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致药物热的基本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CNKI、VIP、万方数据库等,并手动检索相关药学学术期刊,收集抗菌药物致药物热的不良反应/不良事件报道,检索年限为从建库至2016年5月。2名研究者独立选择、提取数据,并交叉核对。结果共纳入197篇、231例抗菌药物致药物热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系统评价结果显示:抗菌药物致药物热病例无年龄、性别及过敏史差异;原发疾病为呼吸系统感染、血液系统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者较易引起药物热;静脉滴注给药较易引起药物热;国产药较进口药易引起药物热;抗菌药物致药物热多出现在用药4~9d,平均为(6.12±3.7)d;联合用药是抗菌药物致药物热的危险因素,特别是与抗菌药物、中药注射剂和激素类药物联用出现药物热较高;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和糖肽类较易出现药物热,其中万古霉素、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利福平、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等致药物热不良反应较多;及时停用可疑抗菌药物,必要时辅助退烧药和物理措施是处理药物热的最佳措施。结论抗菌药物致药物热诊断困难,应根据临床表现,并结合其基本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及时确诊,停药是处理抗菌药物致药物热的最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