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分析了江西省基层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工作开展情况,指出了基层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工作中存在的基层气象为农服务力量不足、承接为农服务组织少、承接主体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气象为农服务体制机制、积极探索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发展的新途径、培育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力量等对策,以期为基层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S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215-02
江西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是气象灾害的高影响领域。气象为农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气象服务的重中之重。基层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发展是趋势,也是激发气象为农服务活力的有益探索。中国气象局将江西省列入基层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发展试点,从政府购买服务、培育社会组织和利用社会资源等方面深化气象为农服务[1]。江西省积极探索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工作,大力构建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基层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1 基层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工作现状
江西省基层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发展试点工作从政府购买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气象服务着手,选择气象为农服务发展条件好、中央财政“三农”服务专项建设成效明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旺盛的地区作为试点县,2014年启动基层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发展试点工作,2015年扩大试点范围。芦溪县、修水县、上犹县等5个县(市)重点推进政府购买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乐平市、赣县、广丰县等6个县(市、区)重点推进气象为农服务融入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1.1 修水县
2014年10月修水县气象局同人保财险公司修水支公司签定了政府购买气象服务协议书,人保财险公司修水支公司承担对新型农业主体开展直通式的气象服务并开展气象灾情调查以及防灾减灾指导,该项工作将缓解气象局人员少、事情多的矛盾。
1.2 上犹县
上犹县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就设在县“三农”办公室,气象为农服务列入了《上犹县2014—2015年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指导目录》。上犹县根据“以钱养事”的原则,在民政部门依法登记成立了“上犹县三农公共公益气象服务社”,作为该县政府购买气象服务的承接主体。“服务社”承担了3个乡镇95%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为主要对象的气象为农服务,制作针对性强的农用天气预报、农作物专题气象分析与建议等专业服务产品,承担了气象防灾减灾相关知识的培训,开展农业灾情调查,承担了电子显示屏、大喇叭和气象探测设备等的维护,尝试性承接人工增雨工作。承接主体内部管理制度相对健全,基本具备了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同时气象局与该组织签订购置服务合同,按合同对其服务效果进行中期和末期的评估验收,与服务经费挂钩,达到“以钱养事,提高服务质量”的目的。
1.3 乐平市
乐平市盛源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是2015年乐平市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试点项目的承接主体,也是市气象局大力培养的气象为农服务新组织、新力量。2015年以来,他们建立了政府购买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站,实现了有专职人员、有办公场所、有服务车辆,2014年在市气象局的指导下已先后完成全市气象信息员培训、气象需求调研、微农用户推广、预警信息传递、为农服务产品编发、灾情调查及气象设备维护等一系列工作[2]。
1.4 赣县
赣县政府下发《关于印发赣县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办法的通知》,将农村气象公共基础设施维护与管理、气象服务列入了《赣县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指导目录》。赣县选定了一个科技服务类公司作为该县政府购买气象为农服务的承接主体。
1.5 广丰区
广丰区政府专门制定了政府購买气象为农服务责任清单和费用清单,并从项目组织管理、目标管理、资金管理、实施效果等4个方面建立了政府购买气象为农服务绩效评价指标。马家柚是广丰区主导特色农业产业,种植面积达1.33万hm2,分布于23个乡镇(街道)。广丰县政府举行购买气象为农服务招标会,多家相关企业参与竞标,经过一系列的竞标,最终马家柚协会以最优的服务、最低的报价中标,该项目完成后将为广大农户提供农用天气预报、气候原因导致的病虫害调查报告、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培训、马家柚基地六要素自动站和农田小气候站的管理维护等服务[3]。此举开创了“政府埋单、协会服务、农民受益”气象为农服务的新模式。广丰区气象局重点推进农村气象大喇叭、电子显示屏和气象自动站保障维护的社会化,以及设施农业精准气象服务的社会化,力求在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直通式服务的同时,通过扩大政府购买气象为农服务试点,培育一批能真正适应、承担公共气象服务的社会组织,建设一支从事气象为农服务的社会专业队伍[4]。
2 存在的问题
2.1 基层气象为农服务力量不足
基层气象部门经费有限,人员较少,专业为农服务的气象技术人员相对缺乏,工作任务相对繁重[5],特色农业不断涌现,农业多元化发展决定气象为农服务多样化,气象部门的人员、技术、装备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对气象为农服务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各类监测设施、传播设施的保障任务越来越重,从而基层气象为农服务力量不足的问题日益显现。
2.2 购买服务经费落实困难
