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站在这里,眼前是一面巨大的镜子,大到能把我整个人都装进去。 我站不站在这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必须面对一面镜子。每一天,我都要面对它,有时站十分钟,有时站几个小时。为什么要站在这里,难道仅仅因为这是我家里最宽敞的地方吗?我不清楚。好像冥冥中存在一种召唤的声音,让我站在这里看,看镜子里的那个人。也许有一天我能看出他就是我,也许。 父亲常说我这是病,但他又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病,
20世纪初,无政府主义派别“天义派”和“新世纪派”已经关注并传达出有关女子解放、男女平等、恋爱自由与婚姻自由的话语,但这些话语表述较为零碎,尚未形成体系。民国初年,随着系统化的无政府主义思想体系——师复主义逐步形成,刘师复对无政府主义的婚姻观进行了整合,并提出废婚姻主义、废家族主义两大主张,这既吸收了前人的思想资源,又将无政府主义婚姻观及相关理论进一步加以深化与系统化。然而,刘师复系统化的无政府主义婚姻观在自身实践上却惨遭“滑铁卢”,陷入了现实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其理论自身的缺陷和现实阻力。
习近平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有其存在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以及时代基础。在理论之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生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生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民生思想均为该论述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借鉴。在实践之维,习近平在其知青岁月及从政期间的民生实践为该论述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在时代之维,基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现实思考、后疫情时代保基本民生的必然要求以及“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时代选择为该论述的形成提供了现实依据。
顾颉刚的历史演变研究是在“五四”时期中西学术交融的时代背景下,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学术实践形成的以考据方法为主,兼具社会历史分析的综合研究范式。他对孟姜女传说的历史演变研究,不仅对胡适的“历史演进法”有所丰富和发展,与传统考据的目标指向、考证方法有所不同,而且还开创性地对传说文本进行了互文性的阐释,从而成为民间传说研究的典范,传说学建立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