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故事内容的教学设计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语故事是小学英语教材的内容之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材中的英语故事,教师在组织课堂学习活动时,应根据学生语言学习的规律,精心设计听故事、讲故事、演故事和谈故事环节,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英语故事,增强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生;英语故事;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5-0056-02
  英语故事作为小学生普遍比较喜爱的阅读材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可以训练学生的英语阅读技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教师在组织小学生进行英语故事的阅读学习时,应根据学生的语言习得规律,结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设计环环相扣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故事内容,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认真听故事,获得重要信息
  听不仅是语言学习的一项基本的、重要的技能,而且是获取语言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更是语言交流的必备环节,是英语训练的重要内容。在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教师利用故事对小学生的吸引力,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听故事活动,通过各种途径向学生传递故事内容信息,增强学生对故事内容的感知,引导学生快速地对英语故事的内容进行初步理解。
  例如,在教学译林英语6B Unit 1《The lion and the mouse》时,教师首先呈现一组图片,创设听故事的情境:“I know you all like listening to stories. Today, we will learn an interesting story about a strong lion and a small mouse.”教师借助图片和语言将学生带入故事情境中,接下来,要求学生认真听故事。“Listen to this story carefully and try your best to catch the main idea of this story.”教师说:“What happened to the strong lion and the small mouse on earth?”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了。这里,学生通过插图和教师的课堂语言,知道了这则故事是与狮子和老鼠有关的,再通过听音频,对故事内容形成了直接感知,了解了故事的大概情节。
  认真听故事是故事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学生完成语言信息输入的重要一步。上述教学,教师采用多种方式播放英语故事,唤醒学生的耳朵,让学生通过聆听故事快速抓住重要信息,对故事形成初步感知。
  二、生动講故事,内化核心技能
  讲述故事是学生完成故事信息和语言知识的转化、进行语言输出的过程,能够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在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活动中,在学生完成了听故事环节,已经掌握了故事的主要内容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讲故事活动,为学生创造表达的机会,促使学生完成英语知识、技能的内化,训练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学译林英语6B Unit 1《The lion and the mouse》时,在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再听故事,完成对故事内容的复述。“Do you think it is an interesting story?”“Could you review the storyline and characters?”教师再次提出问题,并且给了两分钟时间让学生回想故事。然后,教师允许学生根据插图的提示,对故事的情节进行复述。学生看着插图,凭着听故事的记忆,抓住了几个重要的情节:“At first, the mouse walked by the sleeping lion and woke it up.So the lion wanted to eat the mouse.But the mouse told the lion he would help the lion someday.The lion let the mouse go.The next day, the lion was caught with a large net by two men.At last, the mouse made a big hole in the net to help the lion out.From then on, the lion and the mouse were good friends.”学生在复述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生动讲故事是故事教学的第二个环节,也是学生内化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语言输出的重要步骤。上述教学,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精心设计讲故事的方式,为学生讲故事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自由讲故事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英语表达能力。
  三、精彩演故事,锻炼综合能力
  英语故事通常具有精彩的故事情节和有趣的语言表达。学生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再加入自己的想象,对故事进行精彩的演绎,可以加深对故事内容和主题思想的理解。在组织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时,教师通过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刺激学生的大脑,引导学生熟练地运用英语,融入丰富的想象,加入生动直观的肢体动作,把故事精彩地表演出来,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教学译林英语6B Unit 1《The lion and the mouse》时,教师在学生复述故事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场景:“Could you imagine the scene when the mouse helped the lion out of the net?”学生补充了很多的细节画面。最后,教师提出新任务:“Now,let’s have a role-playing game.According to your imagination about this story and perform this story with your classmates.”学生听说要按照角色演绎故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经过认真的准备,学生进行了精彩的课堂表演。“One day, a strong lion was sleeping soundly, a small mouse was walking by the lion...”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旁白,扮演狮子的学生已经躺在地上假装睡着了,扮演小老鼠的学生则蹑手蹑脚地从狮子身边走过。在这种真实的演绎中,学生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   精彩演故事是故事教学的第三个环节,也是学生加入自身想象并进行全面展示的过程,对于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上述教学,教师借助图像、视频等直观资源,激发学生想象,辅助学生顺利完成故事演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自由谈故事,领悟深刻思想
  在英语故事教学中,需要学生对故事提示的主题思想进行深刻的领会,既接受思维的训练,又受到思想情感方面的教育。在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围绕故事的中心思想进行深入的探讨,引导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让学生在交换看法的过程中加深对故事思想的理解和领悟,升华学生的认识,影响学生的思想观点、情感和态度等。
