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研究综述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0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并成为当前大学生教育的热点问题,相关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内容涉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内涵、原则、途径、意义等多个方面。本文对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综述,以期对本课题的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 荣辱观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君伸,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8-241-02
  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在各种场合多次提到社会主义荣辱观,但比较具体地谈及社会主义荣辱观,且把荣辱辱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却并不多见。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界委员联组讨论时提出的“八荣八耻”,不仅点出了中国社会目前思想道德建设的要害,也为重构中华民族的荣辱观、塑造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社会主义公民,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大学生作为中国未来的希望,任重而道远,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地阐释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及意义,同时提供科学的方法,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树立大学生的理想并完善他们的精神世界提供了一个理论范式。近年来,许多理论和实际工作者都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对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行了挖掘,涌现了大量的有关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书籍和论文。
  一、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文章刊物
  1.据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检索,共有21篇报纸文章论及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如教育部长周济的《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光明日报》2006/03/18),《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高大学生水平》(《甘肃日报》,高云,2006/10/11),《切实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贵州日报》,徐焱2006/8/29),《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推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济宁日报》,李恒,2006/8/19),《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课》(《中国教育报》,邓晨光,2006/6/30),《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国教育报》李智慧,王体正2006/4/18),上述报纸文献大多是从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大学生德育教育对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进行的分析,没有涉及教育长效性及其实现机制建设。
  2.论文方面,根据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有关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文章目前有八百余篇,从论题来看,有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意义的论述,如:张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中国商界》,2010/10),王芳的《加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思考》(《中国校外教育》2010/S2),卢艳红的《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大意义》(《商业文化》,2010/3);有与大学生“三观”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关系方面的论述,如肖传兆的《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出国与就业》,2011/5),范小波的《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9/4),有对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相关载体的论述,如:王焕成的《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探微》(《襄樊职业学院学报》,2010/5),张小兰《关于利用网络加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几点思考》(《世纪桥》,2009/19),任守军的《谈网络在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的应用》(《教育与职业》2006/36);有对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方法途径的论述,如韩瑞芳的《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民营科技》2011/4),房红丽的《高校荣辱观教育面临的挑战及路径探析》(《工会论坛》2011/1),谈娅的《建立和健全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长效机制》(《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1/1)。
  3.在读本(著作)方面,与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有关的著作,有韩震、王炳林主编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学生读本》(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红旗出版社出版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青少年读本》(2006年4月),以及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德育研究所主编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理论教程》(世界图书出版集团,2006年5月)。前两本都是一般通俗普及性读物,后者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一些基本理论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二、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内涵的研究
  荣辱观是人们在长期的实际生活中通过行为选择和评价而形成的对荣辱和耻辱的一种心理感受及其相应的稳定的观念体系,它属于道德人格和道德良心的范畴,表现为行为主体的道德信念和价值取向。①湖南师范大学李社云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内涵分为三部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是“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批判和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批判吸收和借鉴了西方荣辱观的思想资源。②中南大学刘畅对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出科学内涵: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主要是指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引导他们逐渐形成比较稳定的荣辱思想观念,培养受教育者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逐步形成崇高先进、敢于争先、团结务实的良好思想和道德品质,使之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而使他们的道德行为保持在一个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范围之内的实践活动的总和。③南昌大学占美勤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内涵分为三部分: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传统荣辱观和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展;是党的思想道德建设理论的总结和升华;是社会主义建设时代精神的诉求和回应。④以上观点的共同特点都是以胡锦涛总书记的“八荣八耻”为基础。
  三、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原则的研究
  重庆师范大学蒲建彬把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原则分为六部分:理论性与原则性相统一;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及时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统一性与差别性相统一;主导型与主体性相统一;系统性与要素性相统一。⑤中南大学张红冰把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原则分为四部分:方向原则;激励原则;渗透原则;主体原则。⑥南昌大学占美勤把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原则分为三部分:“以人为本”原则;继承与发展相结合原则;统一性和层次性相结合原则。⑦
