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经济增长与劳动力要素市场开放问题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ma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年的快速发展,现今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中国经济迫切需要转型。本文通过对当下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中国经济持续强劲增长之路在于开放劳动力要素市场,让劳动力市场充分竞争,让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
  关键词:经济增长;劳动力要素;产能过剩;国企垄断
  中国经济三十年来快速增长,以超过10%高年平均增长率,成为了世界人民眼中的奇迹。依靠着强大的制造业,中国的GDP总量也成功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GDP排名第二的大国,成为了世界人们口中的“世界工厂”。同时,全国范围内,成了一个超大型的工地,基础建设事业一片欣欣向荣。然而,在表面上的繁荣下面,却埋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产能过剩
  截止到2011年底,我国累计的出钢产能在7.9亿吨左右,2012年预计仍有3000万到5000万吨的惯性增长。据此测算,2012年我国出钢产量将在8.4亿吨左右。如果按照出钢产量在7.17亿吨计算的话,2012年我国出钢产量利用率约为86.38%,比2011年提高了1.15个百分点。如果按照出钢表观消费量在6.88亿吨左右计算,那么产能过剩约为22%。可以看到这么大的一个产业链,存在着五分之一的产能是过剩的。不仅仅是钢铁,中国的房子,汽车,电解铝,公路,机场等等都存在着产能过剩。
  二、国企垄断
  国企垄断越来越严重、垄断国企不断的扩张,国进民退,与民争利,降低了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中国国企垄断领域主要集中在上游能源领域,如石油,矿产,电力,铁路等行业,而并不集中于下游竞争性的领域,如电子、制造、汽车等。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因为处于产业链的源头,掌握着定价权,决定着下游企业经营的运营成本。这些企业通过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使得下游企业的原材料成本大幅度攀升。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将上升的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结果造成了下游终端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最终导致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中国的高通胀水平产生的原因除了国家货币发行过量外,垄断国企也是通胀长期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高通胀正在影响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另一方面,国有企业手中掌握着大量的银行信贷,做的很多投资,包括在海外的投资基本上都是亏本的,于是很多国企将银行的低息贷款,以贷放给民营企业,收取高利息,加重了民营企业的负担。银行业是不准放高利率放贷的,但是借着国有企业的手,银行绕过了监管层,间接高息放贷。
  三、经济运行成本过高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基础建设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巨大投入,使得中国经济对初级原材料等大宗商品如原油、金属矿产等的需求特别旺盛。由于中国经济总量大,对这些大宗商品的需求量也是非常巨大的。虽然中国是这些资源性商品的大买家,但是我们却并没有掌握这些资源性大宗商品的定价权。现在的情况基本上是中国买什么,什么就涨。同时,随着近年来新兴市场国家发展迅速,整个国际市场对大宗商品的也需求大幅增加,也导致大宗商品的价格快速飙升。其中,石油价格从十年前每桶十几美元涨到了现在的每桶100美元以上;铜的价格也由原来的1500美元/吨上涨到现在的9500美元/吨;黄金价格由2001年的300美元/盎司涨到了现在的1700多美元/盎司;同时,镍、铅、锌、锡等稀有金属的价格涨幅甚至达到了几百倍;食品、饮料、小麦、大米、大豆等的价格也不断上涨。中国的经济如果仍然按照现在的发展方式继续走下去,经济运行的成本将会非常的高昂,如此高昂的经济运行成本将会把中国经济拖垮。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到了必须要改变的时刻,否则,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也将会就此打住。
  四、劳动力要素市场不开放
