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加强初中地理课中的地图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sl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图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初中地理教材配以各类地图:有反映地理事物的面目的素描图,有说明地理事物成因的示意图。这些图直观、形象、生动,对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表象特征,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而分析地理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起到了文字内容无法替代的作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有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初中地理学生识图能力至关重要。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图
  按照我国新课改发展的要求,初中各科目的教学必须结合本学科的特征,进行知识规律性的探索和总结。依据其规律,在教学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高效教学。初中地理课,作为文理兼具的特殊学科,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征,那就是教学和学习中都离不开地图,地图已经成为地理学习的“官方语言”。初中生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必须能识图、用图;教师要想取得高效课堂,也必须开展地图教学。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和相关的地理教学理论知识,提出了一些地图教学的策略,希望能对初中地理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学会读图,利用地图去学习
  看到一幅地图,你首先做的是什么呢?当然是先要看地图的名称,你要清楚自己看的是什么图,它想表达什么信息。很多相似的地图往往会让我们增加地理学习的模糊感,所以,确定主题很重要。然后,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要看看图例,必须要知道地图上的这些符号分别表示什么意思?代表的是哪些地理事物?当然了,之后你还得注意一下比例尺和方向,做好这些准备工作以后,我们便可以开始详细的去读图了。人教版教材接触的最早的地图之一便是地球,后面展现了不同的大洲,到了八年级开始,就具体到中国地理了。也就是说,地理课本的整体编排设计是范同由大到小,内容由抽象变的具体。从细节上讲,如果你学习的是一个地区或国家,我们可以通过从地图上找出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来确定它所在的温度带。你甚至可以根据地图上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来推断该地区的气候类型。
  二、将大量的文字知识转化为地图
  地理学习,貌似是文科。但事实上,它不能缺少理科的逻辑联系,而这逻辑联系的关键纽带恰恰就是地图。例如:七年级下册的知识,很多学生觉得知识点太多、太乱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但是稍作思考便可理清楚这个思路,你立刻会发现知识点特别少。思路如下:在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节我们就学习了亚洲的自然环境,课后的活动还通过地网给大家教会了亚洲的分区,这其实已经给大家展示了一个地理学习的蓝图。放眼望去,本册书后面的日本、东南亚、印度、俄罗斯等章节,都离不开这张罔。顺序上从东亚(日本)一东南亚一南亚(印度)一北亚(俄罗斯),按照顺时针顺序编排课本。学完这些章节以后,相信你会发现这些知识点根本不觉得陌生。再想知道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还是可以借助地图,既然已经知道这些国家和地区在亚洲的哪个分区,我们可以利用已经学过的“亚洲地形图”和“亚洲气候网”,推断出这些国家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要素。实际教学中,分别讲每个国家的自然环境时,只要用好了地图,这些都可以让学生通过地图自己得出结论。
  三、整合地理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地图册教学
  在地图教学中,虽然供学生选择的地图学习资源非常的丰富,但就针对性、方便性和丰富性来讲,地图册教学是初中地理课开展地图教学的最重要的资源和手段,所以初中地理教师必须整合地理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地图册教学。地图册囊括的知识比较详尽和具体,地理教师要结合课堂内容,有效利用地图册中的地图和相关知识,认真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分析,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总之,作为初中地理教师,要想达到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必须充分利用地图册,开展地图册教学。
  四、开展复式地图教学、开展体验式教学
  在地图教学中,教师要熟知教学内容,结合学习内容,有效组合地图资源,开展复式地图教学,运用不同的地图,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不同的内容,并且注意锻炼学习知识迁移和运用的能力,活化教学环节,简化学习内容。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和我国地理教育教学的改革,活化教学,让学生参与教学已经成为目前地理教学的首要任务。我们知道地理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的素养,掌握一定的地理常识;塑造具有一定地理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学生;培养热爱祖国,关心国际大事件的情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等。要想实现这些目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开展体验式教学,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角。在地里教学中,教师要巧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如在讲到旅游时,说道旅游条件时,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要钱,有的说要有空,还有的可能说需要时间等等,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回答,就可以总结出问题的答案,这就充分体现了体验式教学的意义,所以开展地图教学已经成为地理课教学改革的首当其中的要求。
  五、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地图教学过程中来,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图的作用
