珠江、虎丘、华夏等。
其他文献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好乐之者.”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强大的内在动力.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因此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根
《天鹅湖》是古典芭蕾舞剧的扛鼎之作,一个多世纪以来,这部作品一直以其诗情画意的舞蹈段落、单纯凝练的童话故事、圣洁之至的天鹅短裙、对比鲜明的仙凡场面和沁人心脾的音乐形象成为了超越国界与时间的永恒经典,也成为了芭蕾艺术的永恒代名词。  “转身、撩裙、扭腰,鲜艳的红色舞裙如同一团燃烧的欲望,宽大的裙摆急剧地摆动,美艳的双眸斜视天空……”这就是西班牙的国粹——《卡门》。作为一名摄影发烧友,当我看到这样一幕
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启发诱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把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巨大学习潜能开发出来,是不断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和教
课程改革的浪潮渐渐平息,课堂结构的改革,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几年来中小学数学课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堂离学生越来越近了,离生活越来越近了,课堂越来越有生
“中间设置隔离栏,两边车辆采取单行,在两个重要节点设置红绿灯和斑马线,不仅车辆不用交叉乱穿,行人过马路也安全了!”日前,一直关注江津城区道路交通问题的江津区人大代表袁仁超开车专程经过几江街道东门转盘和塔坪路,不禁感叹,以前一直让人诟病的交通状况已明显改善。  作为两届区人大常委会委员,袁仁超知道,这得益于区人大常委会对区政府公安工作评议后的那份“问题清单”。  视察检查“针针入穴”  江津区人大常
期刊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各地中考科学试题都能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立足基础,关注探究,联系实际以促进学生的发展.近几年来各地中考新颖题虽然层出不穷,各地有各
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日益扩大,然而其办学质量却无法与招生规模形成正比关系。为了更好地促动高职院校的良性发展,保证大量社会职业人才的输送,高职院校需要加强职业素质教育
目的 评价上颌前方牵引器矫治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疗效.方法 应用面框和改良颏兜前方牵引器对23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的儿童进行早期治疗.结果 经过6~12个月的前方牵引以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把初中阶段的课题学习改为“实践与综合应用”,目的是借助实践与综合应用,使几何、代数和统计与概率之间的融合成为可能,进一步沟通生活数学与课堂数学
本文以社会学的视角,从中职学生的社会化、社会对中职学生的角色期待、转型时期社会环境失调对中职学生的影响、形成良性同辈群体文化的重要性等方面探讨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