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总离不开“教”和“学”。作为教师,“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自己不断成长,提高自身素质,利用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三精”(即:语言精,内容精,方法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在教育天地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关键词:教学模式;高效课堂;三精
一、乱花渐欲迷人眼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各种教学模式高举“以学生为主体”的旗帜,高呼以学生“学”为主的口号,冲击着教师坚守的一线阵地,逐渐打破了以教师“教”为主的传统模式。实用主义教学模式未消,高效课堂刚来,翻转课堂也到,赏识教育也来凑热闹,微课也来赶场……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犹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处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参加各种培训,看得眼花缭乱,听者无不心动,一时手足无措,摒弃原有的教学模式,将各种教学模式相互掺杂。我们的课堂变得华而不实,矫揉造作,哗众取宠。到头来我们成了邯郸学步,一无所获。
二、采得百花成蜜后
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无论哪种教学模式,都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教学总离不开“教”和“学”。作为教师,我们要在“教”方面下功夫,只有自己不断成长,提高自身素质,利用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课堂效率,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一)语言要精炼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言语啰嗦,甚至过犹不及,学生思考时反而受其乱。这样,只会让学生更加迷惑,非但不能提高课堂效率,还会适得其反。教师,不仅仅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管理者,更是倾听者,参与者,合作者,多重角色集于一身。课堂要高效,关键需要教师精练的语言,贯穿整节课堂,使“教”与“学”有机衔接,流畅而充满活力。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精炼,让学生多朗读,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表达的欲望,给学生反思和总结的机会。教师精练的语言更表现在对课堂的调控能力,驾驭能力,起到真正引领的作用。无论学生再怎么闹腾,思维再怎么混乱,只要教师言简意赅,一语中的,课堂效率自然而然地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教师精练语言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在表达上和习作上也会形成言语精练的风格。例如,我在教授《穷人》一课时,抓住“忐忑不安”一词,提问:桑娜为什么忐忑不安?引导学生学习桑娜家的“穷”,又趁热打铁让学生感受桑娜和丈夫的善良。虽然整节课围绕这一个简单的问题学习,但这一精练的问题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雨果说:“语言就是力量。”我们要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用心锤炼自己的课堂语言,精心设计每一句教学语言,不断提高课堂的实效性。让语言艺术更好地服务课堂吧!
(二)内容要精心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的学习精力有限。所选课堂内容也要精心准备,深入教材,抓住文章关键点,突出教学重难点,让课堂简约而不简单。(1)精心备课。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三精讲、三不讲”即:核心问题精讲,思路方法的归纳总结精讲,重点难点精讲;学生已经掌握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讨论能够学会的内容不讲,耗时费力、怎么讲都讲不明白的不讲。只有精心备课,找准教学重点、重点的内容要重点讲,无需面面俱到,選取让学生终身受益的“核心知识”,才能让课堂更有目标性、高效性。比如《生命 生命》一文,重难点是理解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感悟生命的可贵。在备课时,我为突破重难点而进行这样的设计:默读——分析——感悟——朗读。通过反复诵读,交流感悟中,逐步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感悟生命的意义。(2)精心教学。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无需面面俱到,但应突出重点,主次分明,集中精力解决重点问题。真正让学生进入文本,学会文本工具应用,深入挖掘文本传递的人文信息。在教学《生命 生命》时,我采用不同形式的读,步步推进。初读时,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精读阶段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默读思考,在交流体会“怎样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时,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其他人物,来感受生命的价值并珍爱生命,使学生对生命的理解进一步升华。(3)精心反思。“教然后知困”。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再学习,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我们教师通过教学反思实现自我完善,认识自己,改变自己,提升自己。
(三)方法要精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高效教学手段和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巧妙导入,激发兴趣,拉开课堂的精彩序幕;巧设问题,找准切入点,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巧妙过渡,牵线搭桥,贯穿课堂的每个环节;巧用课件,优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巧写板书,画龙点睛,巩固所学知识。但是这些教学手段的使用必须实时适度,不能滥用,很多教师对多媒体课件产生了依赖性,用多媒体课件代替了个性化的教学设计,代替了教师的范读和学生的朗读,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代替了教师板书等。只是一张片子一张片子的放,就像过电影一样,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到头来弄得热热闹闹,学生却什么也没学到,浪费时间,没有任何效果,反而扼杀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真是贻害无穷。“无限风光尽被占,谁为主来谁为辅?”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是对教学的辅助,当教学中出现难以理解的内容,需要渲染气氛,远离生活实际的事物,必要时需要课件辅助教学,根据课堂教学实际 ,要给学生动脑的权利和义务,合理利用,优化教学,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吹尽狂沙始到金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在这纷杂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要何去何从?任何教学模式都是有其缺陷的,其针对性和普遍性难以两全其美。如果某种教学模式,片面地强调教学中某一方面的重要性,那么必定会忽略了其它教学因素。教学是一项充满创造性的艺术。我们不可一味地盲目模仿和追求,应该“因教而异,因学而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去伪求真”。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只有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才是最好了。
精益求精,方得始终。高效课堂不是教学过程的简约,而是构建自主高效的学习方式,提升教师自我素养的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习惯。
最后,我们要明白——教育是慢的艺术,遵循教育的规律,回归本源,静心聆听生命成长的声音。教师不是蜡烛,不是春蚕,而是平凡的耕耘者。教师的人生不是留名,而是如春雨般润泽孩子的心灵,守正花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上,做到“三精”:即语言精,内容精,方法精,不断追寻教育深处最真最纯的“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课堂理念,才能在教育天地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作者单位:河南焦作龙源湖实验小学)
