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侵位后的结晶分异作用、扩散作用及交代作用形成的包体岩浆的化学演化

来源 :国外火山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meteor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南澳大利亚斯威夫兹克里克深成岩体中的含角闪石微花岗状包体,从边缘到中心显示出矿物和结构的变化.包体边缘呈细粒状、淬火结构,相对于包体粗粒中心富含闪石、黑云母;在某些情况下,还富含磁铁矿.为了研究与这些矿物变化相伴生的化学变化,将这种类型的包体及其邻接的花岗岩类主岩制成0.3—1.0cm厚的板片.富集在细粒边缘中的Ti、Al、Mg、Fe、K、Rb、Ba、Nb、Y、Sc、V、Ni及稀土元素是包体中心的3倍.这种富集是通过Si和Zr的亏损来补偿的.而Ca、Na、和Sr等元素从边缘到中心则显示出不连续的变化.和这些包体紧邻的主岩,相对于未出露包体的主岩来说,其Mg、Na、K、Rb和Ba等元素则是亏损的.没有一种单一的作用能够解释所有这些变化.因此,我们认为这些化学变化是与孤立包体岩浆原地结晶分导作用、扩散作用及交代作用有关.
其他文献
<正>花岗质岩浆能否结晶分异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近年来,有学者指出,硅酸质岩浆房中的熔体结晶达一定程度后,可在晶粒间隙中产生富硅的熔体,这些富硅的熔体上升就可以产生高
会议
近年来,因其独特的光、电性质,表现出比有机荧光染料更优秀的光学性质和稳定性,半导体荧光量子点(QDs)在生物、医学检测,荧光成像,照明及光伏等方面有着潜在的巨大应用前景。近
电致化学发光(electrochemiluminescence,简称ECL)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控性强、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在分析化学各领域有广泛应用。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型的发光物质,
数据流通是数据价值实现的前提和基础,我国数据交易市场仍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需要发挥市场和政府的双重力量。为此,文章对国内外大数据流通和交易市场的现状及特点进行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