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有一个栏目《家庭小实验》,因为这个栏目一般都排在每节教材教学内容的最后部分,又在小实验前冠以“家庭”二字,因此很容易被教师忽视,认为这是家庭形式的课后实验,不是教学内容,可有可无。也容易被学生忽视,老师没有布置,又没有检查,又没有器材和药品,也置之不理。这种情况下,教材中这一栏目就形同虚设,大大削弱了教材的功能。化学家庭小实验有什么功能呢?笔者认为:
1.可以加深对课内知识的理解。家庭小实验都密切联系教学内容,它既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又是对所学知识的一种延伸。把教学中的知识点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获得最直接的感性认识,并且对物质的性质、变化等进行验证和运用,充分体现课程理念,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如1+1是否等于2?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分子间是有间隔的。自制简易净水器不但能使学生了解水净化的原理,还可以让学生知道:我们饮用的自来水是经过更复杂的净化、消毒过程,养成节约用水和爱护水资源的习惯。石墨电极或6B铅笔芯的导电性,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石墨还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探究鸡蛋壳里可能含有的物质,可以让学生了解CO的性质及制取。通过家庭小实验,学生能亲手验证书本知识,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2.可以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习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是最好的老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家庭小实验有生动直观、现象明显等特点,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容易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成就感,会对学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如自制简易净水器、制炭黑、自制汽水、自制叶脉书签,可以通过作品的展示和评价,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力。
3.可以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有些学生对实验结果是对答如流,但实验操作能力却较差,对实验设计、方法、步骤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原因是演示实验,学生只能看不能做,没有动手的机会;对于活动与探究,因实验室个数有限,在教室内准备器材较匆忙,占用教学时间多,加上学生实验时自律性有时较差,有的教师宁愿讲实验,也不愿意去组织,学生也得不到大量动手的机会。但是家庭小实验是在课堂之外进行的,设计实验方案、找寻实验器材、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和分析实验结果都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与课堂实验相比,家庭小实验更能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
4.可以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和科学态度。通过家庭小实验,可以对获得的感觉信息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演绎、抽象、概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1+1是否等于2?先通过黄豆与绿豆(实验时如将绿豆改为芝麻看到的效果更佳)混合体积变小,让学生直观地观察与思考,会很快得出结论,再做酒精与水混合体积也变小的实验,学生由于前面的实验,就很容易建立一个理想模型,得出分子间存在间隔。再如淬火和回火、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保险膜保鲜能力测试都需要在观察的基础上,对感知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才能得出结论。
家庭小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敢于创新地科学态度。家庭小实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如制取明矾晶体,当实验现象为明显、实验不成功时,学生就会去分析失败的原因,改进方法,多次实验,直至成功为止。渐渐地学生具有一种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精神。
好么如何更好地开展家庭化学小实验?
1.要开放实验室,给学生创造实验机会。家庭小实验尽管绝大部分实验器材可在家庭中寻得,但有些实验药品如活性炭、明矾、食用柠檬酸、氢氧化钠需要实验室提供,或去集体购买。另外,有些家庭小实验所需时间较长,所需环境要求也较高,这时在条件许可时可在实验室中进行。
2.要转变家长和学生观念,营造良好的氛围。学生做家庭小实验,①家长担心。很多家长认为“家庭小实验”是“不务正业”,持否定态度,又担心学生安全问题、时间问题。这就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小实验之路才能走得更长更远。②学生开头难。小实验刚开始,无仪器、无药品,又不知从何下手,学生畏难。这时老师要做好学生思想动员工作,组织和培训学生,教师可利用就地取材的教具给学生演示,教给学生实验的方法,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激发学生的热情,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实验中去。
3.要建立激励评价机制,给学生展示的舞台。家庭化学小实验做好后,要给学生交流、展示实验成果舞台,这些成果可以是实验报告、实验装置、实验图片、实物、实验小论文,将这些成果记入学生成长档案袋。要建立激励机制,对学生活动表现、实践表现也要作出评价,尤其是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进行思考、改进,使实验效果明显,具有创新精神的成果,要进行收藏。对实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要予以大张旗鼓地表扬。