  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在于改革与转型。政府虽然一直都有关于经济改革的动作,但是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如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大量修路修桥,搞基础建设等等,都是对生产要素的投资。凯恩斯的理论告诉我们,投资能够通过投资的乘数效应带动经济的增长,并带领美国走出了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代,并在之后凯恩斯流派成为美国经济的主流学派。但是,美国经济60年代出现了凯恩斯流派无法解决的滞涨问题,这充分说明了该派理论所倡导的投资带动经济的发展的主张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加大投资,本质上来说是对生产要素的投资,当然能够带动经济的发展,很多国家在经济发展初期采用该策略都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生产要素投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有限的,当生产要素投资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就需要加大劳动要素的投资了。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此。当时,东南亚新兴国家大量的举借外债来增加生产要素的投资,忽略了对劳动力要素的投资,使得实体经济发展发生扭曲,最后导致了金融危机的发生。中国的经济现在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生产要素的投资已经到了瓶颈,例如上文所提到的产能过剩,经济运行成本高,国企垄断等问题,现在迫切需要加到对劳动力要素的投资。但是,在国企和政府职能机构中,优秀人才的选拔并不是通过竞争机制挑选出来,而是通过上级和组织的考察与推荐来决定的。人才的选拔方式存在片面性和主观性,也导致了很多优秀人才无法脱颖而出。虽然在民营经济领域,劳动要素市场是充分开放的,但是中国民营经济整体的竞争力太弱,无法为优秀人才提供有竞争里的薪酬待遇与良好的职业培训机会,导致了优秀人才不愿意去民营企业的现象。中国经济要转型,要改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大对劳动力要素市场的开放与竞争。
  五、结论
  中国经济的下一波巨大发展的前提是,开放中国的劳动力要素市场,在该市场增强竞争,让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让优秀的人才来促进转变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式。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实现经济软着陆,让中国的经济继续成为世界人民眼中增长的奇迹。(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
  参考文献:
  [1]韩挺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1(03)
  [2]渠立民.制度与经济增长:对中国经验的解释[J].经济体制改革,2010,(02).
  [3]郭树山.浅谈中国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J].财经界(学术版),2009,(06)
  [4]熊必军.关于中国发展模式的再思考[J].中国发展,2009,(04).
  [5]王丽琴.劳动力要素配置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04)
其他文献
在第一届修志中 ,我们有一条重要经验 ,就是要想提高志书的学术品位 ,把一地的地情写得有血有肉 ,既具浓郁的地方特色 ,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地方志办公室的专职修志人员必
论述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及其现状,探讨高校图书馆创办英语沙龙活动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分析图书馆举办英语沙龙活动的主要方式方法.
近年来 ,陆续拜读了多部社会主义新方志 ,受益匪浅。新方志令我最爱读 ,启发教育最深的是人物篇 (章 )。许许多多古代的、近代的、现代的入传人物木羽木羽如生 ,铭刻在头脑中
由于油品燃烧形成的硫的含氧化合物对环境的严重影响以及全球环保意识的加强,世界各国对油品中硫的含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本设计是年产九十万吨汽油脱硫的工艺设计.本文首先
为满足方志续修培训和续修工作需要 ,由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许还平主编、河南省志工作处集体编撰的《省志编纂概论》和《续志工作手册》已于近期出版。《省志编纂概论》
为总结历史文化名城首届编修史志和志书资料开发利用的经验 ,推动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修志用志工作发展 ,2 0 0 1年 4月 1 7~ 2 0日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修志用志研讨会在十三朝
设备的本质安全是确保行车安全的前提,我们要从设备质量入手,确保设备功能符合要求和状态良好;人员的业务素质是确保行车安全的根本保证,只有行车人员的安全意识、业务技能达
有这么一座城市,一半在亚洲,一半在欧洲,这样的城市全世界只此一座,她就是:伊斯坦布尔.又有一座城市,曾是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帝国首都,数千年的传奇在她身上上演,她还是伊斯
通过对新疆焉耆花儿的所在区域及地理环境、新疆焉耆花儿的基本内容、新疆焉耆花儿的主要特点、焉耆花儿的重要价值、焉耆花儿的传承情况、焉耆花儿的濒危情况、已采取的保护
本文从男高音的演唱角度对威尔第的作品进行了分析和认识,其目的是为了能够细致的演唱与深入的表演,从而能完美地再现歌剧大师的这部伟大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