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故事教学成为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催化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yuiopgfd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语教材大多以话题为中心,具有功能性、完整性和人文性的特點。故事教学恰恰赋予枯燥的语言学习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听故事中听英语,在讲故事中说英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故事教学;小学英语课堂;英语思维
  故事教学法就是把英语的字、词、句放在生动的故事中学习,在听故事的同时听英语,在讲故事的同时说英语。运用故事进行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笔者多年的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发现小学英语课堂存在诸如教学方式单调、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兴趣不高等问题。在此背景下,笔者通过故事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研究,进一步转变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小学英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 “故事教学”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特点
  (一)根据学生的心理认知选择故事
  1. 选择的故事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讲述故事时最好能够配上图片,呈现相应的画面,让故事教学更生动有趣。
  2. 选择的故事应篇幅适中,不宜过长。故事内容、结构最好有多次重复。
  3. 故事中涉及的词汇要符合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并能让学生理解和接受。
  4. 选择的故事可以是像小红帽、乌鸦喝水等一些耳熟能详的、经典的故事。也可以选择创编故事。所编的故事要将零碎、松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使学生能在情境中更快地掌握、理解新词汇。
  (二)根据教材的需要编排故事
  英语教学中,许多语言知识可以通过故事来呈现,这样不仅能把复杂的语言简单化,也能将枯燥的语言知识趣味化。因此,故事的选择要以知识点以及会话内容为基础。在进行故事教学前,教师也必须研读教材,吃透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借此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相关的语言知识。除了教材需要,故事的选择还应该考虑其情节是否合理有趣。有趣的绘本故事可以拓展课文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语言,学习语言,运用语言。
  二、 小学阶段故事教学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根据故事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实践情况,探索故事教学的基本模式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将故事教学分为三大基本环节:1. 故事前导入;2. 故事中学习;3. 故事后运用。基于这三个环节,整理了三个环节中能采用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故事前活动——巧妙导入,激发兴趣
  一个好的导入是完成教学内容的前提与基础。好的故事导入,能为学生营造出浓厚的故事氛围,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故事情境中去,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故事的后续发展上。
  1. 以故事为话题,展开讨论,营造气氛
  所有的孩子都喜爱故事,比如,听、读、讲故事。孩子们能轻而易举地被故事吸引。因此,教师以故事为话题导入,无疑是最合适的方法,这样在故事教学的导入环节就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围绕故事,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最爱的故事、最喜欢的人物角色、印象深刻的故事情节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主动参与交流,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所营造的学习氛围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新故事的好奇和渴望,这为后续故事的学习做好铺垫。
  2. 以人物为依托,分析人物特征,激发欲望
  知晓新故事题目之后,学生会对故事中富有鲜明特点的人物、情节等方面充满好奇。毋庸置疑,故事人物是最具吸引力的。他们通常都有一些鲜明的特征。那些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引人入胜。因此教师利用这些人物形象,分析其主要特征,由此自然过渡到故事的教学中去。一开始就能迎合学生的心理,让学生接触、观察、分析感兴趣的人物,这样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故事发展以及结局的探索欲望。老师通过Who are they?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m?这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一开始就能接触、思考故事中的主人公,接着引导学生对故事中主人公的特征进行分析,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故事的欲望。
  3. 以结局为工具,激活思维
  通常故事的高潮部分往往就是故事的结局。结局对于学生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可以巧妙地将故事的结局和学习联系起来。可以运用“倒叙”的方式,即先呈现故事的结局,激发学生对整个故事发展的好奇心,从而引发学生想要深入学习故事的欲望。在主动探索、分析推理故事情节发展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发展和强化了学生的想象、推理等思维能力。
  闽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Three Little Pigs”这个小故事也可以用倒叙的方法进行导入。教师可以先出示故事的最后一张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当学生说出小猪们兴高采烈等关键性语言后,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猜测小猪们开心的原因,自然地把学生带入到故事情境中去。最后,教师可以适当放手,让学生尝试推测故事的后续情节,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二)故事中活动——整体呈现,深入理解
