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主要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分析及分子辅助改良

来源 :西北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ennengqqqq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深入研究已经克隆的部分稻瘟病抗性基因在吉林省主要水稻品种和优良品系的分布,并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稻瘟病抗性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根据已经克隆的10个稻瘟病抗性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对目前吉林省主要推广的13个水稻品种和15个主要品系进行稻瘟病抗性基因筛选.根据稻瘟病抗性基因筛选结果,进一步进行聚类分析、杂交组合配制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共获得24株理想的多基因聚合F4单株,并进行苗期稻瘟病接种鉴定.结果表明,Pi2、Pi36、Pi37、Pikh、Piz-t和Pi-ta等稻瘟病抗性基因在目前吉林省主要推广水稻品种中分布较为广泛,而Pi9、Pib、Pi21和Pi-d2分布较少.同时发现,品种间稻瘟病抗性基因有较好的互补性,可以有效地进行多基因聚合.因此,在吉林省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抗性优良的稻瘟病新品种是一种有效可行的途径.
其他文献
实验以尾巨桉DH32-29(E.urophylla×E.rga ndis DH32-29)为实验材料,用沙培法研究外源磷(P)对铝胁迫下尾巨桉生长和生理方面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1)5 mmol· L-1铝显著抑制尾巨桉的根、
为了建立高效的杂种蓝莓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以大兴安岭地区野生蓝莓和栽培品种‘美登’(‘Blomi-don’)杂交获得的杂交种子为试材,筛选出杂交种子最佳无菌处理条件,获得蓝莓杂种无
以盐生环境下3种荒漠群落优势种叶凋落物(胡杨、多枝柽柳、胀果甘草)为研究对象,采用凋落袋法,了解其分解特征、养分释放规律,以及土壤温湿度变化对其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390
对西藏“一江两河”流域越冬黑颈鹤( Grus nigricollis)种群数量及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黑颈鹤昼间活动生境和人为干扰情况。结果表明:2010年12月—2011年1月、2012年12月
为研究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蛾类群落组成结构及季节动态,2013年和2014年6—9月份,通过灯诱法对阔叶红松林蛾类群落进行系统的调查。共采集蛾类样本8919头,分属26科394种,夜蛾科和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新疆地钱和钝叶光萼苔等2种苔类植物挥发油进行提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离鉴定;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地钱挥发
以大庆地区盐碱土壤为样品经苏丹黑B染色、尼罗蓝染色分离出6株具有聚-β-羟基脂肪酸酯( PHA)合成能力的菌株,选取产量较高的DQ-4进行鉴定,通过细菌形态学鉴定、16S rRNA分析并结合
目的构建副溶血弧菌calR的基因突变株和回补株,为研究CalR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PCR扩增calR基因的同源臂融合片段,并直接克隆入自杀质粒p DS132中。通过接合转移的方式将重
目的构建带PET-28a标签的人ENO1基因原核表达产物,观察其表达并纯化出带PET-28a标签的ENO1融合蛋白,为研究肿瘤糖酵解的相关机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以人乳腺文库为模板,利用P
目的 探讨促炎因子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和抑炎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TGF-β)对巨噬细胞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cell imm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