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的爱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o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亲18岁那年春季的一天,日本的战机在低空狂飞、吼叫,像撒米粒儿一样撒下许多炸弹,大地到处弥漫着硝烟。母亲和女孩儿们无处藏身,她们惊恐地躲进了不足一尺高的麦田里,慌恐地趴下,凝视着麦田里在敌机震颤下发抖的麦子……当飞机轰炸后,母亲怀揣着恐惧回到家里。她发现院里有几个陌生的人(实际是逃难的人),认为是鬼子进院了,要抓人了!当时就吓得昏倒在地。母亲被人救醒后,因惊吓患上了精神病。自此,这种时有发作的“病魔”便纠缠着她大半个人生……
  新中国成立后,母亲曾以一名大龄生的身份走进小学校堂,读了几年的小学,意外地考入了方城师范学校,但后因生病仅差三个月而肄业,失去了毕业就业的机会。母亲曾代课教书,却因“鸣放”时讲了一句实话而被解雇。母亲也曾是一名城市职工,却又因父亲响应号召,将母亲“下放”到农村成为农民。
  父亲是在1992年腊月二十四走的,母亲是在次年正月二十六走的。
  父亲在他走的前一天旧病复发,住进了医院。这些母亲是知道的,但我们怕惊动母亲,没让她到医院去看父亲。母亲是最经不起惊吓的人,这是我们很小就知道的。我们对母亲谎说父亲不要紧,不让她挂念。直至第二天父亲突然辞世,以至后来的几日为父亲办后事,我们都没让母亲知道,怕惊动她而伤她的身心。如果她受惊吓,就要犯18岁时因日军惊吓而落下的精神病。犯病就彻夜难眠,不吃饭,到处乱跑,像有多个灵魂在支配着。我们吓怕了,我們很不愿她犯病。在我十一二岁时,母亲受了惊吓,犯了病,父亲、姐和我三人不分昼夜轮流护理她。当她三四天不吃饭、不睡觉时,依然很精神。那一晚是父亲、我和村上的几个哥哥将母亲捆在架子车上,冒雨赤脚蹚着泥泞将母亲送到几十里以外的专科医院的……还有一次犯病,我们在家护理她,一眼没看见,母亲便失踪了,一失踪就是半个多月。我们心急火燎,噙着泪水,整整找了半个多月,仍杳无音信……我们认为母亲肯定是掉进了哪个井里或坑里,淹死了……在我们绝望的时候,意外地,几十里以外深山里的表舅用架子车将母亲送回家中。表舅说,他在野外见到她时,已认不出了她,蓬头垢面,披头散发,瘦骨嶙峋,几个小孩子正在用小石块砸她,追她……所以,父亲去世,我、妻、姐就提前商量决定要骗她一段时间,等事情放凉了再慢慢说也不迟。
  我们为父亲办完后事回到家中,母亲也不知道她相伴近半个世纪的老伴已经走远。父亲走后那几天,母亲总是有点惊慌似的问我们:“你爸呢?”我们每每若无其事地对她说:“爸在医院里,放心吧!”母亲发现我们总是不很着急到医院去,半信半疑地又问:“谁在医院招呼他?”我们假装父亲病很轻,漫不经心地扯着嗓音说:“放心!我们雇了保姆招呼着……”又过了几天,母亲更加怀疑,总是不停地问。我们总是不停地欺骗。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欺骗母亲!可是,马上就要春节了,这事情可不能在春节里让母亲知道。
  除夕夜我们平平安安地过去了,大年初一我们又平平安安地过去了,但我发现母亲这两天好像有点变化,不怎么问起父亲,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她愈是这样,我们愈是担心。是啊,过年了,父亲也不回来,如果病轻,过年为什么不回来呢?
