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的智慧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ldGho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古人爱“和”,从《国语·郑国》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到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乃至无数的字画诗词,总有一个“和”字。
  史伯把“和”上升到了一种理论高度,成了世界运转中的规律之一,体现在每一件事物的背后。
  物有“和”,萬物并行而不悖。即使物各有性,也总是同处一个空间之中,共存共生是谓和。而不同性质的物的组合碰撞,总能产生绚烂多姿的结果,化学世界中的种种物质和物质的转变正说明了这一点。
  事有“和”,纷繁错落归于和。当初,四大文明古国在彼此封闭的世界中演化,有先有后的文明进程,在两次工业革命之后达到顶峰,极端的不平衡引发两次世界大战;而现在,整体的和平取代了战争,要发展取代了掠夺,不和只有毁灭,要生存就必须有“和”。
  人有“和”,从“和”的土壤中才能长出秩序的果。中国创始的外交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各国的赞扬,以此行事,方能停止无意义的争论,从混乱中找到秩序,促进共同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立。周总理曾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这就是一个达到“和”的办法:将人们的关注点集中到相同的地方,保留各自的不同之处,从而促进了整体的发展进步。
  无论是物、事还是人,其“和”都是建立在不同的基础上的。秦始皇渴望大一统,统一度量衡的行为大大有利,但焚书坑儒的罪行难以抹去;更不必说明清的八股文,禁锢的不仅是人们的头脑,还有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这就是“同”的害处之一吧,“同”的行为违反了这个充满矛盾的世界的规律。一时的“同”,固然给人整齐划一、威力巨大的感觉,但后患无穷,最终只能使人自食恶果。在一些开放的年代,“不同”催生了纷繁美丽的花朵:百家争鸣、大唐盛世、双百方针……“不同”促进了进步,矛盾才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和”即对立面的统一,是以往不知多少思想家追求的最高境界。西方思想家罗素这样道出了生活的本质:“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参差多态的人生,参差多态的世界,这些不都是“和而不同”的智慧吗?
  (编辑:李跃)
  评点:夏云陶
  文章从“和”的发展说起,将话题置于广阔的历史背景中。结构清晰,呈总分式,阐述物、人、事均体现出“和”的内蕴,探讨“和”对于万象共存共生的影响;可惜的是文中对于意义更为深刻的“共生”阐述尚不充分、举例不够丰富。然而,作为一名中学生,能认识到“和”对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已经值得肯定。最后,作者拿“和”与“同”相比较,树立了追求和谐生存与发展的原则,在对立中求统一,表达了对“和”字内涵的时代性思考。这样的文字具有指导人生、展望世界的意义。
其他文献
秋天到了,  小蚂蚁们往树上爬,  只要趴在树叶上,  风轻轻一吹,  就可以飞回家。  哈,我知道啦,  树叶是黄色的沖锋板。
小路边,长着一株矮矮的狗尾草,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左眩,“80后”天蝎座女生,重庆人,儿童文学博士,现居北京,是一位快乐的童书编辑。有多篇童话入选年度儿童文学选本。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一、教学内容简介:    《动物的进化》是人教版小学自然第十二册第九课课文。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初步了解动物进化的过程及所需相关的条件,让学生通过有目的、有选择的研
今天,文文的爸爸邀请几位朋友来家里做客。  吃饭时,文文用面包逗小狗玩,小狗撞翻了他手中的盘子,盘子碎成了几块。文文对父母说:“你们看见了,是小狗打碎了盘子,不是我的错。”妈妈说:“盘子确实是被小狗撞翻的,可是你就没有错吗?”文文大叫:“是小狗的错,不是我的错!”爸爸叫文文到他自己的房间去,想想自己究竟有没有错。  小小鼠很纳闷儿:你们说文文有没有错呢?为什么?在QQ空间里告诉我吧。
小朋友,喜欢你們的校园吗?闭上眼,把学校的一草一木,静态动感,装在大脑再慢慢回放,你会惊奇地发现,哈,我们的校园这么美!  校园里的那片竹林,修长滴翠,风姑娘轻抚,它们前呼后拥,逐浪排空啊!阴雨中,艳阳下,它们绰约的风姿更非一般了。  高树自然不能少。一棵棵杉、松高大挺拔,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显得神采奕奕,身边相伴丰腴的桂树、冬青,伴着小朋友嬉戏的身影,笑声成串儿地溜出了院墙。  绿色拼图的足球场,
有一只小老鼠,名字怪怪的,叫“猫不理”。但猫怎么会不理美味的小老鼠呢?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梅·萨藤:《独居日记》  梅·萨藤:美国20世纪知名女性作家,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日记体作家、小说家和诗人,被称为人类精神的探索者。  作品介绍  《独居日记》是梅·萨藤五本日记中公认的经典之作。梅·萨藤于声誉正隆之时,隐居避世,与内心病症搏斗,以独居疗愈。日记中,她时常谈论自己的思考和创作、恋情与友情,不断记下日常生活的琐事,细致观察变幻无常却又惊喜不断的四季,这一切不断抚慰着她敏感、脆弱的内心
王蔚,自由作家,创作儿童文学多年。早期写小说,后发现自己对幻想的巨大兴趣,专攻幻想小说。近些年醉心童话,并创作插图。出版儿童文学作品多部,曾多次获奖。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汉字王国里新开了一家汉字帽子店,店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帽子,有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