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外科实习生出科考核标准化的构建与实践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ilele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临床实习是从一个医学生向着医生角色的转换的重要阶段,作为确保临床实习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的实习生出科考试尤其重要,这也是带教老师发现问题并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的重要途径。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胃肠外科在实习生出科考试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寻找、分析问题,将出科考核系统化、标准化,完善考试题库,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学生毕业考试成绩明显提高。实习结束时学生对此次考核改革评价反馈总体满意度较高。
  关键词:学生;临床实习;出科考核;构建与实践
  一、目前出科考核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1)出科考试流程不够严谨,制度欠规范,医院不重视临床教学,教学重心偏移。实习带教老师对教学重视程度不够,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学校实习大纲的要求。出科考试往往都是带教老师随意打分,没有标准化的试题及评分标准等情况。
  (2)出科考试内容有限,试题的结构简单且没有统一的评分标准。试题的深度、难易度不一致,这将导致实习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通过对历年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学生的实践技能是最薄弱的环节,需要学校及指导教师引起足够的重视。
  (3)评价体系的缺失。由于缺乏一套严谨、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教学无法得到有效反馈,致使实践教学相对枯燥乏味,学生在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无法提高兴趣,参与度下降,甚至采取敷衍的态度,严重影响了临床实习质量。
  二、临床实习出科考核方法改革与实践
  (一)改革实施对象
  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临床、麻醉、全科本科实习生。
  (二)改革实施方案
  实习生临床轮训出科考试分为出科理论考试(“题库出题”形式)、临床实践技能考核(床边考核)和病例分析三个部分。
  1.理论考试
  (1)考试形式。依托我院胃肠外科建立的考试题库,结合外科学在线项目,按大专科拟定合理的抽题原则,每次考核统一抽题,随机组成考试试卷。在规定时间内(60 分钟),完成1 份随机生成的出科理论考试试卷。
  (2)组织管理。由科室教学秘书负责进行试卷管理、考试数据统计、补考确定名单;由科室带教老师确认参加人员,以免出现替考。
  2.临床实践能力考核
  (1)考试以能力考核为导向,进行临床实践能力床边考核。
  (2)组织管理。出科前教学秘书统一组织本科实习生进行临床实践能力床边考核。科室主要成员参加床边考核、质量控制等同其他临床教学活动。
  3.病例分析
  (1)考试形式。随机抽取科室已归档并建立的经典患者病案,交与参加出科考核的实习学生,以此病案为基础进行分析,给出诊断意见及治疗意见。
  (2)组织管理。由科室教学秘书负责进行记录、评分并记录。
  (三)考试流程及相关管理制度
  理论考试时间由教学秘书通知,为每轮实习生出科前的最后一个星期五。本科实习生必须按照规定时间参加考试。临床实践能力床边考核由各科室带教秘书负责组织。原则上小组带教教师不能考核本组学生,应采取本科室各带教教师交叉监考的方式。出科考核成绩的评定与学分记分出科考试合格的评定原则为理论考试与实践技能、病例分析考核均合格。
  三、实践运行情况及成效分析
  该出科考核改革方案启动实施后,在胃肠外科临床、麻醉、全科本科实习生中实施。其效果如下: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毕业多站式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将其成绩与本院历届毕业学生的成绩明显提升。同时,此次教学改革的出科考核模式,目前除胃肠外科使用外,甲乳外科也开始按照此种模式施行。另外,对带教老师水平提升也有一定的帮助。通过本次教改,让胃肠外科医师特别是年轻医师对临床帶教有了更深认识。目前胃肠外科医师全部通过了临床医学院实践指导教师认证, 3名新教师完成师资培训,通过对实习生带教,为后期规范化培训基地打下了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钦勇,吴新中.对高等学校考试改革的思考[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S1):34-37.
  [2]樊国康.实行出科考核改革方法的改革实践[J].现代医药卫生,2012(5):782-783.
其他文献
岩井俊二作为日本青年电影和女性电影的代表人物,以其特有的视角和叙事风格展现了独特的女性主义特征。本文首先介绍了女性主义的观点及背景,接着简单阐述了女性电影与岩井俊二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虽然近年来国家在全面健身方面加强了投入,尤其在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老年人所占的比例又不断攀升,因此针对老年人的社区体育工作开展的并不乐观。目前,我国老年体育人口约占城市人口的一半左右,远远超过中、青年人的比例,可以说研究和落实老年人社区体育工作就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保障。因此本文针对现阶段秦皇岛市社区老年人参与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中职学校德育课程要思考的问题。但是现有的中职评价体系却又不能完全适应思维活跃、时代特点强的中职生,两者之间的不适应性越来越突出。找出适应中职学校自身特点的德育课程,我们要不断探索、改革创新。  一、当前中职学校德育课程存在的不足  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及当前社会环境,中职学校德育课程存在的不足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德育目标和新时期的中职生不适应  由于中职教育起步
一、引言  在中职学校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丰富学生课外学习生活内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强化身心健康,是目前中职学校面临新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探索如何更好地在中职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养成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为促进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背景和意义  我校是直属韶关市教育局的综合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