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祝阿伯

来源 :文苑·经典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qiang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有一天我带着孩子坐在公园里面的长椅上,听着一个男人深情而伤痛的歌唱,我会希望自己能有透过现在看见阿伯过去的能力,更希望阿伯也能有这样一个弹着吉他,穿着干净的白衬衫,一脸阳光灿烂的青春时光。

*一*


  在我的家乡,一些称谓与教科书上的“正称”不一样,父亲的哥哥被称为“阿爷”,爷爷的哥哥被称为“阿伯”。爷爷从事建筑业的承包工作,庙祝阿伯(他真实的名字没有人知道,村里年长的老人都喊他庙祝,久而久之就成了他专属的名字)当年在爷爷的手下干活,比爷爷年长,从年轻的时候起就一直跟着爷爷,直到九十多岁高龄去世。
  我不愿意将阿伯定性为“长工”,因为,他在我心里,比亲爷爷亲,比亲爷爷好。从我有记忆起,给我们更多关心和爱护的除了父母,便是他这个与我们没有血缘关系的阿伯。爷爷奶奶一生共育有五子一女,对大姑颇为偏爱,她的孩子也是爷爷奶奶重点关注的对象,我们小时候,爷爷奶奶的心思并没有放在我们身上。下雨了,我们在露天玩耍,被雨水淋得浑身湿透,是在山上种树的阿伯利用干活的间隙带我们回房,给我们换干净的衣服;家里人口众多,口粮有限,干饭总是先分给家里的长辈们,包括我四个年轻力壮的叔叔,剩下米粒不多的汤水在锅里浮浮沉沉,我和哥哥馋得口水横流,是阿伯偷偷地将番薯、芋头藏起来,等爷爷奶奶叔叔们离开厨房后塞给我们,让带回房间里面吃;还没分家,妈妈和爷爷奶奶叔叔们一起割稻谷、种花生,一应农作物收成晒干后,爷爷奶奶便让小叔叔大张旗鼓地送了一部分去大姑家。村里有人笑爷爷奶奶,奶奶总会理所当然地说:我女儿辛苦啊,嫁到大山里面,天天有干不完的活,还有五个孩子要养。

*二*


  也许,是阿伯的人生过于平淡,连村里有名的、以尖酸刻薄著称的三姑六婆也说不出什么太过分的话来。酸话是无可避免的,无论出于嫉妒、贪小便宜的心态,还是真心羡慕,总有人对那时还是孩子的我们说:你们家真是踩了狗屎运了,白捡了一个壮劳力,七十多岁了还健壮如牛,干活不输小伙。小时候我不能理解那些三姑六婆的话,长大以后才明白,她们说的话的含义。我们家确实不知哪来的福气,能遇上阿伯这样的“贵人”,让我们在穷困的童年拥有更多幸福的时光。
  我很想知道阿伯的来历,那样的话,他不只有我们,还有其他的亲人可以来往。然而,明试暗探,问过爷爷,问过太婆,问过村里面年纪很大的老人,均没有得到详尽的答案!
  我不知道他年轻时候长什么样,那时候的人极少愿意花钱去照相馆照相,所以他没有留传下来的年轻时候的任何可供后人回忆的纸质资料。然而记忆在人的脑海并不能停留太久,我害怕若干年后,他的样子会被时光模糊,在回忆起他时,竟然想不起他的模样。
  科技发展,经济日新月异,当有一天我带着孩子坐在公园里面的长椅上,听着一个男人深情而伤痛的歌唱,我会希望自己能有透过现在看见阿伯过去的能力,更希望阿伯也能有这样一个弹着吉他,穿着干净的白衬衫,一脸阳光灿烂的青春时光。

*三*


  阿伯常年从事重体力工作,上山下田、种地搬运,因此外形比同龄人较为苍老。村里的老人常说,庙祝其貌不扬,长得也不高,当年也曾有人介绍对象给他,最后总不了了之。
  是的,我的阿伯他确实不高大也不俊美,然而他在我心里却美得发光、发亮,耀眼得让我每每想起,都忍不住凄然泪下。
  有一年冬天特别寒冷,室外温度太低,树枝上的露水都结成了冰。当时我和哥哥刚上幼儿园,又冷又累,从学校到家虽然路程不远,却也受了不少罪。那时爸爸继承了爷爷的衣钵,承包了工地在外地,妈妈在田里干活,我和哥哥只能相互扶持,一步步地在滑溜的路面上行走。远远地,我看见阿伯站在家门口,我和哥哥抖着小腿拼命地跑,不小心摔了一跤,坐在地上大哭。阿伯心疼我们,赶紧蹭蹭蹭地跑下来,一手一个抱着我们往家里跑。
  厨房里面特别暖和,阿伯先倒好热水让我和哥哥泡手,再用他自己的棉袄包着我们,抱我们坐在铁桶旁边取暖。

