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施治联合标准集束化方案治疗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xswd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中医辨证定量评分系统是否有效可行,观察中医辨证施治联合标准集束化方案治疗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通过中医辨证符合急性虚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参附组。两组均早期应用标准化集束化治疗;参附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参附注射液60 mL静脉滴注,持续7 d。应用中医脱证症状分级评分法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循环和组织灌注、病情严重程度、器官功能、炎症反应、辅助治疗使用情况及28 d病死率。

结果

共5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纳入分析,对照组和参附组各25例。参附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显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60.0%(15/25)比16.0%(4/25),P<0.01〕。两组治疗前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观察指标均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参附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升高幅度更大〔mmHg(1 mmHg=0.133 kPa):13.0(2.5,28.5)比6.0(0,13.5)〕,血乳酸(Lac)和降钙素原(PCT)下降幅度更大〔Lac(mmol/L):0.8(0.1,3.7)比0.5(-0.6,1.7),PCT(μg/L):2.0(0.7,32.3)比0(-1.8,3.8)〕,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缩短幅度更大〔s:8.5(0,12.9)比0(-7.2,10.0)〕,白细胞介素(IL-2受体、IL-6)水平下降幅度更大〔IL-2受体(ng/L):1 031.0(533.0,1 840.0)比525.5(186.0,1 166.8),IL-6(ng/L):153.1(21.4,406.8)比35.1(16.3,11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病情严重程度及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参附组患者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较对照组有缩短趋势(d:5.48±4.81比8.28±7.83),28 d病死率有下降趋势〔8.0%(2/25)比20.0%(5/25)〕。

结论

中医证候评分有助于中医辨证施治的疗效评估,临床应用有效可行。中医辨证施治联合标准集束化方案治疗脓毒性休克患者中医证候明显改善,同时可明显改善循环、组织灌注及凝血功能,并显著减轻炎症反应。

其他文献
Ⅲ度烧伤伤及皮肤全层,需要行植皮术封闭创面,因为脂肪层的血运较差,在脂肪层行植皮术,往往导致所移植的皮片不成活,通常采用切痂术,即通过手术把浅筋膜完全切除,在血运相对丰富的深筋膜浅层再行植皮术,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植皮成活率,但是术后愈合创面外观欠丰满,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碍。
期刊
近5年来,我们共收住了新生儿期后硬肿症17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7例患儿中,男10例,女7例,年龄最小为27 d,最大为4月。其中27 d~2个月11例,2~3个月5例,3~4个月1例。  1.2 出生及喂养状况 17例中,13例为早产儿,32周以下8例,到33+4周5例,低出生体重儿16例,其中极低体重儿4例,1.5~1.7 kg 6例,1.7~2.2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