  大年初二这天,母亲显得很平静,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行啊,总算我们的计划没有落空!我想。但有些事情却不是你想象的那样自自然然和平平常常。吃罢早饭后,母亲把我叫到她跟前认认真真地问:“快给我说实话,你爸在哪儿?”我想不到母亲会突然问起这个,心里咚咚跳个不停。我支支吾吾地说:“他……他在……在医院……”“在哪个医院?我要去看看!”母亲说。我惊讶得更是无言以对,假装镇静地又支吾道:“在……在……”“不要说了!我什么都知道了!”母亲好像是愤愤的。我的头有点蒙,不知所措地脱口而出:“谁告诉你的?”“没人告诉我也知道!你爸已……已……”母亲哽咽得说不出话来。接着便号啕大哭……母亲整整哭了一天。我们边劝边解释:“妈妈,我们诓你是为了你好,爸爸既然走了,那就让他走吧,你老要多保重身体呀……”母亲只是哭,并没有过多地埋怨我们,这也许是她对我们骗她的本意有所理解的缘故。
  后来的日子,母亲总是时断时续地悄悄抹泪,但她将悲痛压在心底,生怕我们再为她的悲痛而伤心。母亲总是闷闷不乐,但见我们时却没乐找乐。她的身体总算不错,只是老毛病的气管炎咳嗽犯了……
  母亲偶尔抽几支烟的“烟龄”已有数十年了。她嗜好抽烟,但烟瘾不大。这些天她总要烟抽,我们怕她的气管炎咳嗽加重,总找理由推托。她要烟的次数多了,我们就给她买一两盒。
  我有意窥视母亲抽烟的情形。我发现母亲这几天抽烟时好像愁上加愁,比以往又多了层悲痛、思念和痛心。是啊,父亲与她已相依为命近半个世纪了,她对父亲有着真诚的爱。另外,她又对我们更加心疼,她清楚,父亲去世,她的负担全压在了我们身上,她不忍心……你看她抽烟时的情景:她用看不清的眼睛默默地寻找烟盒上开封的丝线,将烟盒贴近高度眼镜的镜片,翻转,又翻转,十多分钟才找到,抽掉丝线,去掉透明的塑料包装膜,打开烟盒盖,抽出一支,然后将烟盒盖儿盖上,装进兜里,顺便又掏出火柴,擦燃。傍晚,火柴的火苗照亮她的面颊:整个面部憔悴、苍老,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皱纹;前额上深深地刻着几道沟痕;雪白的剪发从头上垂下来,紊乱,不像瀑布,而像乱麻!她的眼眯成了一条线,点着了烟,抽一口,然后将白色的烟雾吐出来,烟雾在她的面前渐渐消散……这时,她好像得到了一种解脱,得到了一种释放,便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紧接着就是连声的咳嗽……
  正月二十三这天,母亲又要起烟来,我找理由推托了;第二天,母亲又要起烟来,我决定给她买,但这天工作较忙忘记了。母亲很少自己去买烟,她的双眼曾患白内障分别做过手术,左眼已经失明,右眼稍能看清路。正月二十五这天,母亲没有要烟,但我记起了昨天忘了给母亲买烟。晚饭后,我与妻一同到街上给母亲买了两盒烟,并又到医院找了医生,把母亲的病情向医生讲了讲,取了点止咳的药物,拿了回来。当我们走到家门口时,发现母亲的室内已熄灭了灯。这时才刚刚晚上八点多。母亲睡了,就让她睡吧!我们蹑手蹑脚地来到母亲的门前,顺便将药物和香烟轻轻地放在母亲门外的窗台上,便又蹑手蹑脚地回到自己的房间。我们平时常常为母亲能够多睡一会儿而高兴。所以,这次我们没有叫醒她。
  谁知我们以后再也没有叫醒母亲的机会了!