*四*


  妈妈怀弟弟的时候适逢三叔娶妻,家里的钱都被拿去充彩礼。饭吃不饱,没有营养补给,天天还要下地干活,书香门第出生的母亲出现了严重的贫血症状。
  数百公里的路程,在婆家的不如意,因为高考落榜而跟外公外婆闹别扭的母亲,并不愿意跟外公外婆说自己的境况。那时太婆和小叔公一起住,姑婆嫁了个在香港工作的老公,每次来都会带很多吃的给太婆,太婆瞒着所有人,把吃的悄悄给了大肚子的母亲。阿伯在帮我们家干活的同时,也帮村大队看管后山那一大片的果树。自知道妈妈怀孕后,太婆便授意阿伯去镇上买了几只半大的鸡,在果树下面养。妈妈怀孕期间的营养,均来自阿伯养的几只鸡下的蛋。弟弟出生后,媽妈喝的鸡汤,吃的花生、玉米,很大一部分也是太婆和阿伯私下的补给。
  收到弟弟出生的电报,外公外婆没有通知任何人,喜气洋洋地提着大包小包的补品来了。在天井正杀鸡的阿伯赶紧扔下鸡迎外公外婆去客厅。外婆提着一堆补品去妈妈房间,看到妈妈吃稀饭,便不解地问:怎么坐月子还喝粥?
  这时,隔壁一贯与母亲关系甚好的甄姨忍不住说:家公家婆都偏心眼,有啥好吃的东西给颖娘补啊。一向不爱说话的阿伯也开口了:能分家最好,颖娘不用那么苦,孩子们也能过得更好。
  在甄姨一一数落下,在外公外婆的强烈要求下,在太婆的支持下,爸妈最终顺利地与爷爷奶奶叔叔们分了家。

