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诗文教学与学生走得更近些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i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诗文洋溢着中国文字的魅力,充盈着古人的智慧和丰富的情感。我在古诗文教学实践中有一个最大的体会,也是我一直以来坚持的教学原则,那就是一定要揭开古诗文的神秘面纱,使学生觉得古人离我们很近,他们的思想、情感就活在他们的文字中。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达到活学活用古诗文,进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一、注重整体朗读
  
  在培养学生的古诗文朗读能力时,要引导他们读出古诗文的内在意义与节奏,避免念经诵读。有时也可用扮演角色加深理解的方法来帮助朗读。
  如在《〈世说新语〉两则》《曹刿论战》《隆中对》的教学时,均可采用读读演演的方法达到投入诵读的效果。总之,古诗文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的整体感知,培养其语感,不必急于求成地去讲解文意。
  
  二、古诗文字词和文义的教学要避免过于平板枯燥
  
  在开始一篇古文的教学时,教师要注重疏通文义,不强求学生字句直译,能讲出大意即可。在初学一篇较难的古文时,可以让学生一人一句轮流讲解大意,如果遇到困难可选择别的同学来帮助自己。这样轻松而不单调地串讲课文,通常会使学生产生成就感,而不是挫败感。
  对需要落实的文言文重点字词,如果单纯由老师讲解,学生会觉得很闷。为此,可以安排2~3人为一小组看注解、查资料自学,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提出质疑,师生共同解决。也可以在疏通文义的过程中,反问学生某个意思是原文哪个字词体现出来的,使古文字词含义通畅鲜活起来。教师讲解文言字词时,应注重古诗文与现代汉语千丝万缕的联系,教活古诗文,以避免学生望而生畏。此外,还可以借助历史故事使学生加深理解,如讲授杜牧的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时,可以先讲讲三国周瑜和二乔的故事。
  
  三、课堂提问设计应注重启发学生,鼓励质疑
  
  例如学完《论语十则》时可以逆向提问,加深理解:一个人在别人不了解他的情况下总是怨天尤人,这样的人配称为君子吗?那么,怎样才配称为君子呢?(引导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认为学习有三种状态,最佳的状态是痴迷——像画家在作画中找到乐趣,像音乐家在音乐中忘我陶醉,这句话孔子怎么说?(引导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教师还可以尝试从生活出发来提问:登上高山之巅,你最想用杜甫的哪一句诗抒怀?朋友失落,你最想用李白的哪句诗劝他?很多同学喜欢去西北、江南旅游,你将分别领略到哪些诗词的意境?也可由人生哲理出发来提问:北宋词人晏殊感叹时光流逝的名句是什么?与之相反,苏轼却有着积极的人生观,有哪些名句?你喜欢他们两人中的哪一个?
  
  四、注重调动学生的情感
  
  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之与古人发生共鸣,从而产生亲近感和学习的兴趣。这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一个要求,即对课文能进行再创造,或者有一个再创造的思路,再由学生来填充创造的空间。
  如教学《寓言四则》时,我的方法是:提前布置学生预习,发挥联想和想象,每人把一则寓言改编成现代故事,可补充对话,自编台词,力求写得生动活泼。事先把全班分为若干小组,布置每个小组准备表演。我的课堂设计分四步走:第一,请学生朗读课文,对读得流畅的同学给以鼓励。第二,各小组分别进行表演,并评出最佳表演奖和最佳演员。第三,各小组讨论研究四则寓言的寓意。第四,各小组讨论四则寓言的新解,说说生活中的同类事例,理解它们的现实意义。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又如讲《过故人庄》《游山西村》《归园田居》等诗词时,我试图把这些诗词内容串讲成一个个故事,让学生走入故事中来学习。如《游山西村》,我根据故事线索提出了一系列问题:陆游年老了,空有爱国之志无法实现,决定去乡村走走。他到山西村朋友家做客,村民们都很热情,从哪一句可以看出?他回忆来时寻找村庄的不易和沿途感受,觉得很美,从哪一句可看出?与官场、都市繁华大相径庭,村里民风淳朴,从哪一句可看出?要告别了,对朋友直率地说以后不定哪天夜晚来敲你家的门,这是为什么?诗人陆游为什么不像陶渊明那样干脆留在乡村生活呢?
  