  正月二十六,一个阴雨的日子。大清早我来到母亲床边,看见母亲和往常一样睡得很安稳。牙齿全脱的嘴微张着,面容慈善而安详,侧着身,被子盖得很严,只是两只胳膊露在外面。我想让母亲多睡一会儿,又怕她感冒,就将被头轻轻掂起,又小心翼翼地轻轻地盖在她的胳膊上,然后轻手轻脚地走到门口,对妻小声说:“让妈再睡会儿。”我们怕惊醒母亲就悄悄地吃了早饭。
  大约四十多分钟后,妻慌慌张张地跑到我的办公室门口,泣不成声,说叫不醒母亲了。我拼命赶回家,推开母亲的房门,站在母亲的床边,望着母亲安祥的样子,轻轻地边推边唤:“妈妈!妈妈——”母亲没应声。我开始还幻想着认为母亲可能睡得还熟。我轻轻地将我四十多分钟前盖在母亲胳膊上的被头揭开,拉着母亲的手,一种冰凉的感觉迅疾传遍全身!直至此时,我才相信不愿发生的事情真的发生了!我的脑子一片空白,仿佛一声炸雷贯穿于耳,头晕目眩几乎跌倒……
  我在恍惚中下意识地走到门口,视线透过泪水落在昨晚放在窗台上的两盒香烟和止咳糖浆药物上,它们还在那里原封未动。我后悔昨晚没叫醒母亲,没有把最后的爱献给她。我拿起这烟和药紧紧地握在手中,返回到母亲的床前,不禁潸然泪下……我久久地站着,泪水滴在母亲的手上、臂上……心如刀绞地忏悔着自己对母亲的这份最后的关照——
  这是一次迟迟而未到、劳而无功的关照!
  这是一次心酸、心痛、心碎的关照!
  就在昨天,母亲还是一日三餐,但这一觉却睡到了另一个世界!这天晚饭时,母亲喝了两碗饭,没有任何异样的表现。她只是比以往更沉默寡言,没有跟我们说一句话。她的沉默寡言,我们是理解的,自从父亲患重病以来,她就沉默寡言。我们知道,那是父亲带走了她的心……第二天,与母亲睡脚头的十一二岁的侄儿告诉我们,昨晚奶奶睡得很熟,只是半夜的时候奶奶拉亮了电灯……医生诊断后说,她的被窝还有余温,可能是急性心肌梗塞后半夜猝死的……
  责任编辑:子非
  美术插图:崔彤
其他文献
去一地旅行,无外乎在“食”与“游”二字上做功课。因此,当东道主宣布,要安排夜晚去听一场弋阳腔戏,弋阳在我心里又增添了新内容。   上一次听戏已是三四年前,在苏州一艘游船上,面对面听一男一女两个评弹演员唱了短短半小时,那真是一次美好的体验。吴侬软语里尽显吴地富足与柔软。此后,尽管偶有在电视里看各式戏曲节目,感觉却是与现场看大不同。戏剧现场是很可看的:形色观众、演员临时起意做的小动作、小细节,以及环
2021年4月3日 星期六 晴  早上,爸爸神秘地说要带我去见一个人。不管我怎么追问,他就是不肯告诉我那个人到底是谁,只是说到了那里我自然就知道了。  经过一路驰骋,我们在一个水库边下了车。我看到这里有许多游客。这时,爸爸对我说:“我们要见的人在旁边的那座山上,快跟我来。”于是,我跟着爸爸,沿着一级又一级的台阶往上走。  在一座雕塑前,爸爸停下了脚步,转过头来对我说:“我们要见的就是他—梁柏台,我
清晨,窗外的金乌尚未苏醒,克里斯汀蓦地起身,半坐在床上,摸索着搁在床头柜上的香烟。   她想起昨晚他们云雨温存时,他有意无意地转头,以及敷衍似的几句话语。以前的他从未这样。克里斯汀不禁手指发颤,烟也吸得更快了,完全不似平日那慵懒的周六清晨。直觉告诉她,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她不愿去细想,可这种感觉却一直萦绕在她心头,纠缠着她,如同困兽一般,试图破笼而出。   三瓶剩余的红酒此时也成了她的救命良药
