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ato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在叶圣陶看来,人要是各种好习惯都养成了,我们的教育目的就达到了。然而,现实中的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不端正的情况仍很突出。对此,作为教育者的语文教师,应该从思想和行动上引起足够重视。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习习惯 培养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如能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可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达到双赢的效果。如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从教学实际方面可做如下考虑:
  一、预习自学的习惯
  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相当多的学生没有养成预习和自学的习惯,上课喜欢当听众,被动接受老师讲解的知识,难以开展课堂讨论,学生很少有自己的独特理解与感悟。因此,上新课前,老师要布置学生预习和自学课文,读一读课文原文,查一查生字生词,画一画精彩句段,理一理结构脉络,想一想课后练习,记一记疑难问题,找一找相关资料。如果学生课前没有来得及预习,教师要抽出一部分课堂时间,让学生预习和自学。学生一旦养成了预习和自学的习惯,他们会主动地去理解和探求,感受学习的快乐。有了预习和自学的基础,课堂讨论才会更容易开展起来,对课文的理解把握才能够走向深入。
  二、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第一,老师要对学生课外阅读的书要有足够的宽容,在学生阅读中,一直都存在着成人爱好与学生喜欢的差距。其实我们对学生的阅读心理还知之甚少,在这种情况下,就更应该对学生的阅读选择足够尊重。比如说卡通和通俗小说,一般我们都认为是垃圾书,但这却是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品种,而且对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也未尝没有帮助。有一个事例可以表明:1990年和1991年来自32个国家的二十多万名儿童,参加了“国际教育成果评估协会”的测试,结果芬兰儿童的阅读分数最高,而芬兰儿童最普遍的阅读书刊是什么呢?就是59%的芬兰儿童几乎每天看一本漫画书。
  第二,老师可以围绕课外阅读组织一些活动,比如,小书虫啃书活动,为学生设计课外阅读表格,当学生的阅读达到一定程度,如二十本,四十本或者八十本后,就授予相关的“阅读学位”。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邀请文学作家到校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活动。
  第三,不要把所有的课外阅读都寄托在课外进行,课堂上老师可以以适当的方式,或者以一定的时间向学生推荐自己喜欢读的作品,我个人认为所有学生天生对阅读是充满兴趣的,做过父母的人都有小时候被学生缠着讲故事的情况,上学以后之所以有的学生沉迷于电视或电子游戏,首先是由于家长和学校没有提供一个相应的阅读环境,对学生潜在的阅读兴趣没有加以诱导。
  三、培养学生利用多媒体、网络查找资料的习惯
  所谓“媒体”就是信息表示和传播的载体,如日常人们使用的数字和文字、声像技术中的音频、视频、图形、图像、动画等都可以称为媒体。学生可从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多媒体使学生学习得更轻松、活泼。图形、音频、视频、动画等效果的运用,从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降低思维的难度,加深记忆,增进对知识的理解。然而,网络也不例外,它现已成为一个永不陌生的新话题,在网络上学习知识也成为了一个新的网络项目。在网络上,学生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所讲不到的内容,能丰富学生们的知识面,能使学生们的眼睛更加开阔。网络的最大功能应该就是获取信息了,四通八达的信息高速公路覆盖全球,使庞大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地球村”,通过网络,能立刻知道世界各地所发生的事情,真可谓是:“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
  四、养成爱表达、善表达的习惯
  这里所说的表达,主要指练口才、练说话。我们面对的是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人们在科学探讨、经济活动、人际交往等中,需要谈论、争辩,需要彼此间理解、认可、支持,需要用最简练、最精确的语言来表情达意……,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口才,所以语文教学应重视练口,培养学生能说会道、能言善辩的能力。培养初中生练口的习惯,具体应抓三方面的工作:
  1、练好基本功。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安排适宜的练口活动的时间,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并使之养成良好习惯。练口前要向学生提出要求:“声音洪亮、吐字清楚、正确流利”。练口开始时是要求学生注意讲话时的声调、仪态。先要求把话讲完整、讲清楚,进而要求生动、感人、精彩。这样反复练习,逐步提高,就会养成好习惯,就会练就“说话”的本领。
  2、加强交谈。学生在静态语境中的说话能力培养固然重要,但当他们以后步入社会,更多的将是动态的交际语境。因此我们还应注重培养初中生对动态语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初中生这种适应能力,要求语文教师必需把课上活,要为各种形式的交谈创造有利条件。
  ①创建“对话、答问、讨论”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教师的精心设计、机智诱导下,捉住机会,利用更多的动态交流语境,积极练口。
  ②围绕课文内容的分析、理解,引导学生钻进去,跳进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让学生说起来,争起来,辩起来。做到这些,语文课才能活起来。
  ③教师要及时发现说、争辩活动中,那些有新意、有创见的发言,并及时鼓励创新的见解,激励争辩双方,进而让学生形成一种敢说、爱说、会说的风气。
  3、发挥榜样的积极作用。作为初中语文教师,一方面要率先垂范,力求做学生在朗读、演讲、辩论等方面的榜样,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寻找常见的高水平的样板,进行学习、欣赏、评论、效仿。如收看电视辩论节目、体育比赛实况的解说等等,让学生欣常高水平的“說话”。学习榜样,找到差距,不断提高能力。