*五*


  分家后,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爸爸的事业也有了新的起色,我们很快就建起了大房子。建房子的时候阿伯还天天过来帮忙,刮风下雨都不曾落下。房子建好后,爸爸妈妈强烈要求阿伯跟我们一起住,当时村里面的老人都说:庙祝以后就好过了,有人养老,也有几个大孙子、孙女,没有结婚都有那么多后辈。
  阿伯一生好强,听到别人这样说,反而不愿意搬到我们的新家,坚持自己一个人住在老房子里面。
  我和哥哥、弟弟出外工作后,每次回家,都会带上礼物去看望阿伯。高龄的阿伯眼睛已经看不清,耳朵也不灵敏了,其他人跟他说话都爱理不理,只有我们三兄妹回去,还没走到他房间,他像是有心灵感应一样,早早地站在门口冲我们喊:回来啦,以后来阿伯这啥也不用买,能来看阿伯,阿伯已经很开心了。
  眼浅的我总是忍不住在他面前流泪,他还是会像我小时候那样笑话我:别哭了,再哭眼睛就肿了,肿了就不好看了。
  我是三兄妹当中谈恋爱最晚的一个,父母很担心。有次回家去看阿伯,也不知他是从何处得知,一味地追着我问:玙啊,为啥还不找对象?你都25了,再不找以后就比较难了。要求不要那么高,对你好、人品好就可以了。
  阿伯没有文化,也不怎么爱说话,在别人眼里,可能不是一个很让人值得骄傲的长辈,但在我眼里,他一直是那个比家里很多长辈都好的,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亲人。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我们这个大家族,奉献给了我们兄妹。
其他文献
0 1……  我跟柒小汪认识足足两年了,两年前的8月她第一次出现在我面前,就带了一个红盆一个蓝盆,红盆吃饭蓝盆喝水,现在她比两年前胖了五六斤,是一条8岁的金毛狗了。她时常趴在31楼的阳台上看着窗外,鸟飞得那么高,楼盖得那么高,她问我:是不是当所有高楼盖起,村庄下沉,远山再也看不见了?你说山的那边是什么?  突然怀念以前在马家屯的日子,你往前奔跑就有小伙伴,你抬头就能看见远处的山。这两年,我有一只狗
摘 要:文章以教材《电工基础》第三章第二节“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为例,说明了BOPPPS教学模式在网络课堂中的具体应用,并对在网络课堂中运用BOPPPS教学模式进行了思考,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最终实现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BOPPPS教学模式;网络课堂;有效教学;参与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G7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6-25 文章编
戏台上,  祝英台不停地朝梁山伯说话。  日影迟迟。  所有的爱都让人着急。  那是古老南国,  午睡醒来,花冠生凉,  半生旁落于穿衣镜中。  瓷瓶上的蓝,  已变成某种抽象的譬喻。  “有幸之事,是在曲终人散前化为蝴蝶……”  回声依稀,老式木桌上,  手是最后一個观众,  ——带着人间不知晓的眷顾。
他是佛祖前的展瓣青莲还是瑶池中的莲子仙客?  他用拈弓骑射提笔书画的手指,拨动了大清王朝的冷韵冰弦,奏响一曲人间绝唱。  他是纳兰容若,捧读《楞伽经》的楞伽山人。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命运用金砖玉石为纳兰容若铺了一条富贵路,可那不是他的名利场。他所爱的只是一弦弯月、一豆灯火和书香蕴染的几尾芭蕉。  十八中举,廿二进士,御前侍卫,专陪康熙览胜煮酒。这是何等的显贵与尊荣?  面对他人艳羡,纳兰深
令狐冲活在现实生活中,一定会被开除男籍。  对这个人稍微了解,他居然不迷恋权力?再进一步打交道,他怎么连金钱都不爱?还是不是男人?这世界上哪有不爱权力和金钱的男人?  好吧,金钱权力都不喜欢,那么总得喜欢点儿什么吧?  他谈情说爱,特别享受爱的感觉。  他跟那个世界格格不入,不像个男人。别的男人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在嚷嚷:我要更多的权、更多的钱、更多的女人,全情投入,至死不休。只有他令狐
最早知道合欢树是看了史铁生那篇家喻户晓的散文《合欢树》。那时就一直以为合欢是史铁生的树,就像撒哈拉属于三毛,上海属于张爱玲,每一个作家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种事物,那是命中注定的结合。后来,看了雪小禅关于合欢的文字,便从此断定合欢是属于这个女子的。合欢与雪小禅是此生注定的姻缘,就像梅妻鹤子的林逋。雪小禅曾经说过,合欢树,已经和青春长在一起,难分难舍。    后來,百度了合欢树,才吃惊地发现这种树在我农村
摘 要:由“单篇”引向“类似主题”文章阅读的范本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从而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深入解读教材,思考“教什么”“怎么教”,真正让学生习得知识、方法,并以引文检验其学习效果, 迁移运用提升,同时引领学生阅读整本书。  关键词:范本教学;解读教材;“教什么”;“怎么教”;海量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
建筑之始,本无所谓一定形式,更无所谓派别。所谓某系或某派建筑,其先盖完全由于当时彼地的人情风俗、政治情况之情形,气候及物产材料之供给,和匠人对于力学知识、技术巧拙之了解等复杂情况总影响所产生。一系建筑之个性,犹如一个人格,莫不是同时受父母先天的遗传和后天朋友师长的教益而形成的。中国的建筑,在中国整个环境影响之下,虽各个时代各有其特征,其基本的方法及原则,却始终一贯。数千年来的匠师们,在他们自己的潮
取名字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它可以将就也可以讲究,所以,取名字也是一个技术活儿,就那么两三个字,好名字和差名字往那一搁,立分高下。可能取名字的时候父母是一番好意,可是生活中那些无所不在的逗比总是能演绎出各种版本,不信你看看下面这几个名字,和他们奇葩的生活经历吧!  一个年轻的老师第一次上课,她开始发作业本,可是当她叫了“黃肚皮”十声后都没有人来领:“怎么搞的,这个人跑哪去了?”  最后本子发完
作者简介  照日格图,蒙古族,青年作家、翻译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文学翻译家协会副主席,鲁迅文学院第十届高研班学员。  创作蒙汉文作品(包括翻译作品)共300万字,作品散见于《读者》《民族文学》《人民日报》《环球时报》等报刊,并在《北京青年报》《佛山日报》《新华书目报》等报刊撰写专栏。出版长篇小说《试婚》(合著),蒙译汉作品有长篇小说《青史演义故事》《搏克手伊希根》《蒙古国文学精品·小说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