  引导学生完整地理解故事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单词和句型要在语篇中学习,只要帮助学生对其意思能够理解就行。笔者在故事教学的过程中,整理总结出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一些有效的方法。
  1. 借助故事题目预测故事内容
  在故事教学中,让学生根据故事题目,利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让学生预测故事的内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预测故事的内容这个环节,激发学生对故事情节了解的欲望,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如在教授闽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Scared”这一故事时,当首次出现题目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预测故事内容,并针对故事提出自己的问题,而非教师自行讲解。在故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或许会有很多的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去读故事,了解故事的内容,从中寻求问题的答案。   2. 借助故事插图理解故事大意
  插图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它是对文字的补充,是一种隐性的信息。如在学习上面提到的“Scared”这个小故事时,教师呈现故事中的六幅图,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尝试理解故事的大意。首先让学生试着按照自己的想法,对故事的内容进行预测,给图片排序。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找出故事中的主人公和故事发生的地点并猜测故事发生的原因。接着让学生通过图片中的动物们的表情和动作,体会故事中主人公心情的变化,为后续的表演活动做好充分地铺垫。
  3. 借助故事的关键词预测故事内容
  预测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做每件事之前,如果能进行预测,那么所做事情的效果会比预想的要好。教师选择的故事,有的设计得比较有懸念,情节中人物的出现有先后,事件在不断地发展之中。如《闽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The Old Man and the Goldfish”这个故事中,教师可以出示几个关键词:poor fisherman, goldfish, want, not happy, poor again。根据教师给的提示词“poor fisherman”,学生能说出:The man lived in small house./The man was poor.等描述渔夫生活状况的句子。接下来出示关键词“goldfish”,学生开始猜测:The man got a goldfish./He put the fish back into the sea.等等,从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当看到提示词“ want”,学生可以说出:The man wanted too much things.将故事情节推入高潮,引发学生思考。最后,提示词“poor”出现,学生能够预测到:They were poor again.并能够理解故事的寓意。让学生来预测故事内容,通过预测故事内容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和了解故事的欲望。
  (三)故事后活动——复述表演,创编运用
  故事内容学习之后,老师通过设计的活动,检测学生对故事的学习情况并通过拓展和延伸活动,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1. 复述故事
  复述故事是让学生在对故事理解的基础上对主要的故事情节进行重现。它可以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补全故事,并尝试讲故事。第二层次是教师提供关键词,学生根据这些关键词进行语言上的组织,来尝试复述故事。第三层次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学生看着故事插图进行复述故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种。
  2. 表演故事
  表演故事是对故事内容的进一步理解,也是对语言知识运用的过程。在表演故事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注意表情、语气和动作,让学生感受到故事的趣味性。接着教师让学生们分角色模拟表演,最后教师设计“最佳配音”与“最佳表演”PK活动,鼓励学生们带上动物头像,声情并茂地进行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技能得到了训练,并内化了语言知识。
  3. 续编故事
  在学习完故事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根据故事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续编或者改编故事,可以说,也可以写,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语言,拓展思维,从被动的接受提升到主动的思考、创作。如在闽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The Old Man and the Goldfish”一课中,渔夫的妻子向金鱼要求成为海上的女王,而金鱼并没有如她所愿,他们又回归到了贫穷的生活。渔夫的妻子有何感受?她又做了些什么呢?教师可以鼓励孩子们大胆想象,于是续写呼之欲出。
  三、 结语
  故事源于生活,同时也丰富了生活,每个孩子都是忠实的故事迷。故事教学被学生所喜爱。但故事教学并不是对每个学生适用的。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基础,有着不同的学习偏好,也有着不同的学习方式,对于学困生来说,故事教学效果不大,甚至无效。在故事教学中,只有全面关注每个学生,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转化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才能变得更有效。
  参考文献:
  [1]李静纯.小学英语故事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2]余文森.有效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张玉静.浅析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课堂互动模式[J].课程教育研究,2016(14):129.