作者简介:秦芬芬,教师。
关键词:教学模式;高效课堂;三精
一、乱花渐欲迷人眼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各种教学模式高举“以学生为主体”的旗帜,高呼以学生“学”为主的口号,冲击着教师坚守的一线阵地,逐渐打破了以教师“教”为主的传统模式。实用主义教学模式未消,高效课堂刚来,翻转课堂也到,赏识教育也来凑热闹,微课也来赶场……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犹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处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参加各种培训,看得眼花缭乱,听者无不心动,一时手足无措,摒弃原有的教学模式,将各种教学模式相互掺杂。我们的课堂变得华而不实,矫揉造作,哗众取宠。到头来我们成了邯郸学步,一无所获。
二、采得百花成蜜后
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无论哪种教学模式,都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教学总离不开“教”和“学”。作为教师,我们要在“教”方面下功夫,只有自己不断成长,提高自身素质,利用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课堂效率,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一)语言要精炼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言语啰嗦,甚至过犹不及,学生思考时反而受其乱。这样,只会让学生更加迷惑,非但不能提高课堂效率,还会适得其反。教师,不仅仅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管理者,更是倾听者,参与者,合作者,多重角色集于一身。课堂要高效,关键需要教师精练的语言,贯穿整节课堂,使“教”与“学”有机衔接,流畅而充满活力。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精炼,让学生多朗读,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表达的欲望,给学生反思和总结的机会。教师精练的语言更表现在对课堂的调控能力,驾驭能力,起到真正引领的作用。无论学生再怎么闹腾,思维再怎么混乱,只要教师言简意赅,一语中的,课堂效率自然而然地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教师精练语言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在表达上和习作上也会形成言语精练的风格。例如,我在教授《穷人》一课时,抓住“忐忑不安”一词,提问:桑娜为什么忐忑不安?引导学生学习桑娜家的“穷”,又趁热打铁让学生感受桑娜和丈夫的善良。虽然整节课围绕这一个简单的问题学习,但这一精练的问题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雨果说:“语言就是力量。”我们要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用心锤炼自己的课堂语言,精心设计每一句教学语言,不断提高课堂的实效性。让语言艺术更好地服务课堂吧!
(二)内容要精心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的学习精力有限。所选课堂内容也要精心准备,深入教材,抓住文章关键点,突出教学重难点,让课堂简约而不简单。(1)精心备课。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三精讲、三不讲”即:核心问题精讲,思路方法的归纳总结精讲,重点难点精讲;学生已经掌握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讨论能够学会的内容不讲,耗时费力、怎么讲都讲不明白的不讲。只有精心备课,找准教学重点、重点的内容要重点讲,无需面面俱到,選取让学生终身受益的“核心知识”,才能让课堂更有目标性、高效性。比如《生命 生命》一文,重难点是理解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感悟生命的可贵。在备课时,我为突破重难点而进行这样的设计:默读——分析——感悟——朗读。通过反复诵读,交流感悟中,逐步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感悟生命的意义。(2)精心教学。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无需面面俱到,但应突出重点,主次分明,集中精力解决重点问题。真正让学生进入文本,学会文本工具应用,深入挖掘文本传递的人文信息。在教学《生命 生命》时,我采用不同形式的读,步步推进。初读时,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精读阶段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默读思考,在交流体会“怎样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时,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其他人物,来感受生命的价值并珍爱生命,使学生对生命的理解进一步升华。(3)精心反思。“教然后知困”。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再学习,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我们教师通过教学反思实现自我完善,认识自己,改变自己,提升自己。
(三)方法要精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高效教学手段和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巧妙导入,激发兴趣,拉开课堂的精彩序幕;巧设问题,找准切入点,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巧妙过渡,牵线搭桥,贯穿课堂的每个环节;巧用课件,优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巧写板书,画龙点睛,巩固所学知识。但是这些教学手段的使用必须实时适度,不能滥用,很多教师对多媒体课件产生了依赖性,用多媒体课件代替了个性化的教学设计,代替了教师的范读和学生的朗读,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代替了教师板书等。只是一张片子一张片子的放,就像过电影一样,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到头来弄得热热闹闹,学生却什么也没学到,浪费时间,没有任何效果,反而扼杀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真是贻害无穷。“无限风光尽被占,谁为主来谁为辅?”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是对教学的辅助,当教学中出现难以理解的内容,需要渲染气氛,远离生活实际的事物,必要时需要课件辅助教学,根据课堂教学实际 ,要给学生动脑的权利和义务,合理利用,优化教学,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吹尽狂沙始到金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在这纷杂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要何去何从?任何教学模式都是有其缺陷的,其针对性和普遍性难以两全其美。如果某种教学模式,片面地强调教学中某一方面的重要性,那么必定会忽略了其它教学因素。教学是一项充满创造性的艺术。我们不可一味地盲目模仿和追求,应该“因教而异,因学而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去伪求真”。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只有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才是最好了。
精益求精,方得始终。高效课堂不是教学过程的简约,而是构建自主高效的学习方式,提升教师自我素养的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习惯。
最后,我们要明白——教育是慢的艺术,遵循教育的规律,回归本源,静心聆听生命成长的声音。教师不是蜡烛,不是春蚕,而是平凡的耕耘者。教师的人生不是留名,而是如春雨般润泽孩子的心灵,守正花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上,做到“三精”:即语言精,内容精,方法精,不断追寻教育深处最真最纯的“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课堂理念,才能在教育天地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作者单位:河南焦作龙源湖实验小学)
作者简介:秦芬芬,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