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者针对现场施工的质量控制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建筑现场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并对建筑现场施工质量控制存在问题的防治对策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现场施工;质量控制
Abstract: based on field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in som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tudy, content mainly includes building sit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problems, and the construction sit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problems of control measures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百年大计,质量为本”,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结构安全,影响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甚至带来安全隐患,同时也会导致工程成本增加。因此,在加强建筑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的今天,建筑现场施工必须从操作工序入手,实现质量监控。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工序质量控制内容的侧重点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决定了建筑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的复杂性。当前,建筑现场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着操作上的简单化和管理流于形式等通病。探讨这些问题防治对策,对于提高建筑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的效率作用巨大[1]。
1建筑现场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1.1人的因素难以实现全面有效控制
建筑现场施工的操作一般均具有劳动密集的特性,投入劳动力众多,故难以对每个操作人员实现有效控制。在工程实践中,由于个别操作人员违规操作所引起的质量问题是屡见不鲜的。如在某高校教工住宅主体施工中,因工人擅自在三楼某单元客厅及房间内拆模造成了客厅顶板的裂缝,然而在后续施工中又未予发现和处理。最后,住宅交付使用后裂缝依旧存在,住户装修时才发现并被某电视台予以曝光,这一事件给承包商及监理单位的声誉带来较坏影响,承包商对于质量问题的后期处理所花的代价也更大。因此,如何实现对操作人员的全面有效的控制对于监理单位及承包商均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难题。
1.2施工工序活动质量控制过程中,投入的物料面广量大,对物料的因素较难实现全面控制
实际工作中,监理工程师经常感到工业化的设备及批量产品质量离散性小,往往通过产品书面检验及试验测试产品质量即可得到评判及控制。但多数操作型工序所用地方材料,如砂、石、砖等的质量离散性较大,加之材料往往随时进场,如何实现对于材料的实时、全面、有效的控制也是一个难题[2]。
1.3质量控制过程中产品难以全面检查,部分质量隐患易漏检
事实上,由于现场施工操作型工序产品面广量大,难以实现全面检查,但采取抽检的方法,往往又导致了一些质量问题的漏检。怎样实现对于操作型工序产品质量的全面控制也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难点。
1.4由于工作量巨大,纠偏的难度及损失相当大,纠偏措施的决策也较为困难
在实践中,操作型工序出了偏差若不及时发现往往造成大面积返工。如某住宅工程底层墙体施工中发现拉结筋存在漏放及长度不足的问题,这时底层墙体已基本结束,经慎重考虑监理工程师指示承包商予以返工处理。问题虽然解决了,但对于工期造成的损失已较难弥补,同时承包商也受到了较大的损失。事实上,纠偏措施的难度及损失较大,解决问题的关键应放在事前控制上[3]。
2建筑现场施工质量控制存在问题的防治对策
建筑现场施工质量控制要达到全面、实时、有效的效果,务必在控制过程中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有效监控,并在控制过程中适时采取管理、组织、技术等方面措施。针对操作型质量监控的难点,务必在控制过程中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有效监控,并在控制过程中适时采取管理、组织、技术等方面措施。但正如上文控制难点中讲述,为减小由操作型产品质量偏差带来的损失,必须以事前控制为工作重点。下面按照建筑现场施工活动过程来对质量监控工作要点分别阐述。
2.1操作型活动开展前的质量监控工作
(1)熟悉操作要点,通过分析掌握重点。如砌砖工程的砂浆饱满度、灰缝水平度及厚度、拉结筋的布设。又如混凝土浇筑时的振捣插点及振捣时间。这样使监理人员在以后的监控中有了明确的标准及重点目标,控制工作将更具方向性及针对性。
(2)检查承包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情况,重点在于人员是否各就其位、责任是否明确到人。
2.2操作型活动开展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工作
(1)严格执行样板制度。在操作型中,往往不能通过设立控制点来超前控制质量,实践表明实行样板制度是很有效的措施。在大面积活动展开前,通过样板的质量检查、分析可起到下面四个作用:一是通过分析可确定在以后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以后操作中实行重点控制;二是可对操作者的素质进行检查,不合格者予以清退处理,减轻以后质量控制负担;三是操作者及检查者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了明确、直观的实物标准,做到人人心中有标准;四是避免因普遍性操作问题,而大面积展开引起大范围的返工。故监理工程师在操作型展开前要做的工作必须有样板产品的检查及验收工作,为杜绝大范围返工做出必要的工作;同时也对操作者的素质进行了有效的控制。