  四、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途径的研究
  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途径,各位学者仁者见智,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湘潭大学魏茂云提出以下方法:积极营造有利于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社会道德环境;努力发挥高校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充分重视课堂教学,发挥其在荣辱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发挥教师在荣辱观教育中的引导作用;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荣辱观育人氛围;不断拓宽教育实施途径,促进荣辱观真正的入脑、入心;加强荣辱观教育保障体系的构建,确保荣辱观教育的长效型。⑧东北师范大学彭秀辉通过六个方面阐述大学生荣辱观教育有效途径:发挥课堂教学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坚持把荣辱观教育与学生日常活动结合起来;必须把荣辱观教育与师德建设结合起来;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实际效果;建立健全高校荣辱观教育的长效机制;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⑨中南大学张红冰从以下五方面论述大学生荣辱观教育途径:以课堂教学为渠道,规定社会主义荣辱观进入大学生课堂,加快社会主义荣辱观编入大学生教材,促进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大学生头脑;以师德建设为前提,教师要爱岗敬业,教师要教书育人,教师要为人师表;以社会实践为桥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加强行为养成教育,丰富社会实践形式;以周围环境为载体,营造温馨家庭环境,创建优雅学校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环境;以统筹规划为保障,制定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的工作计划,深化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的理论研究,建立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的长效机制。⑩湖南师范大学李社云从五个方面论述:强化人文教育,提升道德素质;建设校园文化,营造荣辱氛围;加强师德教育,发挥示范作用;开展实践活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完善规章制度,建立长效机制。豘
  五、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意义的研究
  重庆师范大学蒲建斌认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具有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战略意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要求;培养“四个新一代”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要求,现实意义:当前部分大学生荣辱观现状堪忧的直接要求;解决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问题的现实需要;大学生应对当前各种复杂环境影响的需要。豙湘潭大学魏茂云认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利于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利于大学生个体社会化。豛江南大学谢华认为: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需要。豜
  注释:
  ①宋惠昌主编.社会主义荣辱观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
  ②豘李社云.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湖南师范大学.2007(6).
  ③刘畅.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长效机制.中南大学.2009(5).
  ④⑦占美勤.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南昌大学.2008(6.
  ⑤豙蒲建彬.大学生荣辱观教育长效机制研究.重庆师范大学.2008(4).
  ⑥⑩张红冰.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研究.中南大学.2007(11).
  ⑧豛魏茂云.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途径探析.湘潭大学.2008(5).
  ⑨彭秀辉.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8(5).
  豜谢华.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研究.江南大学.2008(6).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中要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教师必须要打破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冲破传统的思维定势,拓宽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本文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进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教改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之一,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要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要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多个视角进行研讨,充分关注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建立综合的考核方式,以便更好的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大学生思想品德和法律素质养成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关
[摘要]良好的身体条件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和快乐学习的基本条件,是掌握各项本领,实现人生理想、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重要基础。加强学校体育建设,增强学生体质,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关键词]中小学 学生体能 阳光体育运动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公民监督作为一种政治参与活动,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宪政制度的体现。宪政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前提,公民监督作为反馈机制能够准确解决公民和政府之间的矛盾,进而督促权力规范运行。  关键词:公民监督 法治政府 宪政制度  作者简介:刘淼,东北师范大学净月校区政法学院2010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宪法与行政法。  中图分类号:D6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8-231
本文根据阅读教学的现状,提出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并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进行了探讨。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eading teaching, this artic
在对大湄公河次区域中国区云南省公路口岸物流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云南省公路口岸物流发展的思路,对云南省公路口岸跨境运输物流需求进行预测,进行公路口岸跨
[摘要]通过对郑州市北大学城在校大学生休闲体育状况进行调查研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为学校和大学生更好地开展体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为促进郑州市北大学城大学生休闲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 休闲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135-01  一、研究对象  以中州大学、郑州师范学院
摘 要: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学习生产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因此本文从生活实例入手,激发学生对学习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这一内容的兴趣,培养学生将地理规律与个人经验相结合的能力,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  关键词:正午太陽高度;变化规律;规律分析  一、 课标分析  (一) 能从光照图中判读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  2.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3. 掌握正午太阳高
压力容器的检验工作,能够提高压力容器的性能和安全性,明确压力运行中的危险源,合理控制危险源,发挥压力容器检验的作用,规避潜在的危险源,保障压力容器的性能和质量.本文对
边疆地区新兴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与人文资源关系紧密。人文资源不仅能够助推边疆地区新兴城市的经济发展,而且有益于边疆地区新兴城市发展目标的定位和城市精神的凝练;反之,边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