社会化服务主要依据的手段是政府出资购买服务达到“以钱养事”的目的,虽然省、市政府已经出台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意见,也出台了相关购买服务的目录,只能说从政策上得到了支持,但要完全落实购买服务的经费还有困难或者说还有过程。
2.3 承接为农服务组织少,承接主体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关键词 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S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215-02
江西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是气象灾害的高影响领域。气象为农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气象服务的重中之重。基层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发展是趋势,也是激发气象为农服务活力的有益探索。中国气象局将江西省列入基层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发展试点,从政府购买服务、培育社会组织和利用社会资源等方面深化气象为农服务[1]。江西省积极探索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工作,大力构建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基层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1 基层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工作现状
江西省基层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发展试点工作从政府购买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气象服务着手,选择气象为农服务发展条件好、中央财政“三农”服务专项建设成效明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旺盛的地区作为试点县,2014年启动基层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发展试点工作,2015年扩大试点范围。芦溪县、修水县、上犹县等5个县(市)重点推进政府购买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乐平市、赣县、广丰县等6个县(市、区)重点推进气象为农服务融入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1.1 修水县
2014年10月修水县气象局同人保财险公司修水支公司签定了政府购买气象服务协议书,人保财险公司修水支公司承担对新型农业主体开展直通式的气象服务并开展气象灾情调查以及防灾减灾指导,该项工作将缓解气象局人员少、事情多的矛盾。
1.2 上犹县
上犹县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就设在县“三农”办公室,气象为农服务列入了《上犹县2014—2015年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指导目录》。上犹县根据“以钱养事”的原则,在民政部门依法登记成立了“上犹县三农公共公益气象服务社”,作为该县政府购买气象服务的承接主体。“服务社”承担了3个乡镇95%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为主要对象的气象为农服务,制作针对性强的农用天气预报、农作物专题气象分析与建议等专业服务产品,承担了气象防灾减灾相关知识的培训,开展农业灾情调查,承担了电子显示屏、大喇叭和气象探测设备等的维护,尝试性承接人工增雨工作。承接主体内部管理制度相对健全,基本具备了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同时气象局与该组织签订购置服务合同,按合同对其服务效果进行中期和末期的评估验收,与服务经费挂钩,达到“以钱养事,提高服务质量”的目的。
1.3 乐平市
乐平市盛源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是2015年乐平市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试点项目的承接主体,也是市气象局大力培养的气象为农服务新组织、新力量。2015年以来,他们建立了政府购买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站,实现了有专职人员、有办公场所、有服务车辆,2014年在市气象局的指导下已先后完成全市气象信息员培训、气象需求调研、微农用户推广、预警信息传递、为农服务产品编发、灾情调查及气象设备维护等一系列工作[2]。
1.4 赣县
赣县政府下发《关于印发赣县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办法的通知》,将农村气象公共基础设施维护与管理、气象服务列入了《赣县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指导目录》。赣县选定了一个科技服务类公司作为该县政府购买气象为农服务的承接主体。
1.5 广丰区
广丰区政府专门制定了政府購买气象为农服务责任清单和费用清单,并从项目组织管理、目标管理、资金管理、实施效果等4个方面建立了政府购买气象为农服务绩效评价指标。马家柚是广丰区主导特色农业产业,种植面积达1.33万hm2,分布于23个乡镇(街道)。广丰县政府举行购买气象为农服务招标会,多家相关企业参与竞标,经过一系列的竞标,最终马家柚协会以最优的服务、最低的报价中标,该项目完成后将为广大农户提供农用天气预报、气候原因导致的病虫害调查报告、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培训、马家柚基地六要素自动站和农田小气候站的管理维护等服务[3]。此举开创了“政府埋单、协会服务、农民受益”气象为农服务的新模式。广丰区气象局重点推进农村气象大喇叭、电子显示屏和气象自动站保障维护的社会化,以及设施农业精准气象服务的社会化,力求在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直通式服务的同时,通过扩大政府购买气象为农服务试点,培育一批能真正适应、承担公共气象服务的社会组织,建设一支从事气象为农服务的社会专业队伍[4]。
2 存在的问题
2.1 基层气象为农服务力量不足
基层气象部门经费有限,人员较少,专业为农服务的气象技术人员相对缺乏,工作任务相对繁重[5],特色农业不断涌现,农业多元化发展决定气象为农服务多样化,气象部门的人员、技术、装备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对气象为农服务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各类监测设施、传播设施的保障任务越来越重,从而基层气象为农服务力量不足的问题日益显现。
2.2 购买服务经费落实困难
社会化服务主要依据的手段是政府出资购买服务达到“以钱养事”的目的,虽然省、市政府已经出台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意见,也出台了相关购买服务的目录,只能说从政策上得到了支持,但要完全落实购买服务的经费还有困难或者说还有过程。
2.3 承接为农服务组织少,承接主体从业人员素质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