(2)加大现场巡查力度,力争掌握第一手资料,努力实现及时控制,对发生的问题务必做到早发现、早纠正,避免积重难返,避免大的返工损失。比如砌体工程中的拉结筋的检查,若采取砌体完成后开洞检查,一是不易检查,还有查出问题也难以补救,但在现场巡查中及时予以解决,既能保证质量避免较大损失,也易得到承包商的合作,这也有力地解决了在上文操作型质量控制难点中提出的难题。
2.3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理
(1)监理人员要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质量知识、施工技术、安全知识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施工过程由于人的因素而导致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
(2)加强对重要部位或者特殊工艺的监理。要熟悉混凝土施工的关键环节、特殊工艺要求、气候要求等施工特点、难点和技术要求,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要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进行监理,发现不规范的施工,要及时进行制止和纠正,从根本上杜绝由于人为施工而导致的混凝土施工质量。
2.4操作型产品完成后的质量监控工作
主要工作是产品效果的评价以及产品质量隐患的全面排查,重点在于尽可能减少质量隐患的漏查。在检查过程中应推行多级检查及交叉检查制度。多级检查制度包括操作班组自检、质检员检查、下道操作者的核检监理工程师的验收检查。交叉检查制度是產品完成后各操作班组相互检查,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分别对于产品进行检查,这样有利于多角度、多视点地发现问题。实践证明,两类检查制度的推行基本上实现了对操作型产品的全面检查,有力地解决了上述操作型活动中质量控制的难题。
3结语
长期以来,比较普遍的做法是把工程质量的控制放在工程建设的实施阶段,而不重视其他几个阶段的控制。其实,施工建设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有效控制工程质量,应该从影响工程质量的全过程进行工程控制。所以,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应该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在工程实施的全过程中,我们还应该认真总结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的共同参与和控制的质量管理经验,探讨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以确保施工工程质量。实施建筑现场施工活动质量监控应分清主次,抓住关键,依靠完善的质量体系和质量检查制度,确立建筑现场施工质量控制计划,设置建筑现场施工活动质量控制点,切实实现工程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李世华.建筑现场施工活动质量控制的技术探究[J].公程科学,2008(7):776~779.
[2]张德新.建筑现场施工质量控制实施评价[J].科学与信息技术,2007(1):6~8.
[3]才桂华.项目工程质量控制问题探析[J].现代工程技术,2008(10):147~148.
关键词:现场施工;质量控制
Abstract: based on field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in som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tudy, content mainly includes building sit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problems, and the construction sit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problems of control measures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百年大计,质量为本”,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结构安全,影响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甚至带来安全隐患,同时也会导致工程成本增加。因此,在加强建筑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的今天,建筑现场施工必须从操作工序入手,实现质量监控。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工序质量控制内容的侧重点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决定了建筑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的复杂性。当前,建筑现场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着操作上的简单化和管理流于形式等通病。探讨这些问题防治对策,对于提高建筑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的效率作用巨大[1]。
1建筑现场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1.1人的因素难以实现全面有效控制
建筑现场施工的操作一般均具有劳动密集的特性,投入劳动力众多,故难以对每个操作人员实现有效控制。在工程实践中,由于个别操作人员违规操作所引起的质量问题是屡见不鲜的。如在某高校教工住宅主体施工中,因工人擅自在三楼某单元客厅及房间内拆模造成了客厅顶板的裂缝,然而在后续施工中又未予发现和处理。最后,住宅交付使用后裂缝依旧存在,住户装修时才发现并被某电视台予以曝光,这一事件给承包商及监理单位的声誉带来较坏影响,承包商对于质量问题的后期处理所花的代价也更大。因此,如何实现对操作人员的全面有效的控制对于监理单位及承包商均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难题。
1.2施工工序活动质量控制过程中,投入的物料面广量大,对物料的因素较难实现全面控制
