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浪网和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曾联手开展的“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显示,在8699名被调查的教师中,80%以上的教师表示压力大,近40%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佳,60%以上的教师表示对工作不满。而且教师在超时劳动的同时,还伴随着超常的心理压力和对教师工作的倦怠。专家认为,一个不幸福的教师无法让学生获得人生的幸福,教师自己要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是自己的需要也是教育的需要。
有的老师会说,只要学校待遇提高点,我们自然就会有幸福感了,当然待遇与幸福指数的提高是有一定的关系,但并不完全成正比。有研究指出,并不是收入越多就越幸福。在中国六城市幸福感测试报告中指出,上海人均收入最高,但幸福指数排倒数第二;成都人均收入最低,幸福指数却位列第二。从个体上讲,多种研究表明目前社会人均年收入在3~8万的人群中最容易产生幸福感,收入太低生活质量不能保证,也就无从谈及幸福感了。可见,收入与幸福的关联度比较复杂,如果从个体的收入情况看,我们教师职业的收入还正好是最接近幸福感的职业之一。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积极的社会价值导向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基础
有什么样的社会认同,那么从事这个职业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幸福感。当今,社会对教师这个职业还是有积极导向的,表现在:(1)认同感强。中小学教师交往的范围比较固定,并且通常以教育主体的法定身份出现,加上教师自律意识比较强,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其他行业人员,在与教师交往的过程中,对教师的职业身份有一种自觉的“认同感”。(2)社会地位不断提高。这几年,在我们国家“科教兴国”的大背景下,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谈到了教育,把教育的发展提到了民生工程的高度来认识。教师正在成为全社会令人羡慕的职业,教师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从而使教师职业声望不断提升,社会上形成了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3)教师职业相对稳定。这几年来,教师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教师职业的流动面相对较小,从而使教师心理上产生一种安全感,这是教师专心致志从事教育工作的一个基本保障,也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一个基础。
公正的外部评价是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催化剂
教师的成就感来源于外在的评价。即当自己的工作和行为满足了外在所要求的标准时,就会得到一种正面的评价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如当教师所教班级成绩突出、班级管理优良,教师对所教学科有独立的见解,并且能与同行分享,得到了领导和同行的肯定,以及看到自己学生的成长时,教师都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和幸福感。当然,时代在不断地变化,人们对教育的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以前,家长和社会比较关心的是“严师”和“传道授业”。而今,相当多的家长更关心的是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因为期望与实际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容易导致外界对教师的一些成绩、行为产生不公正的评价,使教师的工作幸福感大减。这需要全社会给予积极的关注和引导。
正确科学的自我定位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保鲜剂
幸福是一个螺旋形的动态过程,人不可能每天都处在幸福中,所以自我定位和自我价值实现就显得尤其重要。有不少负面的压力来自于管理的改革,有时改革越多压力越大,离幸福就越远。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就得学会正确、科学的自我定位,勇敢地去寻求幸福感。就像一个运动员设定的比赛目标是第一名,得了第三名他会很沮丧,但如果他的目标是第六名,那得第三名他会非常开心,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
教师的成长包含适应期、发展期、成熟期、平静期和隐退期多个过程。对一个新教师来说,完成既定的任务就觉得很幸福;对年轻教师来说,跟学生建立起深厚感情就是件幸福的事;而对于一个好老师来说,他把民族责任感融入了教学中,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是让他们备感幸福的事,也许跟同事的亲密合作也会让他们备感幸福。总之,我们每一位教师一旦对自己要求过高,当感到达到自己的要求非常困难时,就会产生对自身的发展前途缺乏信心,进而出现厌倦的情绪。所以,科学的自我定位很重要,自我定位的萎缩和扩大都是不可取的。
(作者单位:福建泉州市惠安黄塘中心小学)
有的老师会说,只要学校待遇提高点,我们自然就会有幸福感了,当然待遇与幸福指数的提高是有一定的关系,但并不完全成正比。有研究指出,并不是收入越多就越幸福。在中国六城市幸福感测试报告中指出,上海人均收入最高,但幸福指数排倒数第二;成都人均收入最低,幸福指数却位列第二。从个体上讲,多种研究表明目前社会人均年收入在3~8万的人群中最容易产生幸福感,收入太低生活质量不能保证,也就无从谈及幸福感了。可见,收入与幸福的关联度比较复杂,如果从个体的收入情况看,我们教师职业的收入还正好是最接近幸福感的职业之一。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积极的社会价值导向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基础
有什么样的社会认同,那么从事这个职业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幸福感。当今,社会对教师这个职业还是有积极导向的,表现在:(1)认同感强。中小学教师交往的范围比较固定,并且通常以教育主体的法定身份出现,加上教师自律意识比较强,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其他行业人员,在与教师交往的过程中,对教师的职业身份有一种自觉的“认同感”。(2)社会地位不断提高。这几年,在我们国家“科教兴国”的大背景下,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谈到了教育,把教育的发展提到了民生工程的高度来认识。教师正在成为全社会令人羡慕的职业,教师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从而使教师职业声望不断提升,社会上形成了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3)教师职业相对稳定。这几年来,教师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教师职业的流动面相对较小,从而使教师心理上产生一种安全感,这是教师专心致志从事教育工作的一个基本保障,也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一个基础。
公正的外部评价是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催化剂
教师的成就感来源于外在的评价。即当自己的工作和行为满足了外在所要求的标准时,就会得到一种正面的评价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如当教师所教班级成绩突出、班级管理优良,教师对所教学科有独立的见解,并且能与同行分享,得到了领导和同行的肯定,以及看到自己学生的成长时,教师都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和幸福感。当然,时代在不断地变化,人们对教育的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以前,家长和社会比较关心的是“严师”和“传道授业”。而今,相当多的家长更关心的是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因为期望与实际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容易导致外界对教师的一些成绩、行为产生不公正的评价,使教师的工作幸福感大减。这需要全社会给予积极的关注和引导。
正确科学的自我定位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保鲜剂
幸福是一个螺旋形的动态过程,人不可能每天都处在幸福中,所以自我定位和自我价值实现就显得尤其重要。有不少负面的压力来自于管理的改革,有时改革越多压力越大,离幸福就越远。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就得学会正确、科学的自我定位,勇敢地去寻求幸福感。就像一个运动员设定的比赛目标是第一名,得了第三名他会很沮丧,但如果他的目标是第六名,那得第三名他会非常开心,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
教师的成长包含适应期、发展期、成熟期、平静期和隐退期多个过程。对一个新教师来说,完成既定的任务就觉得很幸福;对年轻教师来说,跟学生建立起深厚感情就是件幸福的事;而对于一个好老师来说,他把民族责任感融入了教学中,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是让他们备感幸福的事,也许跟同事的亲密合作也会让他们备感幸福。总之,我们每一位教师一旦对自己要求过高,当感到达到自己的要求非常困难时,就会产生对自身的发展前途缺乏信心,进而出现厌倦的情绪。所以,科学的自我定位很重要,自我定位的萎缩和扩大都是不可取的。
(作者单位:福建泉州市惠安黄塘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