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9800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70%的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sham,S),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IR)组,对照组(control,C),二氮嗪(diazoxide,DZ)预处理组,DZ+5-羟基葵酸(5-hydroxydecanoate,5-HD)预处理组,以及5-HD预处理组.再灌注后,取静脉血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取肝脏组织TUNEL法检测缺血肝脏细胞凋亡指数(apoptoticindex,AI),免疫组化检测Bcl-2,Bax,caspase-3表达.结果 其他各组与S组相比,血清ALT、AST水平升高(P<0.05),C组与IR组之间ALT、AST水平无差异(P>0.05).DZ预处理组大鼠血ALT、AST水平较IR组明显改善,肝细胞凋亡减少,为(14.5±4.5)%(P<0.05),Bax及caspase-3表达降低,分别为15.7±5.4,15.1±6.3(P<0.05),而Bcl-2表达升高(18.5±5.8)(P<0.05),5-HD能阻断DZ的保护作用,使肝细胞凋亡(25.6±7.9)%增加,Bcl-2表达(13.4±5.7)下降,caspase-3表达(25.0±6.6)升高(P<0.05).单独应用5-HD时与IR组相比肝脏细胞凋亡(30.4±8.7)%和caspase-3(33.8±7.1)表达增加(P<0.05),Bax(31.2±7.0)和Bcl-2(9.1±3.6)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的开放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它可能是通过上调Bcl-2表达,下调Bax和caspase-3表达,抑制肝脏细胞凋亡而起作用的。

其他文献
腘动脉挤压综合征(popliteal artery entrapment syndrome,PAES)主要是由于先天性腘动脉走行和腘窝软组织解剖异常,使腘动脉受到挤压进而导致的肢体慢性缺血性疾病.此病较少见,缺血症状多不严重,因而易被延误诊断,给治疗带来困难.2004年2月至2006年10月,我们诊治4例,现报告如下。
期刊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MFH)起源于间叶组织,是成年人最常见的原发性软组织肉瘤,可发生于全身各个器官,但原发于肝脏者罕见.我院收治1例肝脏多发MFH,经手术病理证实,国内未见报道,现报告如下。
期刊
近年来,随着一种新的止血设备血管闭合系统(LigaSure)的出现,使腹腔镜外科手术更为便利.我科于2005年4月至2006年3月应用LigaSure完成腹腔镜肝血管瘤手术8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肝细胞对结肠癌细胞的移行、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建立结肠癌细胞与肝细胞三维共培养模型,将结肠癌细胞系Colon-26细胞培养在共培养系统上层,肝细胞培养在下层.实验分为3组:(1)Colon-26细胞与小鼠的肝细胞共培养(肝细胞组).(2)与成纤维细胞共培养(纤维细胞组).(3)Colon-26细胞单独培养(对照组).观察肝细胞对结肠癌细胞的移行、增殖的影响,以及共培养液内表皮细胞生
小凹(caveolae)为一新近发现的定位于细胞质膜上的膜结构,可从细胞质膜上脱落下来形成囊泡,通过其主要结构蛋白小凹蛋白(caveolin-1)与多种信号分子相结合形成复合物,调节信号分子的"激活"与"失活"状态,进而调控细胞跨膜信号转导.我们通过比较caveolin-1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在肝硬化组织和正常肝组织
期刊
在过去5年内,肝移植手术作为治疗晚期肝硬化患者的有效方法在中国得以广泛开展.晚期肝硬化患者由于其并发的多脏器损害如肝-肾和肝-肺综合征等[1,2],使得术前这些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多数呈现为高动力血流状态;肝移植麻醉期间由于不同肝移植期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这些脏器的损害;如何保护在高动力血流动力学状态下的脏器不再继续遭受由于低血管阻力所导致的低灌注压性损害是麻醉医生需要很好解决
期刊
患者女,63岁.因上腹部饱胀不适感3个月余人院.查体:T 36.2℃,皮肤、巩膜无黄染,上腹部较隆起,于剑突下可触及一直径16 cm×15 cm囊性肿块,质地中等,表面光滑,活动欠佳,轻压痛.元乙肝病史。
期刊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发病率相对较低,常见于老年女性,常表现为甲状腺肿物短期内迅速增大,可出现声音嘶哑、呼吸道及食道的压迫症状。
期刊
目的 总结胰腺假性囊肿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7例保守治疗,行内引流术12例,外引流术9例,序贯式内外引流术5例,胰腺部分切除术13例.结果保守治疗者均痊愈,无复发;行内引流术者中有1例发生肠瘘,其余11例恢复良好无复发;行外引流术1例出现胰瘘,2例复发;行胰腺部分切除术者有1例出现胰瘘,其余恢复良好.结论根据病情和病程选择合适的术式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关键。
患者,女,40岁.因发现左乳头包块30年入院.查体:左侧乳房因包块牵拉而下垂,且皮肤浅表血管清晰可见.与对侧相比左侧乳房浅表静脉明显扩张.乳头被拉长,约5.0 cm,表面有少许乳白色的分泌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