  五、运用多种手段优化教学效果
  
  1.课堂再现或创造表演。如上段所说的对《寓言四则》所作的改编和表演就是一个例子。此外,还有许多课文,如《论语》《唐雎不辱使命》等,都可组织学生进行表演。
  2.师生同背古诗文。如学习《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诗文,如果教师能背下来的话,再要求学生背诵就很有说服力。
  3.以画配诗文或用语言带动想象。如“戴月荷锄归”“绿杨阴里白沙堤”“桃花源”美景等。
  4.创造性地改写、续写。如学习《木兰诗》后要求学生写一篇1500字的作文,学生对木兰离家前的豪情和柔情、在路上的复杂心情、在朝堂上对天子的慷慨陈词等细节的想象逐渐丰富起来,培养了创造力。
  5.进行活学活用古诗文竞赛。竞赛题目可从学生中征集。
  6.收集归纳。让学生收集报刊等媒体中出自古诗文的精彩语句。
  7.尝试进行古绝句、律诗创作比赛,并在年级墙报中展出。在此过程中,学生在立意和锤炼字句等方面都会有一些感悟。
  目前,我们的不少学生已不自觉地接纳西方与港台的流行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日渐疏离和淡漠。语文教师如果生硬地传授古诗文知识,往往会引起学生对古诗文的畏惧。然而,如果教师采用的是一种轻松、自然而巧妙的教学方式,学生又怎么会拒绝自己的本土文化呢?可以肯定,古诗文是一种芬芳的精神食粮,语文教师如果乐用善用,就会让学生受益无穷。
  (责 编 木 子)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研究表明,造成一些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之一是他们的阅读能力差。因此,要想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教学。  一、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有了兴趣,学生就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进行学习。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年龄和个性特点,以教材
管理学中有三个重要的论断:管理的艺术性在于让人快乐地工作;管理的科学性在于让人高效地工作;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即完全实现自主化)。表面看来,这三个论断是各自独立、互相并列的关系,实际上,它们是互相渗透且密不可分的。有了快乐,就能自主、高效;有了高效,就能快乐、自主;有了自主,就能高效、快乐。三者具有逻辑上的统一性。  问题是,怎样做才能收到快乐、高效、自主的管理效果,达到“无为而治”的管
其实,我是愿意做班主任的:其实.我是喜欢做班主任的:其实,我是热爱做班主任的。遗憾的是,已经不做了,从此不做了。而我,也不过是人到中年。
1956年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河南与年轻的共和国一起迈进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开始了新的探索。从党的八大到"文化大革命
案例 某学校一班主任为了使同学们集中精力学习,在班里宣布了一条规定:凡本班同学的个人信件均应向班长报告主要内容,否则,班长或班主任有权暂扣或开拆,违者将受到点名批评。    一、问题的提出    针对这位班主任的班规,大家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教师具有教育教学权,班主任的行为是为了教育教学的需要。是在行使教育教学权:有人认为学生信件是学生个人的隐私,班主任无权
一、中微观教育改革:高中新课改的层次定位新中国成立6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的30年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进行了几次带有全局意义
编者按:  从本期开始,《河南教育》将开设一个新栏目——教师专业成长园地,旨在通过专家的理念引领和学校的具体实践,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帮助,从而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本期,我们为教师呈现的话题是“教师发展学校”的创建,这是我省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发展而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一项制度创新。今后,我们将陆续选定一些有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话题,请各方人士进行解析,使大家在相互学习中共同
作者简介:赵和春,男,本科学历,江苏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语文教师,南师大班主任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从教十多年来,先后获得南京市第六届优秀青年教师、南京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第四届全国千名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几经实践,提出了“目标育人法”,并多次应天津市各区、各校邀请作“目标育人法”和家庭教育方面的报告。    来到仙林分校之后,我越来越认识到,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