实际工作中,监理工程师经常感到工业化的设备及批量产品质量离散性小,往往通过产品书面检验及试验测试产品质量即可得到评判及控制。但多数操作型工序所用地方材料,如砂、石、砖等的质量离散性较大,加之材料往往随时进场,如何实现对于材料的实时、全面、有效的控制也是一个难题[2]。
1.3质量控制过程中产品难以全面检查,部分质量隐患易漏检
事实上,由于现场施工操作型工序产品面广量大,难以实现全面检查,但采取抽检的方法,往往又导致了一些质量问题的漏检。怎样实现对于操作型工序产品质量的全面控制也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难点。
1.4由于工作量巨大,纠偏的难度及损失相当大,纠偏措施的决策也较为困难
在实践中,操作型工序出了偏差若不及时发现往往造成大面积返工。如某住宅工程底层墙体施工中发现拉结筋存在漏放及长度不足的问题,这时底层墙体已基本结束,经慎重考虑监理工程师指示承包商予以返工处理。问题虽然解决了,但对于工期造成的损失已较难弥补,同时承包商也受到了较大的损失。事实上,纠偏措施的难度及损失较大,解决问题的关键应放在事前控制上[3]。
2建筑现场施工质量控制存在问题的防治对策
建筑现场施工质量控制要达到全面、实时、有效的效果,务必在控制过程中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有效监控,并在控制过程中适时采取管理、组织、技术等方面措施。针对操作型质量监控的难点,务必在控制过程中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有效监控,并在控制过程中适时采取管理、组织、技术等方面措施。但正如上文控制难点中讲述,为减小由操作型产品质量偏差带来的损失,必须以事前控制为工作重点。下面按照建筑现场施工活动过程来对质量监控工作要点分别阐述。
2.1操作型活动开展前的质量监控工作
(1)熟悉操作要点,通过分析掌握重点。如砌砖工程的砂浆饱满度、灰缝水平度及厚度、拉结筋的布设。又如混凝土浇筑时的振捣插点及振捣时间。这样使监理人员在以后的监控中有了明确的标准及重点目标,控制工作将更具方向性及针对性。
(2)检查承包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情况,重点在于人员是否各就其位、责任是否明确到人。
2.2操作型活动开展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工作
(1)严格执行样板制度。在操作型中,往往不能通过设立控制点来超前控制质量,实践表明实行样板制度是很有效的措施。在大面积活动展开前,通过样板的质量检查、分析可起到下面四个作用:一是通过分析可确定在以后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以后操作中实行重点控制;二是可对操作者的素质进行检查,不合格者予以清退处理,减轻以后质量控制负担;三是操作者及检查者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了明确、直观的实物标准,做到人人心中有标准;四是避免因普遍性操作问题,而大面积展开引起大范围的返工。故监理工程师在操作型展开前要做的工作必须有样板产品的检查及验收工作,为杜绝大范围返工做出必要的工作;同时也对操作者的素质进行了有效的控制。
(2)加大现场巡查力度,力争掌握第一手资料,努力实现及时控制,对发生的问题务必做到早发现、早纠正,避免积重难返,避免大的返工损失。比如砌体工程中的拉结筋的检查,若采取砌体完成后开洞检查,一是不易检查,还有查出问题也难以补救,但在现场巡查中及时予以解决,既能保证质量避免较大损失,也易得到承包商的合作,这也有力地解决了在上文操作型质量控制难点中提出的难题。
2.3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理
(1)监理人员要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质量知识、施工技术、安全知识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施工过程由于人的因素而导致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
(2)加强对重要部位或者特殊工艺的监理。要熟悉混凝土施工的关键环节、特殊工艺要求、气候要求等施工特点、难点和技术要求,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要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进行监理,发现不规范的施工,要及时进行制止和纠正,从根本上杜绝由于人为施工而导致的混凝土施工质量。
2.4操作型产品完成后的质量监控工作
主要工作是产品效果的评价以及产品质量隐患的全面排查,重点在于尽可能减少质量隐患的漏查。在检查过程中应推行多级检查及交叉检查制度。多级检查制度包括操作班组自检、质检员检查、下道操作者的核检监理工程师的验收检查。交叉检查制度是產品完成后各操作班组相互检查,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分别对于产品进行检查,这样有利于多角度、多视点地发现问题。实践证明,两类检查制度的推行基本上实现了对操作型产品的全面检查,有力地解决了上述操作型活动中质量控制的难题。
3结语
长期以来,比较普遍的做法是把工程质量的控制放在工程建设的实施阶段,而不重视其他几个阶段的控制。其实,施工建设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有效控制工程质量,应该从影响工程质量的全过程进行工程控制。所以,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应该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在工程实施的全过程中,我们还应该认真总结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的共同参与和控制的质量管理经验,探讨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以确保施工工程质量。实施建筑现场施工活动质量监控应分清主次,抓住关键,依靠完善的质量体系和质量检查制度,确立建筑现场施工质量控制计划,设置建筑现场施工活动质量控制点,切实实现工程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李世华.建筑现场施工活动质量控制的技术探究[J].公程科学,2008(7):776~779.
[2]张德新.建筑现场施工质量控制实施评价[J].科学与信息技术,2007(1):6~8.
[3]才桂华.项目工程质量控制问题探析[J].现代工程技术,2008(10):147~148.