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hb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国家对经济的重视程度加大,经济的快速发展背后需要很多的社会人才,因而教育也是国家越来越重视的方面,加大力度提升学校教学的质量,学校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便培养出社会需要的、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本文从目前高等职业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以及语文教学和人文素质培养相结合的必要性等方面出发,探讨加强语文教学与人文素质培养相结合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一、人文素质培养现状
  高等职业院校和本科学校相比来说,其人文和文化素质的培养还是相对差一点。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学习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过程中,将全部注意力都放在提升专业素质上,对于人文素质的提升却不是很在意。把学校开设的人文社会学科的相关课程当成选修课程,为了拿到学分去应付的一项差事,不去了解人文社会在学习中重要意义,根本谈不上人文素质培养。这样的教学现状是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重要原因,学校没有注重加上学生的忽视,学习的热情得不到激发,人文素质培养就不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使得学生社会公德意识薄弱,道德观念不强,不分义利,在社会遇到需要挺身而出的情况时,缺乏正义感和责任感等。
  二、人文素质与语文教学结合的必要性
  语文,不仅承担着提高学生文化知识的任务,同时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课程。高等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是一门具有丰富人文思想的课程,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和人文素质培养的结合是有必要的。在语文教学中,所涉及的人物多为正能量的,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丰富的人物素材和多种文学形式,引导甚至是感染学生,利用这些书本中的人物正确的三观去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正确的人文精神,增强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语文教学拥有的这项功能是学校其他课程所无法代替的,因此,大学的人文素质,必须和语文教学结合,利用语文教学渗透人文素质教育,让学生逐渐认识到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培养自身的人文素质,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
  三、加强人文素质培养的措施
  (一)教学与生活结合
  高职学校的语文教学,教师应该积极选用语文素材,保证能够在语文教学中从各方面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同时,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将文化知识点孤立起来教学,要将它们与实际生活以及涉及的社会个体进行联系和结合,利用生动的生活事例,实现传统文化和实际生活的联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发学生对语文和人文素质培养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够引导学生去探知社会和生活,从文化、思想等多方面多角度去关注社会和生活。语文教学联系生活,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的理論,与生活密切相关,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通过语文教学和人文素质培养的结合,让学生对人文素质有更深的感知和体会。
  (二)多样化教学
  人文素质的培养不应该只是一种说教,其主要目标是为了让学生知道用怎样的方式去生活。高等职业院校中,其人文素质培养采用的传统讲授法是有缺陷的,枯燥乏味的教学可能会让学生对人文素质教学中产生抵触情绪。所以说,教师的语文教学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方式,保证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能够扩大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使他们自身的文学情感受到熏陶和升华。比如话题辩论、主题演讲、情景剧表演和社会见习等多种教学方式,能够让语文教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会得到提高。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人文素质也在提高。与此同时,语文教学中要结合人文素质培养,可以通过开展和文化素质相关的讲座,例如唐诗宋词欣赏讲座、文学知识讲座等。此外,还可以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培养和校园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开展一系列有关语文的知识竞赛活动。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从各个角度去学习语文,去体会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其实,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仅仅从课堂教学去完成是不可能的,还需要社会实践,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想到的和感受到的东西,运用到社会中,一步步的落实,这也是人文素质培养最终的目的。通过进行社会实践,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阅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以及写作水平,培养学生对文学学习的兴趣,达到语文教学目标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质。
  (三)专题化教学
  语文教学和其他的课程教学相比,其有着自身的特殊之处,它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向学生传递语文知识,当然,这也是它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专题化教学是一种很常用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人文精神为专题主线,将有教育价值的作品进行有效的整合。通过这样的专题学习,让学生能够更全面的感知作品中对于人生的思考,充分感受作品的魅力和作者优秀的人格,学生在学习中,受优秀作家和其崇高人格的影响,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文学欣赏能力,确立了正确的人生追求,培养了高尚的人文素质。
  四、结语
  高等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是提升文学素养的好机会,具有想当高的价值。它不仅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提高自身语言能力的环境,还能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个性形成以及精神成长创造条件。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文素质培养需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契机,发挥语文教学的独特性,培养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让人文知识和精神深入到学生的心灵。当然了,语文教学结合人文素质培养,还需要教师自身教学能力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因而学校要给教师的人文素质培养教学提供一个宽容的环境,让语文教师能够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将语文教学和人文素质培养结合,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开辟一条新途径。
  参考文献
  石望东.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与人文素质培养[J].亚太教育,2016(14).
  (编辑:马梦杰)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粒子图像测速(PIV)系统,在分析了水中粒子跟随性的基础上,对动水环境中多种喷口长度和流速比情况下的有限宽窄缝湍射流近区流场进行测试,并结合数值模拟结果分析讨论
【摘要】在高中阅读阶段,对学生参与文本的解读能力和评判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探寻高效的阅读方式,提高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努力挖掘作品语言深处的艺术魅力,化多元解读为多重体验和再创造,只有发现美、领略美才能将美运用到极致。  【关键词】召唤结构;多元解读;多元有界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召唤结构,“它是指文本中的未定性与意义空白,是联结创作意识与接受意识
【摘要】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初中语文的教学而言,作文更是不可或缺的主体。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强调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已经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就当前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而言,教学现状依然不容乐观。本文结合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阐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近年来,靖边气田主要采用电子压力计测试井筒压力梯度来分析确定井筒液面位置,估算井筒积液量以及判断气体临界流量,向积液气井采取合理的排水采气工艺提供科学的依据,对气井
利用新研制的三轴-扭剪多功能剪切仪分别进行了竖向与扭转双向耦合剪切振动、振动三轴和振动扭剪等3种试验,采用内置于三轴室的轴力及扭矩双出力传感器和非接触式微小位移传
【摘要】在我们的教学中,必须正视语文和德育的关系。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只能是一种渗透,以自然的穿插形式呈现。既然是渗  透,那就一定要讲究一些艺术性和操作方法。笔者通过多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切实可行的方法,以供借鉴。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言传身教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
【摘要】以语文阅读为切入点,以经典诵读为结合点,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的美文,使学生受到了品德和审美方面的教育,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力,培育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关键词】语文阅读 ;经典诵读 ;提高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信息化时代如何保持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積累了丰富的、优秀
根据北京永乐店试验站的田间试验资料,得出冬小麦生长与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简称SPAC)水热运移耦合的WheatSPAC模型计算需要的土壤参数与冬小麦遗传参数.将模型的计算值与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实行美感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需要。本文从创设意境,体验情境美;培养语言,引起情感共鸣,使学生体验语言美;注重课堂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美感等方面进行论述。本文对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高中学生语文自主审美能力,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高中生;自主审美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育和美育紧密相连。语文的教学是有灵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