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第二课堂初探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a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其他文献
【摘要】 为了响应全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文化建设的号召,营造良好育人文化氛围,深化教育教学的改革,杏坛梁銶琚初级中学继承和发扬梁銶琚博士“古人风”和“天下雨”的精神,把“立人教育”作为学校办学特色。通过几年的努力,这朵“立人教育”之花已经悄然植根于学校教育教学生活日常中,一点一点润泽着学生的心灵。笔者通过观察本校学校生活日常,探究“立人教育”之花能够悄然绽放的原因,并尝试找到创建学校办学特色的有效途
【摘要】 初中数学的学科难度较小学阶段而言提升幅度较大,许多学生在进入初中阶段后都出现了“学不好数学”的情况。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就应当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教学计划的优化,利用教学效率的提升来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进步。在众多新兴的教学技巧当中,思维导图这一注重培养学生数学体系构建能力、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教学模式体现出了别具一格的优势。本文将对初中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展开探讨。
【摘要】 在高考的声乐辅导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这些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使学生能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演唱技巧、换气方法等,改变不良的习惯。本文从多个方面入手,认真分析如何提高声乐辅导的有效性。   【关键词】 高考 声乐教学辅导 常见问题 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
1919年12月28日晚11时,一位老人在北京帽儿胡同病逝,享年61岁。两天前,他自知大限将至,召集亲朋到病榻前,口授遗命,并给当时的民国大总统徐世昌打去最后一封通电:“和平统一,身未及见,死有遗憾,希望总统一力主持,早日完成。”  这位老人叫冯国璋,一年多以前还是代总统之身,在人生的最后两年,他因秉持“和平统一”之理念,与多年的同僚段祺瑞分道扬镳,一度势同水火。卸任前他还表示,自己移居私宅后要与
【摘要】 绘本是小学生非常熟悉的一种文本,从其出生、幼儿园学习,基本每天都要接触到绘本。小学阶段是学生智力开发、逻辑思维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将绘本融入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可以契合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在感受快乐的基础上获得写作素材,拓宽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写作热情。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绘本教学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都在积极地探索着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教师在教学中引入导学案,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安排学习任务,并且及时地给学生恰当地评价会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实现化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 初中化学 新课改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对不同的学科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地理对如今学生来说也是相当重要的学科,部分学生也是改变了以往的偏见,对地理也逐渐重视了起来,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比较广泛,图像教学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在开展地理教学,也应该提高教学质量,将理论和图像结合起来。还要提高对地图册的使用,读懂地图册就等于掌握了地理,所以应该得到教师的充分重视。  【关键词
【摘要】 自从1977年高考恢复后,大学生的数量逐年递增,与此同时,每年参加高考大军的人数也居高不下。高中作为学习生涯中的重要阶段,思维眼界逐渐开拓,自我意识增强,不再甘于灌输式学习方式,表达欲望增强。而数学作为一门包含难重点密集、需要思维难度大、综合性能力要求高的学科,一直是高中教育的重点,所以在这一时期夯实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关于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
【摘要】 科技与网络的发展使信息化融入教育领域,并成为教育的主要辅助手段。在基础教育阶段,德育一直是重点内容,在“互联网 教育”理念下,基础德育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文章在分析中小学德育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在“互联网 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具体应对对策,以为广大同仁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互联网 教育 中小学德育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23.1 【文献标识码】
【摘要】 每一位思政课教师只有认真研究考试说明,明确考试方向,把握命题特点,采取灵活的复课策略,引导学生学会科学的解题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挥学生在复课中的主体作用,才能提升复课效益。   【关键词】 明确方向 把握规律 关注热点 方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