  例如,在教学译林英语6B Unit 1《The lion and the mouse》时,教师在学生表演故事之后,组织学生针对故事的中心思想进行讨论:“What is the truth of this story?”“Discuss this question in groups.”学生开始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小组同学轮流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说:“I think the truth is that everyone should not look down upon the weak.”也有的学生说:“We should be kind to others even if it is weak.”還有的学生说:“The weak maybe help us when we are in trouble.”……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给出自己对故事中心思想的理解,讨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升华了学生对故事思想的理解。
  自由谈故事是故事教学的第四个环节,也是学生形成思想观点、接受情感、态度教育的过程。上述教学,教师有效组织学生围绕特定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相互分享信息,深度挖掘故事,升华了学生的认识。
  总之,教师应依托教材中精彩生动的英语故事,设计环环相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开展层层深入的学习探讨,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值得一提的是,在英语故事教学中,教师需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充分利用学生对故事的喜爱,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搭建平台、创造机会,让学生尽情表现,使学生实现知、情、意、行的全面进步。
  (特约编辑 丁心睿)
其他文献
[摘 要]教材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但在实际教学当中,许多教师在进行教材文本解读时总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照本宣科地让学生解读文本。这样不仅没能提升学生文本解读的水平,更使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降低。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不断创新教材文本解读的模式,提升文本解读的趣味性,引领学生对话文本、对话作者、对话自己,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本解读;路径  [中图分
[摘 要]课堂教学中,教师将英语学习内容与故事形式进行深度整合,能够迎合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内在需求,突破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和展示的机会,强化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愉快体验,开辟英语高效教学的新途径。  [关键词]英语教学;故事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4003802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根据具体的
[摘要]在科学教学中,求知欲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拖延教学时间节点,吊足学生胃口;在探究活动前,欲擒故纵,先遂了学生心愿,让其单独行动,使其失败,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使学生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在学生遇到难题时,适时指导,师生共克难关,使探究活动得以继续;在探究活动后,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分享和交流,使学生获得更多成功的体验。  [关键词]科学教学;情感态度与价
[摘 要]像设计师一样思考,运用设计思维创造性解决复杂问题,这是一种创新思考学习方式。将设计思维融入STEAM教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同理心、深度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该研究以STEAM课程“伞”为例,围绕设计思维与STEAM教育的理念,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出发,结合“伞”课程教学实践,借鉴设计思维方法,构建了基于设计思维的STEAM课程教
[摘 要]叛逆心理在小学高年级学生中是普遍存在的一种见惯不怪的“正常”现象。逆反期的孩子情绪起伏大,心理变化剧烈。为引导高段年级学生平稳度过逆反期,减少师生、亲子冲突,教师可从“调控学生自我约束意识”“调适学校教育方法”“调正家庭教育方式”及“调动群体‘正能量’因素”四个方面,引导他们由逆反思维改为正常思维和创造思维。  [关键词]逆反心理;有效调试;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4
[摘 要]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对学生渗透数学常识,让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获得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常识 认识方向 数学教学 渗透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3-034  学生在刚开始学习数学时,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过渡期才能够掌握数学的思维方式,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常识,拉
[摘 要]情知互动,即在教学过程中,既重认知,又重情意,以情促知,以知动情,情知相互交融,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与价值观得到和谐发展。展示汇报课作为一种活动形式、一种课程资源,目的在于用情感手段来引导学生建构知识,注重情知互动。这需要教师结合活动主题合理地开发与有效地运用,基于学生视角立场探寻“原点”,立足学生精神场域打造“圆点”,朝着学生素养发展的方向追溯“远点”。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摘要]中央政府是学前教育宏观政策的决策者,对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方向引导和整体性规划的作用,而地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既是国家教育政策的执行者,也是地方区域性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当前我国中央政府在学前教育政策供给上已初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促使并保障我国学前教育事业走上了法制化与科学化的发展轨道,但已有政策法规一般出台年代较为久远,不能适应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无法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
[摘要]灵性是学习的追求,也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灵性,使学生乐学、善学、创学数学。  [关键词]学习基础;学习灵性;平面图形;教学案例;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9-0006-02  教学案例:  一、巧用学习素材,加速激活  1.重温回顾  师:请大家回想一下,昨天我
[摘 要]《品德与社会》这一门课的实质在于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对学生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品德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还要针对学生的特征和天性,构建“童真”课堂,进行有效教学。  [关键词]浙教版 品德与社会 课堂教学 心得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9-055  作为品德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