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老子“有”、“无”

来源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解老子的道,关键是理解老子的有、无.引进现代哲学概念,从结构与功能的涵义方面理解有、无,应是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实际上,对有、无作这种涵义的理解,贯穿在中国哲学史有无问题的论争当中.
其他文献
将门诊挂号体系从现有的HIs中分离出来,实现了多种形式的门诊挂号,解决了在多种挂号形式之间的号源合理分配,并实现了七天门诊挂号一天门诊就医的新型服务模式。门诊流程的三层
自建院以来,山东社会科学院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为人民服务,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肿瘤化疗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V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肿瘤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所有患者均使用IVAP,对照组患者给
长期以来,科技哲学遗忘或忽略科普是件令人遗憾的事情。科普,尤其是与科普有关的某些前提性、关键性的理论问题应当纳入科技哲学研究的视野。例如:(1)科普的可能性问题。该问题
目前,我国对"三农"的投入主要依靠财政和信贷,如何把两者有机配套起来,形成合力,集中资金解决"三农"投入不足问题,是实践中迫切需要深入探索的课题之一。
马克思认为:"人的价值"之类的命题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反映.因而,它决非是关于人的本性、尊严和幸福的永恒观念,而仅仅是资产阶级的特殊要求、愿望和幻想的反映.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