  教学地图中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如果不能充分利用,从中获取地理信息,也许会错过很好的机会。所以,教师可以尽量让学生自己分析地图,找出蕴涵其中的地理知识、地理原理和地理方法如果用两张或两张以上的同类地图,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更是一种培养学生通过比较发现特征的好方法。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包括能够在地图上辨认方向、会进行比例尺的换算、会使用图例等。读图能力还包括更深层次的意义,即能够读懂地图上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和因果关系。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主要是通过在教师的指导下多用。不少教材都给出了读图指导,这就要求我们地理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读图指导来合理的安排学生的活动,多让学生自己从地图上查找地理信息,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一、教师多在黑板上画图,引起学生模仿的冲动与兴趣;二、建立竞争机制,多从地图上提出问题(如比赛找某个国家、山脉、河流等等);三、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填充图册,勤练习。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地理图表是地理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教师要以此作为教学指导思想,以真正的素质教育为己任,保证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得到发展,培养学生掌握运用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会运用地图查找地理信息,养成从地图上获得信息的习惯。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像和绘制简易地图,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学生的理解、想象、分析等思维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郑洁.地图在初中中国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
  [2]李源潮.初中地理地图教学探究[J].新课程学习,2012(12)
其他文献
【摘要】速度素质是足球运动员最重要的一项身体素质。本文从足球运动员所具备的三个方面速度素质的特点出发,阐述了速度训练中的主要方法和手段,论证了在训练的各个环节中所依据的科学原理以及应该遵循的基本规律。  【关键词】运动员速度素质练习反应起动动作  足球运动被公认为“世界第一运动”,深受人们的喜爱,具有相当广泛的影响力,当今的足球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正朝着全攻全守的方向迅猛发展,这对于足球运动员身体
【摘要】历史情感是人类对历史的一种体验与感受,加强中学生的历史情感培养,有助于他们正确认识历史,理智对待历史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抗日战争》为例,探讨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学生历史情感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情感教学  历史情感是构成人文素质的重要因素,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历史情感的培养尤为重要。所谓历史情感不仅仅是掌握了历史知识后得出的感想,而是能够理智对待历史,并以史
【摘要】随着教育的改革和不断创新,使教学方式得到了很大的改进,教学方法也变化多彩。新课改理念注重的是对学生思维的扩散和自主能力的激发,让学生不局限于固有知识而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本文从初中历史教学实践出发,结合课程改革的相关理念,对有效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情境活动课能力培养开放评价  历史是一门常教常新的学科,面对异于通史体例的专题式模块内容,更是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美术教学具有独特的不可体态功能,它通过艺术形象的陶冶,使人情感丰富、心灵美好、品质高尚,使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然而城乡明显的差异性,让本该属于乡村孩子的金色童年失去了灿烂的光辉,本该洋溢在孩子脸上的笑容变化了未老先衰的沉重。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乡村人们把音体美称为复科,没有给予应有重视,美术更是教学中的“调味品”,在这个大气候的影响下,许多农村家长认为:孩子画画是“不
创新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育,它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那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实行创新教育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一、营造创新环境,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一个创新的灵魂和动力,它主要包括好奇心、探究兴趣、求知欲、对新异事物的敏感性,对真知的执着追求,对发现、发明、革新、开拓、进取的百折不挠的精神。课堂教
镀锌钢板矩形风管加固是风管制作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风管加固方案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施工安全、工期、成本乃至工程质量,基于上述考虑,哈尔滨地铁项目选用风管角钢内加固法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青少年赖以生存的社会、学校、家庭的客观环境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心理问题也成为当今人们面临的重大课题。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成熟、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青少年容易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和升学就业等方面,遇到各种心理困惑和问题,其心理健康不容忽视。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其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进而促进整体素质提高
高中历史综合探究课的教学是以探究身边历史为主要目的,结果以考察个案或调查报告的形式来呈现。探究活动一般是在实地考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过程一般是先在课内进行方法指导,然后让学生在课外进行实地考查或者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整理分析,最后在课堂上进行总结和交流。下面我结合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2课《调查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新变化》一课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有利于学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增加,对于水产品的需求也在增加.通过使用抗生素能够有效的提高水产品的质量,但是由于滥用抗生素会使得水产品当中的抗生素产生积累,仅仅是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