总之,开展家庭小实验,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巩固所学知识,可提高学生思维和基本操作的能力,并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养成科学态度,切不可忽视。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施庄初级中学)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1.可以加深对课内知识的理解。家庭小实验都密切联系教学内容,它既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又是对所学知识的一种延伸。把教学中的知识点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获得最直接的感性认识,并且对物质的性质、变化等进行验证和运用,充分体现课程理念,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如1+1是否等于2?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分子间是有间隔的。自制简易净水器不但能使学生了解水净化的原理,还可以让学生知道:我们饮用的自来水是经过更复杂的净化、消毒过程,养成节约用水和爱护水资源的习惯。石墨电极或6B铅笔芯的导电性,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石墨还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探究鸡蛋壳里可能含有的物质,可以让学生了解CO的性质及制取。通过家庭小实验,学生能亲手验证书本知识,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2.可以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习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是最好的老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家庭小实验有生动直观、现象明显等特点,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容易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成就感,会对学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如自制简易净水器、制炭黑、自制汽水、自制叶脉书签,可以通过作品的展示和评价,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力。
3.可以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有些学生对实验结果是对答如流,但实验操作能力却较差,对实验设计、方法、步骤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原因是演示实验,学生只能看不能做,没有动手的机会;对于活动与探究,因实验室个数有限,在教室内准备器材较匆忙,占用教学时间多,加上学生实验时自律性有时较差,有的教师宁愿讲实验,也不愿意去组织,学生也得不到大量动手的机会。但是家庭小实验是在课堂之外进行的,设计实验方案、找寻实验器材、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和分析实验结果都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与课堂实验相比,家庭小实验更能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
4.可以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和科学态度。通过家庭小实验,可以对获得的感觉信息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演绎、抽象、概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1+1是否等于2?先通过黄豆与绿豆(实验时如将绿豆改为芝麻看到的效果更佳)混合体积变小,让学生直观地观察与思考,会很快得出结论,再做酒精与水混合体积也变小的实验,学生由于前面的实验,就很容易建立一个理想模型,得出分子间存在间隔。再如淬火和回火、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保险膜保鲜能力测试都需要在观察的基础上,对感知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才能得出结论。
家庭小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敢于创新地科学态度。家庭小实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如制取明矾晶体,当实验现象为明显、实验不成功时,学生就会去分析失败的原因,改进方法,多次实验,直至成功为止。渐渐地学生具有一种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精神。
好么如何更好地开展家庭化学小实验?
1.要开放实验室,给学生创造实验机会。家庭小实验尽管绝大部分实验器材可在家庭中寻得,但有些实验药品如活性炭、明矾、食用柠檬酸、氢氧化钠需要实验室提供,或去集体购买。另外,有些家庭小实验所需时间较长,所需环境要求也较高,这时在条件许可时可在实验室中进行。
2.要转变家长和学生观念,营造良好的氛围。学生做家庭小实验,①家长担心。很多家长认为“家庭小实验”是“不务正业”,持否定态度,又担心学生安全问题、时间问题。这就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小实验之路才能走得更长更远。②学生开头难。小实验刚开始,无仪器、无药品,又不知从何下手,学生畏难。这时老师要做好学生思想动员工作,组织和培训学生,教师可利用就地取材的教具给学生演示,教给学生实验的方法,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激发学生的热情,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实验中去。
3.要建立激励评价机制,给学生展示的舞台。家庭化学小实验做好后,要给学生交流、展示实验成果舞台,这些成果可以是实验报告、实验装置、实验图片、实物、实验小论文,将这些成果记入学生成长档案袋。要建立激励机制,对学生活动表现、实践表现也要作出评价,尤其是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进行思考、改进,使实验效果明显,具有创新精神的成果,要进行收藏。对实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要予以大张旗鼓地表扬。
总之,开展家庭小实验,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巩固所学知识,可提高学生思维和基本操作的能力,并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养成科学态度,切不可忽视。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施庄初级中学)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