  作者简介:
  林聆,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市仓山区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从一个常见例题展开,探索分析学生“懂而不会”现象背后深层原因。  关键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落脚点  一、 一个常见的解题案例  在含参数的不等式中,经常会碰到下列一类“求参数范围”的问题:若不等式x2 2x m>0对0≤x≤1的所有实数x恒成立,求m的取值范围。绝大部分教师(包括笔者)都会采用下列颇为“得意”的教学对策: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求解,学生通常会利用判别式△
摘要:众所周知,体操教学是一项具有较高危险系数的运动训练。对于初中阶段来说,体操教学作为一项必修课,其运动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成为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一项难点,很多初中体育老师提起体操教学无不皱眉,甚至直接说出“为避免出现体育教学安全事故,摆摆架子,让学生自己知道就行了。”这样的话语,由此可见一斑。作为多年从事初中体育教学的笔者来说,也曾为此头疼不已,所幸经过笔者的综合考虑和实践研究,对初中体操教学中
摘 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教学手段层出不穷,其中信息化教学以其独特的共享性、多样性资源优势,倍受教学工作者的青睐。将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目前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如何使其发挥到最大化,是许多初中数学教师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文章就此问题,对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的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探讨了信息化教学资源在初中数学
摘要:写作是个体表达内心世界的重要方式,也是个体心理活动的直观映射。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会表现出不一样的心理特点,不一样的心理特点影响着写作风格和写作观的形成。青春期的初中生有着较强的表达欲,他们内心世界丰富多彩,自我意识也得到空前发展,这使得初中生的写作往往渗透着与其他年龄段不一样的生活感受、心理体验和情感冲突。文章从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研究心理因素与语文写作能力的因果关系,以期为中学语文教师的写作
摘 要:小学音乐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需要参考音乐的新课标,并对音乐教材进行分析,以此全面掌握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要求。教师需要对自身的教学能力进行创新,把握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情况以及教学内容,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本文对小学音乐教师创新教学能力的有效培养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师;教学能力;创新  想要让一堂音乐课有更好的教学效果,那么教师首先就需要保证自身的备课过程
摘要:篮球运动深受初中生喜爱,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篮球训练占了很大的比重。花式篮球的教学模式是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下,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有效举措,在花式篮球的推动下,学生的创造性也得到培养,从而促使学生完善体育素养。为了最大化扩大篮球教学对学生的影响,有效地提升花式篮球的教学水平,在细节中探求篮球教学收益就至关重要。基于此,在花式篮球的花样教学模式中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便势在必行。  关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师为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需要在各教学内容教学方面控制好质量。“综合性学习”为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起着积极促进作用,能从整体上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水平。基于此,文章主要就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和问题加以阐述,然后就“综合性学习”策略详细探究,希望能为实际教学活动开展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一、 引言  小学
摘 要:地理学业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生地理学习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2017年福州市地理中考成绩合格线为40分,次年初中地理二检,全市平均分不及60分,一定程度上体现本市初中学生地理学业自我效能感偏低。本研究将分析其影响,并提出提升地理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策略,以优化学生学习过程和成果。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地理学业;初中学生  地理学业自我效能感是学生对自己地理学习行为和能力的一种评价和判断。且其
摘 要:英语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教师要把课堂更多的学习时间和思维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热情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切入点,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英语教材;有效课堂;教学设计     曾经听过上海市特级教师朱
摘要:落实立德树人是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为增强学科的价值引领作用,文章一方面通过直面当下社会矛盾,结合学科特点,积极探析高中思政课教师的时代任务;另一方面通过分析学科教师对自身发展的需求与现实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结合全教会、思政课教师座谈会的会议精神,积极探索高中思政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立德树人;学科教育价值;高中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  中国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