真正的友情是一杯绵厚醇香的酒,岁月愈久,味道愈香。  —题记  友情给予人温暖,使人重拾信心,在你需要时给你力量。在我眼里,它独特,无可替代,随着岁月变得美好。  “哎呀,你怎么又哭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我猛一回头,看到她真诚的眼睛一下子冷静下来。“呜,世界上真的有鬼吗……”“被调皮的晨晨吓着了吧,她说的都是骗人的,世界上并没有鬼。”她温柔地哄着我。我停止呜咽,抬起头,她正笑盈盈地望着
小猕猴:你们人到底是“四体”还是“五体”?一下子“四体不勤”,一下子又“五体投地”,还有一本著名的小说名叫《三体》,聪明如我都搞不清。啾啾先生,你说说看,人到底有几体呢?  啾啾先生:哈哈,“五体投地”是古印度传来的礼节,其实就是磕头跪拜,两肘、两膝加上额头,共“五体”着地,现在用来表示实在太佩服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四体”就是现在说的“四肢”。“三体”?呃,还是去看小说吧。  小猕猴:好
除夕刚过,元宵又近了。 每到元宵节,城里人闹元宵,观花灯,猜灯谜,好不熱闹。而乡下人没这条件,但也有自己的乐法。   过去,乡下贫穷、落后,许多人吃不饱穿不暖,元宵节只能做些踩高跷、舞狮、抬阁等事,有些还赶热闹到各村看古戏。一年365天中,孩子们总是扳着指头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等待着中秋、春节、元宵、端午等重大节日的到来。因为只有节日时,才能吃到一年中极少吃到的鸡肉、猪脚、鱼鲜等非常高档的食物。  
1   黄毛如果活着,今晚的高中同学聚会,他肯定在场,而且还一定会张开大嘴大声说话,大口喝酒。我看看坐在我斜对面的雅琴。雅琴似乎没有感觉到我的存在,埋着头与旁边的女同学不停地说着话。我将一杯啤酒灌进喉咙里,起身到房间外的阳台上点了根烟抽着。   我跟黄毛是发小儿。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在一个班级一直读到高中毕业。雅琴读初一的时候,因父亲从乡里调到县机关工作,全家迁到县城,便和我、黄毛成了一个巷子里
第1名:韩静霆《托尔斯泰的背影》  第2名:贾平凹《狐石》  第3名:阿 成《雨中的我和乞丐》  第4名:李国文《毛笔字》  第5名:王 蒙《文墨家常四题》  第6名:鲍尔吉·原野《露水也有白桦树的香味》  第7名:学 群《牛粪本纪》  第8名:荣 荣《蝴蝶的爱情范儿》  第9名:于志学《三舅、四婶和小山东》  第10名:周亚鹰《回趟老家》  第11名:刘庆邦《打麦场的夜晚》  第12名:苏沧桑《
这几年,小夏和琛琛母子俩,租住在一间整洁的小公寓里。小夏每天从工厂下班,就去学校接琛琛。一天下午,老师打来电话说,琛琛的鼻腔突然出血不止,小夏给管事的打了声招呼,就向医院跑去。  急诊室里,琛琛的鼻血止住了,但医生瞅着化验单说:“这孩子得住院。”小夏不解地问:“鼻子不出血,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回去了?”医生说:“血液化验异常,还是赶紧住院进一步检查吧,不敢耽搁。”小夏愣了一下,从医生手中接过单子,蹲在
檐前旧燕复衔泥,既望残楼日影西。  总叹龙泉眠鞘久,常思腾雾与云齐。  闲人只揣樱桃意,居士偏怜芳草隄。  谁会江湖忧君故?但将寡酒醉花溪。  感悟西安  九九经途一苦禅,生民立命可承天。  居廟当筹天下事,奉天须纳圣贤言。  美术绘画:林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