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4年重庆期间,郭沫若一连写了6首论画诗,诗成后让傅抱石看。15年后,傅抱石在文章中复述了他印象最深的一首:“画道革新当破雅,民间形式在求真。境非真处即为幻,俗到家时自入神。”当时,中国画的改革与创新已持续了20余年,以高剑父、徐悲鸿为代表走的是中西融合改革创新之路,以傅抱石、齐白石为代表走的是改良传统的创新之路,各有所成。郭沫若别出心裁地提出了改革创新中国画的两个根本问题,一是从中国民间美术中获取的改革武器,二是新中国画的审美标准在于去雅求“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