  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没有长时间的磨练和坚持,没有坚定的信念和决心,那是难于成功的。老师要讲究方法,具体指导,因势利导,反复训练,严格要求,加强督促,同时,教师要以身示范,寓教于乐。对做得好的同学,要大力表扬鼓励;对做得不好的同学,要耐心细致教育。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就会逐渐养成。初中三年的语文教学,如果能使大多数学生达到“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写作成为一种思考方式”的境界,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一定是成功的。
其他文献
摘要: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指的是认真的书写态度,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爱护并正确使用文具,注意卫生等良好的习惯。对于小学生身心特征来说,写字不仅可以巩固识字,字写得正确端正,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有助于更好地完成各科作业,也为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因此,上好写字课,对学生进行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我想对写字习惯的培养谈几点浅显的看法。  关键词:书写 坐姿 姿势 习惯  一
摘要:众所周知,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应该培养他们的自主精神,让他们自觉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使其主体作用得以发挥。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多年实验班教学,本人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下面就课堂上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 主体作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索动机  在教学中要充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教学的总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讲普通话,耐心专注地倾听、准确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这不仅指出对当代教师本身的素质要求,同时,为当代教师的课堂教学指明实践的方向。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促使他们的思维、观察、想象、记忆等能力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育者,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做了以下几种尝试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形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中迫切需要提倡“体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调用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只有注重实践,多让学生置身于生活实际和具体形象的问题情境之中,才能填补学生经验的不足,从而促进学生在体验学习中获取知识。  关键词:体验教学 小学数学 教学经验
摘要:在新课改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本文对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思考与探讨。主要从教育观念的改变、课堂教学效果、实践教学和学生评价体系等几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初中政治 新课改 课堂教学 创新思维  1.转变教育观念,以素质教育作为目标  要实施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首要在于改变当前以教师传授为主的“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开展启发式教学,帮助
摘要:目前职校语文课程的设置和教学要求很大程度上不符合职高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急需对教材内容进行更新,对语文课程进行重新整合。文章分析了职高语文教学的现状,认为目前的语文教学应该分为基础语文教学和选修课教学两部分。提出了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语文学科考核形式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职高语文 课程整合 选修课 新教学模式  一、职高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无论从教材的内容还是形式上看,职高语文教材均
摘要:在从事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普遍对地理这门课程缺乏兴趣。现结合我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地理 学习兴趣 培养方法  当前,地理作为高考中文科综合的一科,其重要性正日益显现。不少的同学因为高考中地理失分严重,不但影响了文综的成绩,也影响到高考的成绩。笔者调查发现,不少的中学生对地理学习存在畏难情绪,其中固然与地理本身较为抽象
在国际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英语作为一种国际化语言,已在世界各地广泛普及。在我国农村的教学中,英语也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孩子们升学考试的重要砝码,它对孩子们未来学习、生活的影响意义深远。  本人在农村初中执教英语多年,虽没有什么宝贵经验可谈,但是与学生朝夕相处中,就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整体水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参悟到了一点心得体会。在此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我的看法,与同行探讨:  一、两级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