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不同分期标准对肝癌切除治疗患者生存预测价值对比

来源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tang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不同肝癌分期标准对肝癌术后患者的生存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4家医院(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山西省中医院)收治的218例肝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所有患者在初次诊断时均按照中国肝癌协会分期(CS)、意大利肝癌研究组(CLIP)、TNM分期、奥田邦雄分期系统(OKUDA)进行评分,评价4个分期系统对肝癌术后患者6个月的生存预测价值,并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从模型中分别剔除不同分期时其对应的对数似然估计值,从而评判哪种分期标准对预后预测的价值更高。

结果

218例肝癌术后患者的随访时间为2~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22.34±5.89)个月,3年生存率为33.94%,中位生存时间为25.38个月。4种分期方法中,各分期间区分度最好的是TNM分期、OKUDA分期标准。同时TNM分期、OKUDA分期标准的同质性、判别力及梯度单一性、对COX模型独立贡献价值均较高。

结论

肝癌患者肝切除后采用TNM分期、OKUDA分期标准,对患者的预后预测具有较高的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56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中在巩膜瓣下放置浸有0.2mg/mL丝裂霉素的棉片3~5min,缝合巩膜瓣时作两根可拆除缝线。术后观察眼压、前房、滤过泡、视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进行随访4~27月。结果术后前房形成、眼压控制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能很好的控制眼压、能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